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勇成癖,能騎生馬駒。
銛鋒瑩鷿鵜,價重百硨磲。
脫身事幽討,禪愈只晏如。
劃然變軒昂,慎勿學哥舒。
蔡州雖非遐,作書素所懶。
春風領燕來,得君詞款款。
燕回須在秋,此報莫言緩。
何日見嵇康,重彈廣陵散。
蔡倫助造阮郎歸。於身顯紙衣。新鮮潔淨世間希隔塵勞是非。瓊表瑩,玉光輝。霜風力轉微。寒威戰退達天機。白雲自在飛。
蔡公絕筆山川歇,荔子蕭條二百年。
選貌略如唐進士,慕名幾似晉諸賢。
豈無品劣聲虛得,亦有形佳味不然。
題遍貴家台沼後,請君物色到林泉。
蔡公遂委篤,朝野共噓欷。
子不稅冕去,王將以袞歸。
風濤如此急,人物眇然希
自古難全傳,今無一可譏。
蔡侯飽學囷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立談頗似燕客豪,快奪范睢如墜雨。
東城禽羽未足言,柏直何為口方乳。
蔣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厭長齋苦。
平生傀落有誰同,要得張侯三日語。
晝閒那自運甓忙,時清不用聞雞舞。
桓榮歡喜見車馬,書冊辛勤立門戶。
自當食肉似班超,猛虎何嘗窺案俎。
蔡州昔人居,遺堵不可尋。
青石久埋沒,荒煙起空林。
昔人依劉表,意氣傅至今。
廣路競朱轂,深藏閟黃金。
構難琦琮間,咎責積已深。
終貽覆宗累,苟得非所欽。
為惡理當爾,足懲誇者心。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沉飛雪白。
先拂商弦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雲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淨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珠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邊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蔡水僅成波,不若江湖濬。
誠無頃側憂,纜弱終難進。
蔡家亭子錦江涯,長約春風作歲華。
拚卻百年渾是醉,莫教一日不開花。
稱觴隨獲慈顏悅,問字時容客喧嘩。
我若有園如個樣,肯將雙鬢搞風沙。
蔡子圍棋非我敵,我謹事之如大國。
主盟召會不敢辭,近忽憑陵有驕色。
鄒人戰魯固非宜,於越入吳誰可測。
願君勿以大自驕,知小深謀戰須克。
區區江子似邾婁,我如強魯端能役。
凌兢螳臂屢見拒,我但憐子心難得。
近來措置尤小獰,何異穿窬時有獲。
可憐癡將不知兵,請視吾旗豈冥北。
饑魚貪餌不知◇,口雖暫美身遭食。
雖然吾亦守疆埸,防患猶須謹蟊賊。
上攀蔡子雖已遼,晉楚周旋終有日。
下觀江子行逾遠,我進駸駸未知極。
嗟予自謂敢忘謙,事有真誠難掩抑。
為君聊發一笑端,欲開吾棋視斯檄。
蔡子下筆生濤瀾,少時往往思湧泉。
便當自作五鳳樓,畫楹刻桷皆蠻牋。
昨日千秋橋畔雪,楊花蝴蝶相聯翩。
徑喚紅粧弄春色,千壺快倒萬錦纏。
那知蔡子足踐地,柳車送客已復延。
搖竿孤唱頗自得,閉門高臥初誰賢。
幸來餉子小樓日,共看簷影移殘年。
東堂夜寒劍有氣,北窗晝靜琴無弦。
高門懸薄固疏矣,所憂餓虎猶須鞭。
齒搖目眵懶自薦,豈復珠貝如懸編。
仙人玉樹儻相待,只擬醉拍洪崖肩。
堯舜之事不足驚,肯為兒女癡自憐。
故山鶴帳久不往,白雲封戶端應全。
吏卒無令守叔夜,弟子何妨嘲孝先。
伯倫天地席幕爾,何處六翮猶爭前。
平生小吏輕子美,未害故人疏浩然。
子今風霰動短褐,豈乏錦繡裁長篇。
東堂那記城旦語,唯有詩律曾家傳。
墨香紙滑霜兔勁,明窗妙意常空圓。
客來指似寧信此,自知食蜜甜中邊。
蔡侯東方來,取友無所挾。
翛翛一囊衣,偶以一書笈。
定林朝自炊,有匕或無筴。
時時羹藜藿,鑊大苦難燮。
驕頑遂敢侮,有甚觀駢脅。
澹然山谷中,變色未嘗輒。
始見類欺魄,寒暄粗酬接。
從容與之語,爛漫無不涉。
奇經可治疾,秘祝可解魘。
巫醫之所知,瞽史之所業。
載車必百兩,獨以方寸攝。
微言歸易悟,疾若髭赴鑷。
天機信卓越,學等何足躐。
縱談及既往,每與唐許協。
揚雄尚漢儒,韓愈真秦俠。
好大人謂狂,知微乃如諜。
惟初造文字,人惑鬼愁懾。
秦愚既改罪,新眊仍易疊。
六書遂失指,隸草矜敏捷。
誰珍壇山刻,共賞蘭亭帖。
東京一祭酒,收拾偶予愜。
少嘗妄思索,老懶因退怯。
侯方習篆籀,寸管靜嘗厭。
深原道德意,助我耕且獵。
昔功恐唐捐,異味今得饁。
京口媚學子,追師嘗劫劫。
陸贏淮汴糧,水僦湖海艓。
遠求而近遺,如目不見睫。
偽鳳易悅楚,真龍反驚葉。
聞予再三歎,往往心不厭。
或自逸而走,或呿而不嗋。
或嗤元郎漫,或訾白翁囁。
鑠金徒欲消,韞玉豈愁浥。
賢愚有定分,咄汝無喋喋。
跨鞍隨我游,曳屣聯我跕。
照泉挹清泚,跂石緣嵬嶪。
東陂數鯈魚,西崦追蛺蝶。
翳林窺摶黍,藉草聽批頰。
黃尋遠蓮須,紅閱鄰杏靨。
荏苒光景流,楊園忽無葉。
扶痾歸未久,吾見喜寧帖。
褰裳告我去,祿仕當隨牒。
蕭晨秣款段,歸騎得追躡。
謂言循東路,復出西城堞。
行矣忍羈旅,無魚勿彈鋏。
天閒久索驥,駿足方騰蹀。
長驅勿驕矜,小踠亦勿惵。
鵬飛九萬里,勿借風一箑。
溟波浩難窮,勉自養鱗鬣。
爵祿實天械,功名為接擼
寧能復與我,搖漾秦淮楫。
附書勿辭頻,隔歲期漢篋。
蔡子橫笛處,名存音則亡。
常時亭上人,念此一慨慷。
悄然官塗迥,雜樹夾疏篁。
先秋氣已襲,風爽若含霜。
漁樵夜各歸,月出斗有芒。
微雲翳河漢,龍火干正陽。
狐狸草中號,熠燿又宵行。
龜亡鳳不至,何以尉軒皇。
我有嶰竹枝,頗復諧宮商。
藏之五百秋,正氣慘不揚。
天地所愛惜,神人共嗟傷。
恆願起九泉,從子返虞唐。
蔡侯飽學困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劇談頗似燕客豪,快奪范雎如墜雨。
東城橋梓未足論,柏直何為口方乳。
蔣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厭長蔬苦。
平生瑰瑋有誰同,要得張侯三日語。
晝閒那自運甓忙,時清不用聞雞舞。
桓榮歡喜見車馬,書冊辛勤立門戶。
要當食肉似班超,猛虎何嘗窺案俎。
蔡家肉譜繇司徒,西蜀蔓衍雲間居。
胡笳一洗怨女孤,世世解讀中郎書。
傳家五葉忠孝俱,郁蔥佳氣無時無。
有母有母徐卿徐,生兒滾滾麒麟駒。
檜巖老仙老不枯,巖前雙桂雲敷腴。
繡輿從以斑斕裾,或拜或立或步趨。
登堂好弄如群魚,中有一人美且都。
柏垣成陰返慈烏,平反一笑堂上娛。
春衫初試如舞雩,樵青漁童侍兩隅,坐中有客皆鴻儒。
晴簾花吹引香篆,午窗竹雨鳴茶爐。
不知人間有金屋,弱海之外為蓬壺。
只今諸孫稅襦,文采個個成於菟。
玉階清夢追爾祖,種德政與槐陰符。
太夫人在錫冠帔,曾玄滿眼紆青朱。
紆青朱,勝買丹青添畫圖。
蔡子勇成癖,劍可萬人敵。
讀書百紙過,穎銳物不隔。
開口取將相,志氣方自得。
偪仄何偪仄,未見有一獲。
蕭條兩翅蓬蒿下,未能生彼升天翼。
焉能學堂上燕,絢練新羽翮。
蔡居士,昔也恁麼來,
今也恁麼去。今昔兩無殊,
去來擬何處。住住,
明明百草頭,明明無生路。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
有茹生之,可以為蔌。
蛙蠙之衣,采采盈掬。
吉蠲洗澤,不溷沙礫。
芼以辛鹹,宜酒宜餗。
在吳則紫,在蜀則綠。
其臭味同,遠故不錄。
誰其發之,班我旨蓄。
維女博士,史君炎玉。
蔡嶺桑麻地,曹家桃李莊。
溪流春水滑,梅度晚風香。
竹屋解留客,筍輿休俶裝。
平生看花法,不學蜜蜂忙。
漢字蔡的釋義
蔡
(形聲,祭聲。本義:野草)
同本義 [wild grass]
蔡,草也。--《說文》
蔡,草莽也。--《楚辭》注
蔡莽螫刺,昆蟲毒噬。--左思《魏都賦》
周代國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等縣一帶 [Cai state]
文王子叔度封於汝南上蔡為侯,作亂。周公放之。其子蔡仲成王復封至平侯,徙新蔡,昭侯徙九江下蔡,戰國時滅於楚。--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占卜用的大龜 [big turtle]
且致大蔡也。--《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又如:大蔡(大龜)
姓
蔡 cai
1周朝國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縣一帶。
2姓。
【蔡楚生】(1906-1968)電影導演。廣東潮陽人。1927年進入電影界。曾編導《都會的早晨》、《漁光曲》、《新女性》、《一江春水向東流》(與鄭君裡合作)。
【蔡鍔】(1882-1916)近代軍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清宣統三年(1911)在雲南領導新軍起義,被舉為雲南都督。1915年12月,在雲南發動護國軍起義,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後任四川督軍。1916年赴日本治病,不久病逝。
【蔡和森】(1895-1931)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字潤寰,號澤膺,湖南湘鄉人。曾同毛澤東一起建立新民學會並創辦《湘江評論》。五四運動後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冬回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中共第二至六屆中央委員。1925年領導五卅運動。1931年夏在香港被捕,同年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蔡倫】(-121)東漢宦官、造紙術發明家。字敬仲,桂陽(今湖南郴州)人。創造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時有之稱。後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蔡廷鍇】(1892-1968)愛國將領。廣東羅定人,字賢初。廣東陸軍講武堂畢業。曾任國民黨第19路軍軍長、副總指揮。1932年1月28日率領19路軍與上海人民共同抵抗日軍侵略。、~
5
5年~、月,與李濟深、蔣光鼐等發動福建事變,建立反蔣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1948年在香港發起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建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蔡文姬】見【蔡琰】。
【蔡琰】(177-? )東漢末女詩人。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漢末大亂,陷居南匈奴12年,與匈奴左賢王生二子。後為曹操用金璧贖回。著有《悲憤詩》。相傳《胡笳十八拍》為其所作。
【蔡元培】(1868-1940)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字鶴卿,號子民,浙江紹興人。清光緒進士。光緒二十四年(1898)投身於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曾參加同盟會。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積極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九·一八事變後積極主張抗日。1940年在香港病逝。著有《蔡元培全集》。
────────────────—
蔡sa 1.減殺;減少。 2.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