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山亦移,山盡舟亦祝
青山無故人,行人自來去。
初辭逶迤谷,復接參差樹。
柁轉暮色分,帆駛秋嵐度。
俄停風暫弱,既遠煙重護。
別意即山情,依君屢回顧。
舟子起添纜,夜潮同雨來。
寒聲相亂急,遠夢自然回。
水鳥鳴還睡,風燈暗復開。
宦游常作客,未息為貧催。
舟中如甑炊,端坐畏暍死。
未能踏增冰,且復呼艇子。
纖纖新月低,玉槳沈野水。
微風生蘋末,塵抱真一洗。
可憐黃山塔,突兀暮煙裡,依然十年前,看我行萬里。
兩漿且勿搖,橫舟小灘尾。
得詩偶長吟,宿鷺為驚起。
舟自搖搖釣瀨濱,睦州司戶得詩人。
對床夜雨如蘇子,滿座春風似伯淳。
文武略窺瑤蓼射,婺衢爭耀錦鄉春。
金華葉相垂青史,青出於藍局局新。
舟子相呼起,長江未五更。幾看星月在,猶帶夢魂行。
鳥亂村林迥,人喧水柵橫。蒼茫平野外,漸認遠峰名。
舟系蓬萊淺水傍,鰲頭縮盡海生桑。
百川日夜滔滔去,借問人間有底忙。
舟下豐城十里餘,樹煙鷗泊盡人居。
是間欲畫已不得,況有亂舟來捕魚。
舟行不礙動,縱目望聯堤。
稍覺前川近,徐驚後樹低。
魚游隨聚沫,禽度帶殘啼。
自趣家田路,春清況日攜。
舟楫雖佳興,風波即畏途。
我心何所懼,世路此無殊。
銜尾千艘泊,爭頭萬怪趨。
飄然不終日,揮手謝淳洿。
舟行十日困拘拳,到此登臨意氣掀。
山斷蜂腰盤漢表,水分燕尾入淮門。
石埋萬古英豪筆,洞鎖千年魍魎魂。
懷昔感今無限意,夕陽人去亂鴉翻。
舟人苦炎熱,宿此喬木灣。
清月未及上,黑雲如頹山。
舟泊秦淮近晚晴,遙觀瑞氣在金陵。
九天日月開洪武,萬國山河屬大明。
禮樂再興龍虎地,衣冠重整鳳凰城。
鶯花三月春如錦,兆姓歌謠賀太平。
舟小回仍數,樓危憑亦頻。燕來從及社,蝶舞太侵晨。
絳雪除煩後,霜梅取味新。年華無一事,只是自傷春。
舟航日上下,車馬不少閒。
近邑湊商賈,遠峰自雲煙。
舟閒人已息,林際月微明。
一片清江水,中涵萬古情。
舟橫城郭繞,缺月疏林杪。
窈窕一溪深,微茫眾星校
忘言對詩書,適意要魚鳥。
幸此絕紛華,行歌閱昏曉。
舟觸長松岸勢回,潺湲一夜繞亭台。
若教靖節先生見,不肯更吟歸去來。
舟子夜離家。
開舲望月華。
山明疑有雪。
岸白不關沙。
天漢看珠蚌。
星橋視桂花。
灰飛重暈闕。
蓂落獨輪斜。
舟中逾一月,驛路及三千。
老淚青衫上,新愁白髮前。
蛩聲秋岸雨,鴻影暮河煙。
不有西征客,誰同此夜眠。
舟船搖搖大巫前,松前絲蘿望纏綿。
屏風角軒恰匝背,心在山頭人倚船。
漢字舟的釋義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船形。兩邊象船幫,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船艙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漢以後用「船」漸多起來。本義:船)
同本義 [boat]
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象形。--《說文》
自關而西謂之船,自關而東謂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記·總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節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為之,曰俞,後因集板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易·系辭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詩·邶風·二子乘舟》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
舟zhōu船:小~。扁~。輕~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