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向長安事朝謁,滿衫塵土厚於泥。
行人若愛青山好,何不暫時留馬蹄。
慣會饕齋覓主人,身邊零鈔沒分文。
誰知撞見真經紀,不遇檀那怎脫身。
慣被好花留祝蝶飛鶯語。少年場上醉鄉中,容易放、春歸去。今日江南春暮。朱顏何處。莫將愁緒比飛花,花有數、愁無數。
慣聽山頭五夜鐘,忽驚孤枕景陽風。
明朝樂事知何限,定自無人拜德公。
慣分符竹理疲民,來往賢星又兩春。
語到江山端有助,化行風俗自還淳。
我知既去思何武,人歎無從借寇恂。
別酒徑須拼一醉,他時良會恐無因。
慣忍饑窮即聖賢,松心玉質未貞堅。
苦無亂己庸何憾,斷不逢人便乞憐。
龜鶴算高終老死,星辰位定有推遷。
味公獨坐詩中意,可惜侵尋絳縣年。
慣行私路,乍赴公筵。
帕頭腳短,腰帶誇圓。
不是伴郎來勸酒,誤他年少覓青氈。
慣踏郊原浩蕩春,重來春與物俱新。
渠雖自有生生意,把握天機是主人。
慣從客裡換春秋,愧見平生馬少游。
懷去僅贏一黃敕,傳呼能得幾蒼頭。
浮沉冷宦存吾拙,夢寐清言寫我憂。
屢欲相從奏鹹夏,怕驚俚耳又休休。
慣作山林客,聊遊戲劇常
栗花收作燭,柏子采為香。
且放高情適,都無俗事妨。
人間正擾擾,只得叩空王。
慣惱東風不定家,高樓長陌奈無涯。
一春情緒空撩亂,不是天生穩重花。
慣熟虀鹽味,誰雲食淡難。
舊嘗司國子,今又作儒官。
有手肯炙熱,無氈不怕寒。
芹香至今在,常夢到槐安。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慣弄瑤琴與琵琶,清音歷歷遍天涯。
堪嗟不入聾人耳,空使西山月又斜。
慣逐官僚後,欣逢郊禮嘉。
蒙恩賜冬假,拜手慶年華。
暫亦休朝馬,閒唯待暮鴉。
人言郎署好,畢竟未如家。
慣習干戈事鞍馬,初從少小在邊城。身微久屬千夫長,
家遠多親五郡兵。懶說疆場曾大獲,且悲年鬢老長征。
塞鴻過盡殘陽裡,樓上淒淒暮角聲。
慣向江湖鎩羽翰,雲霄那敢接鵷鸞。
百年未必如炊久,萬事真須作夢看。
白首據鞍慚俠氣,清燈顧影歎儒酸。
手遮西日成何味,還我平生舊釣竿。
慣作野人多野興,欲為時用少時材。
出城偶與沙塵背,轉覺溪山入眼來。
慣從李叟游都市,久伴藍翁醉畫堂。
不似蘇門但長嘯,一生留恨與嵇康。
慣獵金河路,曾逢雪不迷。射鵰青塚北,走馬黑山西。
戍遠旌幡少,年深帳幕低。酬恩須盡敵,休說夢中閨。
漢字慣的釋義
慣
(形聲。從心,貫聲。本義:習慣,慣常) 同本義 [be used to;usual;habitual]
慣,習也。--《爾雅》
譬如田獵,射御慣,則能獲禽。--《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謂客曰:「宗軍人,慣啖粗食。」--《宋書·宗愨傳》
但是她倆勞動慣了,離開土地就不舒服,所以還是回了家。--《回憶我的母親》
又如:慣熟(因經常做某事而動作熟練;因經常見面而熟悉習慣);慣歷(慣常經過,不止一次經過);慣經(習慣,慣常所經歷的);慣有(常有,習慣所具有)
慣
縱容;遷就 [spoil]
別把孩子給慣壞了
又如:慣寵(寵愛縱容)
用同「貫」。通;穿 [penetrate]。
慣guan
⒈習以為常的,積久成性的:習~。使用~了。這是~例。
⒉縱容,姑息:嬌生~養。莫把孩子~壞了。
⒊[慣性]也叫"惰性"。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長久地保持原有狀態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