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點青錢浮水面,猶將素節混沌沙。
送君百面風潭上,莫笑原非十丈花。
漸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風雨結春愁。
意行忽欲江東去,錦帳三分半未收。
漸覺春光媚,塵銷作土膏。微寒放楊柳,纖草入風騷。
睡少全無病,身輕乍去袍。前溪泛紅片,何處落金桃。
漸覺離鄉遠,寧知出處迂。
風流看隊馬,瀟灑入雙魚。
誰解辭千乘,無人說二疏。
老吾情不怯,漫讀古人書。
漸萋萋、芳草綠江南,輕暉弄春容。記少年游處,簫聲巷陌,燈影簾櫳。月暖烘爐戲鼓,十里步香紅。敧枕聽新雨,往事朦朧。還是江春夢曉,怕等閒愁見,雁影西東。喜故人好在,水驛寄詩筒。數芳程、漸催花信,送歸帆、知第幾番風。空吟想、梅花千樹,人在其中。
漸新痕懸柳,澹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料素娥、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千古盈虧休問。歎慢磨玉斧,難補金鏡。太液池猶在,淒涼處、何人重賦清景。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雲外山河,還老勁桂花影。
漸遠零陵道,前瞻驛尚賒。
路傍多古木,村外少人家。
礙眼雲遮岫,薄情風落花。
堪憐艷陽月,汩汩走塵沙。
漸近湘山境,土風清且饒。
林巒接墟市,水竹帶溪橋。
焙出新茶煮,簾垂老酒招。
春和民氣樂,幾日是花朝。
漸老之日來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
傷春畏老兩作惡,世事嘗與愁人隨。
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
不知愁緒逐詩來,更惜芳顏被春誤。
王孫草暗誰重遊,曲江痛哭窮參謀。
燕騎琵琶謂城酒,居人不覺行人愁。
行人欲歸痿念起,白髮逢春心未死。
水流花落無處尋,燕去鴻來何日已。
溪村此日更蕭然,強笑為君呼酒船。
黃雞喚日不待曉,蟠桃一熟三千年。
草間管樂真浪語,鳥雀應門蓬柱宇。
祗余平世畎畝心,夜半吳吟泣風雨。
高人與虎能同居,壯士斷蛇應不殊。
年高漸欲置憂患,每賴君語相調娛。
昔日劉郎悲放逐,看花惆悵春無綠。
何如今日春愁曲,燦醉徉狂白雲谷。
漸橫碧落快秋風,回首雲山幾萬重。
明夕長亭新夢破,亂鴉殘月五更鐘。
漸欲休人事,僧房學閉關。伴魚浮水上,看鶴向林間。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閒。月中隨道友,夜夜坐空山。
漸覺芳郊明媚,夜來膏雨,一灑塵埃。滿目淺桃深杏,露
染風裁。銀塘靜、魚鱗簟
展,煙岫翠、龜甲屏開。殷晴雷。雲中鼓吹,遊遍蓬萊。
徘徊。集□〔「旗」的「其」換「與」〕前後,三千珠履
,十二金釵。雅俗熙熙,
下車成宴盡春台。好雍容、東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
〔上三田下缶〕。且追陪
。鳳池歸去,那更重來。
漸台水,深幾許?使者來,誰遣汝?不見君王符,空傳君
王語。
漸台水,行宮不可度。
妾死猶首丘,君行在何處,平生委質身為君,此時重信輕
妾身。
君不還,妾當死。
台高高,水彌彌。
漸吾鄉秋近,正蓴美、更鱸肥。顧安得相從,征帆銜尾,飛蓋追隨。南中眼前事勢,正相持、邊腹一枰棋。將謂燈明月暗,笑談共和韓詩。誰知。催上王畿。無計可,挽留之。想翠微深處,倚樓日望,天際人歸。中流江濤袞袞,藉烝徒、共楫屬之誰。回首西風過雁,料君為我興思。
漸有人家松桂叢,韶州山水勝南雄。
未須青惜峰巒過,過了諸峰得好峰。
漸老惜時節,斯游那可忘。
雪晴天淺碧,春動柳輕黃。
笑語寬衰疾,登臨到夕陽。
未須催野渡,聊欲據胡床。
漸漸路可識,紛紛山轉多。
數雞啼遠塢,一鳥起滄波。
籐杖濕雲石,筍鞋濃露莎。
何人尚高臥,層構著煙蘿。
漸覺風沙暗,蕭關欲到時。兒童能探火,婦女解縫旗。
川少銜魚鷺,林多帶箭麋。暫來戎馬地,不敢苦吟詩。
漸涼山水倍清華,不說漁樵亦自嘉。
好是趁人全省力,龜溪才過又荷花。
漸失烏蠻瘴,新逢白帝寒。
霜催沙磧奮,風弄葉聲干。
峰渺孤煙直,江空落日團。
布帆報無恙,今夜進雲安。
漢字漸的釋義
漸
流入;入 [flow into]
東漸於海。--《書·禹貢》
又如:漸漸(流淌的樣子)
淹沒,浸泡 [soak]
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勸學》
淇水湯湯,漸車幃裳。--《詩·衛風·氓》
漸,漬也。--《廣雅》
是漸之也。--《荀子·議兵》
漸之滫中。--《史記·三王世家》
治大地漸台。--《史記·孝武紀》
澤蘭漸被徑。--《文選·謝靈運·游南亭詩》
又如:漸浸(浸潤,漬染);漸涵(漸漬。猶浸潤。引申為漬染,感化);漸摩(漸磨。浸潤;教育感化);漸及(潤澤普及)
熏染,可染 [contaminate]
俗之漸民久。--《史記·貨殖
漸jiān
⒈浸:~漬。~染。
⒉慢慢流入:東~於海。〈引〉疏導:禹功之大,~九川。
────────────────—
漸jian
⒈慢慢地,一點一點地,一步一步地:逐~。~變。年齒(年齡)~長。循序~進。
⒉事物的開端:防微杜~。
────────────────—
漸qian 1.潛伏。
────────────────—
漸chan 1.山石高峻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