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己大人丘,叢林為冠讎。
利牙如劍戟,生殺有來由。
乙巳之秋七月朔,太陽無光天索寞。
辟雍諸儒坐讀書,談古談今自驚愕。
玉皇不受紫宸朝,百官拜表群陰消。
明朝丞相做禮數,宣押歸堂只如故。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
危台欣突兀,老頭攪颼飀。
北客眼生處,南方天盡頭。
海槎乘興去,咫尺是瀛洲。
乙未河清九曲,神霄瑞降群仙。唯公殊寵最華年。高侍玉皇香案。富貴鵬程九萬,康寧鶴算三千。功成拔宅上青天,願廁庭中雞犬。
乙未臨軒易敕頭,左班詹監右君侯。
兩翁今止一翁健,萬里去為千里州。
不向殿巖提虎士,亦應帷幄運鴻籌。
阜陵人物今餘幾,況是當年第一流。
乙卯之春鳳詔頒,二孫指擬上春宮。
蘭宮綰卻藍袍了,猶恨麻衣淚未乾。
乙未闔廬凌楚歲,戊辰勾踐破吳時。
正如當日乘虛事,三十四年人不知。
乙丑慈恩會,今幾六十霜。
軺車來握節,相府記傳觴。
詩藪懷高隱,郵筒見短章。
不堪千里隔,丹旐想飛揚。
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
似為神所憐,雪上日杲杲。
我雖貧至骨,猶勝杜陵老。
憶昔上岳陽,一飯從人討。
行矣勿遲留,蕉林追獦獠。
乙盦登七十,蘇盦亦六十。
海濱成二老,觴辰差旬日。
一樓一天帝,據之各無匹。
乙盦杜德機,奇哀寄示疾。
蘇盦徇變雅,騰吟如草檄。
二子癡則同,蘇盦益傲物。
不知老將至,胸伏萬銳卒。
待世非棄世,天護龍蛇蟄。
屋山垂海雲,攬結溢渴筆。
傳觀助張目,餘年六十七。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
插秧先插蚤秈稻,少忍數旬蒸米成。
漢字乙的釋義
乙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義:象植物屈曲生長的樣子)
同本義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說文》
乙者,物蕃屈有節欲出。--《白虎通》
思乙乙其若抽。--陸機《文賦》。註:「抽也。」
其於十母為甲乙。甲者,為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史記·律書》
又如:乙乙(難出之貌)
第二,次一等 [second]。如:乙部(古代群書四部分類法的第二部)
乙
天干的第二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禮記·月令》
甲乙。--《淮南子·天文》
乙yǐ
⒈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
⒉舊時樂譜的記音符號之一,相當於簡譜的"7"。
⒊打鉤 (〈表〉看書已看到該處,或某處文字有顛倒、脫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