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昇平事,中州見最先。
洛花凝曉月,鞏樹靄寒煙。
相業歸貂寵,胡塵溺漢天。
幾多垂白叟,涕淚日潸然。
伊余雲遘,在長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東。
遙遙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遠,行李時通。
伊陽耽酒尉,朗詠醉醒新。應見嵩山裡,明年躑躅春。
一千尋樹直,三十六峰鄰。流水潺潺處,堅貞玉澗珉。
伊呂為時耦,夷齊得聖清。
精忠貫日月,至行格神明。
微物沾仁澤,窮荒服德名。
須知千載後,瞻仰重嵩衡。
伊雒閒人晚自賢,等將身世付蹄筌。
春風猶有耆英會,未必饑餐困即眠。
伊川新雨霽,原上見春山。緱嶺晴虹斷,龍門宿鳥還。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煙間。不及鄉園叟,悠悠盡日閒。
伊余行止住飄蓬,與切乘違不可容。
青眼交知長憶念,白雲蹤跡又相逢。
風騷共會名何盛,篆隸同勤法轉功。
□□羨題超彼岸,琉璃缽裡看降龍。
伊昔西湖上,孤山幾樹梅。
斷籬深院落,流水舊亭台。
明月無今古,春風自去來。
逋仙不復作,消瘦為誰開。
伊洛親聞道,淵微賴發揚。
東吳賢望重,西觀舊書藏。
吾儻將安放,斯文豈遂亡。
堂堂寧復見,門士慟新岡。
伊誰排比此溪山,只與高人倚徒看。
不是三秋足風露,從來六月亦清寒。
雙鋒未用平殘虜,巨刃先將剸險灘。
我亦形容最佳處,崔詩在上句成難。
伊昔為句漏,其心在丹砂。
丹成遽仙去,不且判鶯花。
伊川去後幾多年,道在離堆沫水邊。
身任茲文須著力,莫將人事屬之天。
伊昔李少卿,築台望漢月。
月落淚縱橫,淒然腸斷裂。
當時不受死,心懷歸漢闕。
豈謂壯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見突兀。
下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靄冥蒙,六合何恍惚。
傷彼古豪雄,清淚泫不歇。
吟君五言詩,朔風共嗚咽。
伊誰同歲晚,懷抱向君開。
煙雨閟芳信,望郡來不來。
伊陟佐商。
山甫翼周。
弘濟艱難。
對揚王休。
茍非異德。
曠世同流。
加其忠貞。
宣其徽猷。
伊川別騎,灞岸分筵。對三春之花月,覽千里之風煙。
望青山兮分地,見白雲兮在天。寄愁心於樽酒,
愴離續於清弦。共握手而相顧,各銜淒而黯然。
伊洛合河流,正臨歸鞏路。
崖壁人畏崩,芹泥岸長固。
山回邑郭見,馬入雲煙暮。
宰茲雖所淹,況與鄉黨附。
伊昔西湖裡,娉婷十里蓮。
香凝花上露,影落鏡中天。
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
雙鴛不解事,常傍翠陰眠。
伊鵲成巢,珍禽攸處,
內助賢侯,弼於明主。
伊鵲成巢,珍禽輯睦。
均養嘉兒,致於蕃育。
伊昔昆弟。
敦好閭裡。
我暨我友。
均尚同恥。
仰儀前修。
綢繆儒史。
亦有暇日。
嘯歌宴喜。
漢字伊的釋義
伊
(會意。從人,從尹。尹,治理。合起來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後假借為那)
表示遠指,相當於「那」 [that]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秦風·蒹葭》。箋:「伊,當作繄,猶是也。」
表示第三人稱,相當於「她」、「他」、「彼」 [he;she]
薛蟠因伊倔強,將酒照臉潑去。--《紅樓夢》
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世說新語》
吾見張時,伊已六十。--《南史》
又如:伊行(她那裡;他們);伊曹(彼輩,他們);伊儔(彼輩,其類);伊拉(方言。他們)
表示第二人稱,相當於「你」 [you]
勿學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說新語》
我這裡吐膽傾心
伊yī
⒈彼,他,她:~人。
⒉文言助詞(無義):下車~始(始:開始。剛剛下車。〈表〉剛到或剛剛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