阿郎去日。不道長為客。底事桐廬無處覓。卻得廣州消息。江頭一支蘭船。風雨湘妃廟前。死恨無情江水,送郎一去三年。
阿儂家住秦溪頭,日長愛棹橫湖舟。
沾雲寺東花已放,義婦堰南春可游。
阿倍當年思奈良,至今三笠草黃。
鄉情莫問天邊月,自有櫻花勝洛陽。
阿坰自說棗飲法,請我試吟棗飲詩。
手提北湖折腳鼎,北湖見之已解頤。
罌粟作腐杏成酪,來問白蘇儂飽知。
他時攜去尋衲子,通紅更撥騏驎兒。
阿母從天降幾時,前朝惟有漢皇知。
仙桃不啻三回熟,飽見東方一小兒。
阿姨天上舞霓裳,姊妹庭前剪雪霜。
要與牡丹為近侍,鉛華不待學梅妝。
阿戎築屋為娛親,野草閒花日日新。
我奉版輿來舉酒,祈君親壽似夫人。
阿章年少構才酞,柏府當年與贊籌。
高臥久無求仕想,閒曹聊作讀書謀。
風煙坐度吳江晚,山水重控禹穴幽。
正喜相延又相別,飛花不分漬離愁。
阿兄今得太和官,買舟同載初不難。
公持使節豫章郡,蘄以過公道窘寒。
公今召節趨日邊,我雖失望猶欣然。
西江恩波千萬里,活此枯魚當易爾。
阿環家住閬風頂,絳闕瑤台相接。翳鳳乘鸞人不見,隱隱霓裳雲衱。秀骨貞風,長眉翠淺,映白喉紅頰。非煙深處,渺然雲浪千疊。一笑徐福扁舟,春風空老盡,當時童妾。骨冷魂清驚夢到,同看碧桃千葉。寄語青童,何時丹就,為我留窮笈。天雞催曉,卻愁吹墮塵劫。
阿連聞說有歸期,準擬俱來賦此詩。
已是欲行還小住,縱令頻合故傷離。
阿暉戲拈禿筆,便與北苑爭雄。
幻出幼輿丘壑,仍現一漚影中。
阿爾多淫上帝嗔,罰為狐獸尾隨身。
只言五百年方變,豈謂三千日化神。
雷火不知何處用,犬牙同此作教親。
冤魔眷屬狐狸肖,變化妖容惑幾人。
阿連折簡能招我,危坐哦詩正憶渠。
不是下山防破戒,政緣抱病怯行輿。
阿蘋能唱大蘇詞,赤壁長哦更一奇。
臨賦圖成好相伴,東山他日固先知。
阿母瑤池,夢迴風露青冥曉。六宮儀表。曹大家風好。滿眼兒孫,大國金花誥。頭如葆。未嘗聞道。冷笑西河老。
阿堅澤畔菰蒲節,玄德牆頭羽葆桑。
不會世間閒草木,與人何事管興亡。
阿連詩語已通神,玉板霜毫不厭珍。
老我簿書安用此,自應回施與青春。
阿瞞南幸國幾危,顛倒皆由豢祿兒。
休說馬嵬當日事,浯溪且細讀元碑。
阿泰幼儻碭,勢若泛駕馬。
暫別已束髮,折節殊曩者。
誦書口瀾翻,晝夜曾不捨。
課肯犯雪供,筆亦揮汗把。
才地校優劣,不在阿儒下。
平時於方兄,眇視真土苴。
念翁少年日,為學不餘暇。
混俗類疏放,秉心乃儒雅。
兒今頗肖吾,解笑時苟且。
師匠求有餘,好書不外假。
緬懷螢雪邊,力倍功更寡。
可用吾季孟,直輩古班賈。
漢字阿的釋義
阿〈助〉
(漢語名詞詞頭,盛行於魏晉以後)
加在親屬稱呼前面有親暱的意味
阿姊聞妹來。--《樂府詩集·木蘭詩》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爺(又作「阿耶」。稱父親);阿翁(稱祖父;稱父親;婦女稱丈夫之父);阿嫂(對朋友之妻的稱呼);阿叔(對丈夫之弟的稱呼);阿家(又稱「阿姑」。婦人稱丈夫的母親);阿爹(稱父親;也尊稱長者);阿父(稱父親;也稱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稱);阿伯(尊稱年長的男子)
加於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稱呼,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關係
阿女含淚答。--《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鹹(侄子。晉朝阮籍的侄兒阮鹹有才,後來遂用來稱侄子);阿連(弟弟。南朝宋謝靈運的族弟惠連很有才,人們隨謝靈運稱之為阿連);阿杜(原指周盤龍的小妾杜氏,後為妾的別稱);阿嬌(漢武帝陳皇后的小名;泛指美麗的女子);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阿瞞(三國曹操的小字)
阿ā
⒈助詞。用在稱呼前:~姨。~哥。~張。
⒉〔阿昌族〕我國少數民族之 一。
────────────────—
阿 ē
1凹曲處:山~。
2迎合;偏袒:~諛。又見ā。
【阿彌陀佛】梵文的音譯。佛經中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佛教寺廟中常與釋迦、藥師佛並供。佛教徒以之作為口頭念誦的佛號,表示虔誠信仰。又意譯作、。
【阿房宮】秦代著名宮殿。遺址在西安市西阿房村。始建於前212年,規模極為宏大,,全部工程至秦亡時猶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時人用其前殿所在地名而稱之為阿房宮。秦亡後,被項羽焚燬。
【阿其所好】無原則地迎合別人的愛好。
【阿諛】為迎合別人,說好聽的話。
────────────────—
阿ǎ 1.歎詞。表示驚訝。
────────────────—
阿a 1.方言。副詞。猶言可﹑是否。用在問句中,加強語氣。
────────────────—
阿a 1.語氣詞。用在句首或句中。無義。 2.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囑咐﹑乞請等語氣。 3.語氣詞。後作"啊"。用在句中稍作停頓,讓人注意下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