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窗春睡中,堆枕起來時。
瘦怯羅衣褪,慵妝鬢影垂。
舊愁消不盡,新恨忽相隨。
有蝶傳魂夢,無鴻寄別離。
午困俄驚囀栗留,東風獨立思悠悠。
蜂搜花醴勤王事,燕拓芹巢為子謀。
白髮愁邊添漸密,青春忙裡去如流。
無言猛拍欄干曲,恰喜長鬚薦茗甌。
午夢悠揚一蝶輕,隔窗驚覺搗茶聲。
偶然樽酒得佳趣,半夜花間燈火明。
午藹紛紛無奈濃,晚來微斂見山容。
鵝湖舊日經行地,清吹思乘十里松。
午風清暑,過西湖隱約,曾游堤路。雲徑煙扉人境絕,真是珠宮玄圃。倦倚闌干,笑呼艇子,同入荷花去。一杯相屬,恍然身在何許。休怪夢入巫雲,凌波羅襪,我在迷湘浦。縹緲驚鴻飛燕舉,卻怨嚴城鐘鼓。百斛明珠,千金駿馬,豪氣今猶故。歸來清曉,幅巾猶帶香露。
午窗隨分理殘香,掃地關門付小蒼。
連夜月無昨夜色,今朝雨有幾朝涼。
白頭凝望家千里,黃耳寄歸書一箱。
遍問西疇全熟否,還鄉百口免憂皇。
午日猛如焚,清涼愛寺軒。
鶴毛橫蘚陣,蟻穴入莎根。
社信題茶角,樓衣笐酒痕。
中餐不勞問,筍菊淨盤樽。
午睡簾櫳春日長,半消金鴨水沉香。
隔窗花影時來去,疑有東鄰覘宋郎。
午枕藜床夢忽驚,竇家園裹有鶯聲。
半生客路逢佳節,萬瓦腳跟開化城。
鸂鶒刷毛花蕩漾,蒲萄上架月縱橫。
誰教並向此中見,清殺詩翁老不勝。
午夢初回,半窗影轉斜陽樹。起看梅蕊。向暖曾開未。一霎清寒,卷地西風起。無人至。把門兒閉。自了閒文字。
午熱蒸崖嶂,晡時驟雨來。
仍年頻見寬,中夏始聞雷。
山撼山疑壓,林昏鳥誤回。
吾寧識天意,吟苦自生衰。
午困因書又見尋,自添茶鼎候微吟。
病身未覺春風暖,柳色無端日日夜。
午日柳陰正,曉風花氣新。
川明魚詠水,林靜鳥啼春。
午醉厭厭醒自晚,鴛鴦春夢初驚。閒花深院聽啼鶯。斜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莫倚雕闌懷往事,吳山楚水縱橫。多情人奈物無情。閒愁朝復暮,相應兩潮生。
午暑殘偏力,長亭歇未行。
睡鄉蠅俶擾,詩陣筆專征。
今夕南吾枕,何時北我旌。
不應菊花酒,兒女不同傾。
午窗春日影悠悠,一覺清眠萬事休。
堪笑邯鄲槐裡夢,癡兒到老不回頭。
午暑不可觸,忽驚如許涼!軒窗雲作暝,草木雨生香。
蒲葉先秋霣,蟬聲入夜長。
自欣無一事,岸幘倚胡床。
午睡初醒緩注湯,一甌清露沃詩腸。
疑君昔日探蟾窟,猶帶天邊桂子香。
午漏奏新詩,昕朝召節飛。
若非梁武帝,誰識謝玄暉。
午夜髑髏吟,山空片月明。
西方無淨土,只有彌陀經。
漢字午的釋義
午
(象形。本義:御馬索)
同本義 [rope that use to manage horse]
[甲骨文「午」字]疑當是索形,殆馭馬之轡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地支的第七位 [the seven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
太歲在午曰敦羊。--《爾雅》
用以紀月。即農曆五月
午,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說文》
用以紀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謫。--《左傳》
用以紀時,即十一時至十三時;正午,白天十二時 [noon]
午戰於彼。--《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時已過午。--《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過午已昏。--明·歸有
午wǔ
⒈地支的第七位,也用作次序第七。
⒉[午時]十一點到十三點。
⒊特指正午(十二點):~餐。上~。中~。下~。
⒋[午夜]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