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危樓百尺梯,秋風有客獨攀躋。
路窮流水遠更遠,目斷夕陽西復西。
簾卷似迎輕燕入,柳深時有暗蟬嘶。
洞庭落葉悲騷客,鵯鵊何勞著意啼。
裊裊秋風起洞庭,銀洲宮闕渺空青。
客星石落江龍動,神馬潮來海雨腥。
弱水無時通漢使,赭峰何事受秦刑。
遠人新到三韓國,中土文明聚五星。
裊裊簷樹動,好風西南來。紅缸霏微滅,碧幌飄颻開。
披襟有餘涼,拂簟無纖埃。但喜煩暑退,不惜光陰催。
河秋稍清淺,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臥,體適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繞樓台。雖非滄溟阻,難見如蓬萊。
蟬迎節又換,雁送書未回。君位日寵重,我年日摧頹。
無因風月下,一舉平生杯。
裊霧香魂暗,凌波素質嬌。
可憐流雪影,半逐杏煙消。
裊裊香風響佩環。廣寒仙子跨青鸞。誰教瑞世儀周國,天賦多才繼小山。鈴閣靜,畫堂閒。袞衣象服□團圓。年年此日稱觴處,留得菖蒲駐玉
裊裊不自持,何以制沈犗聊懸一魴餌,
鯨鱣未可狎。
裊裊鵝黃已可攀,梢頭月上足盤桓。
垂楊合是君家樹,並作先生五柳看。
裊裊牆陰竹數竿,秋風盡日舞青鸞。
平生愛爾緣瀟灑,莫作封君渭上看。
裊裊過水橋,微微入林路。
幽境深誰知,老身閒獨步。
行行何所愛,遇物自成趣。
平滑青盤石,低密綠陰樹。
石上一素琴,樹下雙草屨。
此是榮先生,坐禪三樂處。
裊絲翹足傍澄瀾,消盡年光佇思間。
若使見魚無羨意,向人姿態更應閒。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裊裊鳴仙佩,盈盈出洞房。
盤雲高髻子,疊雪繡羅裳。
倚柱調鸚鵡,吹簫引鳳凰。
煙花春日暮,沉醉紫霞觴。¤
裊裊復翻翻,封條壓樹繁。
群芳非姊妹,亂實見兒孫。
蔭日臨虛檻,披風指短垣。
主公無奈爾,常為醉幽軒。
裊裊城邊柳,
青青陌上桑。
提籠忘採葉,
昨夜夢漁陽。
裊裊枯籐淺絳葩,夤緣直上照殘霞。
老僧不作依附想,將謂青松自有花。
裊裊秋風動,淒淒煙雨繁。聲連鳷鵲觀,色暗鳳凰原。
細柳疏高閣,輕槐落洞門。九衢行欲斷,萬井寂無喧。
忽有愁霖唱,更陳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樂謝賢昆。
逸興方三接,衰顏強七奔。相如今老病,歸守茂陵園。
裊裊長數尋,青青不作林。一莖獨秀當庭心,
數枝分作滿庭陰。春日遲遲欲將半,庭影離離正堪玩。
枝上鶯嬌不畏人,葉底蛾飛自相亂。秦家女兒愛芳菲,
畫眉相伴采葳蕤。高處紅須欲就手,低邊綠刺已牽衣。
蒲萄架上朝光滿,楊柳園中暝鳥飛。連袂踏歌從此去,
風吹香氣逐人歸。
裊裊簫聲裊裊風,
瀟湘水綠楚天空。
向人指點山深處,
家在蘭煙竹雨中。
我所思兮隔野煙,
畫中情緒最淒然。
懸知一葉扁舟上,
涼月滿湖秋夢圓。
裊裊秋色來不慳,翩翻落葉鋪闌干。
藏鶯杜燕圃中靜,廬葉藕花波水寒。
我生逢辰似陸賈,老去恨未歸長安。
天公賜以八旬老,客況如寄僧家園。
裊裊雲梳曉髻堆。涓涓秋淨眼波回。舊家十二峰前住,偶為襄王下楚台。閒院靜,小桃開。劉郎前度幾回來。東風易行雲散,花裡傳觴莫謾催。
漢字裊的釋義
裊
以繫帶繫馬。代稱馬名 [tie horse with silk ribbon]
裊,以組帶馬也。--《說文》。段玉裁注「《百官志》注曰:『秦爵二十等…三曰簪裊,御駟馬者。』」
又如:裊蹄(裊蹄,鑄金成馬蹄形。因借指金銀);裊驃(古駿馬名);裊驂(小馬的別名。一說古駿馬名。即裊驃)
繚繞;纏繞 [curl upward;twine;wind]
台上爐香裊翠煙。--王明清《揮塵後錄》
又如:裊腳(繞腿布);裊絲(香灰的別稱);裊篆(指香的煙縷)
搖曳 [wave in the wind]。如:裊窕(影子動搖的樣子);裊嚲(搖曳下垂的樣子)
吹拂 [sway]
荷花落兮江色秋,秋風裊兮夜悠悠。--李白《悲
裊(嫋、嬝)niǎo
⒈[裊裊]
1草木柔弱細長的樣子:竹竿何~ ~。
2體態柔美的樣子:~ ~素女。
3煙氣繚繞的樣子:爐煙~ ~。
4聲音婉轉悠揚,綿延不絕:餘音~ ~。
5微風吹拂的樣子:~ ~兮秋風。
⒉[裊娜
1草木柔弱細長的樣子:柳絲~娜。
2體態輕盈柔美的樣子:少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