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罷南窗睡思催,花生銀海玉山頹。
東風斜倚妖無力,夢入湘江隔楚台。
繡簾卷,沉煙細。燕堂深,玳筵初啟。庭下芝蘭,勸金卮,有多少雍容和氣。
繡衣中使動輜車,黃紙封林遍阡陌。
繡罷春衫出閣遲,辛夷花下立多時。
內園且是無人到,不省含羞怕見誰。
繡裳畫袞地生雲,風動槐龍舞玉宸。
鈴索不搖鐘漏永,驪珠滿袖寵詞臣。
繡被新鴦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
能瘳別恨無靈藥,願駐華姿有禁方。
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
懸知坐起新妝淡,另有葵花似嫩黃。
繡鴛鴦帳暖,畫孔雀屏欹。人悄悄,月明時。
想昔年歡笑,恨今日分離。銀釭背,銅漏永,阻佳期。
小爐煙細,虛閣簾垂。幾多心事,暗地思惟。被嬌娥牽
役,
魂夢如癡。金閨裡,山枕上,始應知。
繡罷還呼姊妹看,午風晴日滿欄干。
花間打散雙蝴蝶,飛過牆兒又作團。
繡衣使者,度郢中絕唱,陽春白雪。人物應須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粉省香濃,宮床錦重,更把絲絇結。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熱。還記嶺海相從,長松千丈,映我秋竿節。忍凍推敲清興滿,風裡烏巾獵獵。只要東歸,歸心入夢,夢泛寒江月。不因蓴鱠。白頭親望真切。
繡戶紗窗北裡深,香風暗動鳳凰簪。組紃常在佳人手。
刀尺空搖寒女心。欲學齊謳逐雲管,還思楚練拂霜砧。
東家少婦當機織,應念無衣雪滿林。
繡殿宜晴日,彤樓切太虛。
卿雲連復道,顥氣護宸居。
建鳳黃金榜,疏龍白玉除。
仙蓂乘月吐,渾契史臣書。¤
繡閣臨芳野。向晚把、花枝卸。世間尋覓,除是圖畫。這歡娛已系人心也。更翰墨、新揮灑。展蠻箋、明窗底,把□心事都寫。謝女與檀郎,清才對、真態俱雅。鳳枕樂春宵,絳帷度秋夜。便同雲黯淡,冰霰縱橫,也並眠鴛衾下。假使過炎暑,共將羅扇把。
繡衣玉節駐江城,放得元宵兩夜晴。
陸地金蓮方灩灩,一天明月故盈盈。
邏兵酣臥忘鍾韻,遊子歡呼趁鼓聲。
兒女看燈歸較晚,老夫自剔讀書檠。
繡林紅岸落花鈿,故去新來感自然。絕塞杪春悲漢月,
長林深夜泣緗弦。錦書雁斷應難寄,菱鏡鸞孤貌可憐。
獨倚畫屏人不會,夢魂才別戍樓邊。
繡簾臨曉覺新霜,便遣移廚較獵常燕卒鐵衣圍漢相,
魯儒戎服從梁王。搜山閃閃旗頭遠,出樹斑斑豹尾長。
贊獲一聲連朔漠,賀杯環騎舞優倡。軍回野靜秋天白,
角怨城遙晚照黃。紅袖擁門持燭炬,解勞今夜宴華堂。
繡帳博山爐,銀鞍馮子都。黃昏莫攀折,驚起欲棲烏。
繡衣乘驛急如星,山水何妨寄野情。
肯向九仙台下歇,閒聽孟叟醉吟聲。
繡門旗下陳如雲,萬里提兵淨寇氛。
多少材官屯海畔,策勳翻仗女將軍。
繡江江水清如玉。梅花香滿清江曲。風味此中論。可憐惟有君。江頭春正好。別去君何早。折得一枝梅。送君三百杯。
繡隱芙蓉褥。更屏間、雙雙孔雀,間金盤綠。鶴別鸞離深閨悄,帳冷梅花夜獨。空夢繞、巫山千矗。雨意雲情,紅顏霜鬢,合歡再把鸞膠續。事諧矣,意方足。洞房春暖人如玉。怕的是、雞聲遞曉,無情催促。笑拂菱花相依照,取次畫成眉曲。伊也道、臨邛何辱。吉葉熊罷應入夢,看這番、桂子紛追逐。為君喜,醉紅燭。
漢字繡的釋義
繡
(形聲。從糸,秀聲。從「糸」與絲織有關。本義:刺繡) 同本義 [embroider]。用彩色線在布帛上刺成花、鳥、圖案等
繡,五采備也。--《說文》。按考工記,以言畫繢之事。則凡黹與畫之五采備者,皆曰繡也。
絺繡。--《書·益稷》。鄭註:「刺者為繡。」按,謂針縷所紩者,其色備五采。紩者,黹字。鄭以刺釋黹,非以刺釋繡也。
妾自繡腰襦。--《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著我繡夾裙。
朝繡夾裙。
燦若圖繡。--《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又如:繡幌(鄉花的帷幔,窗簾);繡鵠(錦繡的飛禽圖梆);繡鵠(繡花的頭巾);繡佛(用彩色的絲刺繡成
繡(繡)xiu
⒈用彩色的絲線、棉線等在布、綢等上面刺成花紋、圖像、文字等:刺~。~花。~圖。~字。
⒉刺繡品:蘇~。湘~。蜀~。絨~。〈引〉華麗,精美,漂亮:花梁~柱。~羽銜花他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