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天梯萬里寒,春風此日白衣冠。
烏辭反哺顛毛黑,鳥引思歸口血丹。
行路想君今眚瘦,相逢添我老悲酸。
浮雲渺渺吹西去,每到原頭勒馬看。
劍履崇刀筆,鈞衡付蹶張。
賈生年尚少,且去傅諸王。
劍影悠悠出故都,酒邊臨別重躊躇。
吳江霜早愁聞雁,楚澤天寬老釣魚。
瑤草春風香未歇,美人秋水意何如。
西湖莫忘間鷗鷺,強健不妨頻寄書。
劍牙釘舌血毛腥,窺算勞心豈暫停。
不與大朝除患難,惟余當路食生靈。
從將戶口資嚵口,未委三丁稅幾叮
今日帝王親出狩,白雲巖下好藏形。
劍外東來日,城西卻住年。
高齋留寓宿,旅食正蕭然。
語愜聞投石,詩新看湧泉。
清樽寄苦淚,一灑葉墳前。
劍佩孫弘閣,戈鋋太尉營。重言虛有位,孤立竟無成。
丘隴笳簫咽,池台歲月平。此恩何以報,歸處是柴荊。
劍門崔嵬若相抗,雲棧縈迴千百丈。
石角鉤連皆北向,失勢一落心膽喪。
側身西望不可傍,猛虎毒蛇相下上。
安得朱亥袖椎來,為我碎打雙疊嶂。
劍佩已深扃,茅為岳面亭。詩猶少綺美,畫肯愛丹青。
換筆修僧史,焚香閱道經。相邀來未得,但想鶴儀形。
劍戟森嚴虎豹蹲,直從開闢見乾坤。
山連列郡趨東海,地擁層城壯北門。
萬里朔風須卻避,千年王氣鎮長存。
磨崖擬刻燕然頌,聖德神功未易論。
劍壑秋風起暮煙,寒泉落木自依然。
翻因解組重來日,悔別青山二十年。
劍南劍北盡儀型,妙墨題名入畫屏。
風捲渥窪來汗血,天開井絡得茶星。
照人一點應神會,回首三年更眼青。
雲外修程橫九萬,附渠飛翼上青冥。
劍氣崢嶸夜插天,瑞光明滅到黃灣。
坐看暘谷浮金暈,遙想錢塘湧雪山。
已覺蒼涼蘇病骨,更煩沆瀣洗衰顏。
忽驚鳥動行人起,飛上千峰紫翠間。
劍門山勢碧摩天,匹馬重來鬢已斑。
多賴皇明燭幽遠,兩川無事得生還。
劍倚江天動遠思,江南亂後獨歸遲。
滿城風雨收鐙夕,萬戶絃歌破賊時。
欲采驪珠候潮落,且憑雉堞看雲移。
終期買棹滄波上,相喚妻兒理釣絲。
劍浦昔名族,湘川今世家。
簪纓方赫奕,里巷正光華。
豈意有餘慶,翻成不足嗟。
哀哉天道遠,福祿一何差。
劍頭利如芒,恆持照眼光。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霜。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
劍閣迢迢夢想間,行人歸路繞樑山。
明朝騎馬搖鞭去,秋雨槐花子午關。
劍水清涼夢筆山,戟衣照日啟重關。
劍外雖雲遠,外山信日聞。
漏天常洩雨,蒙頂半藏雲。
萬里飛鳧舄,三年隱豹文。
茗芽春後好,應許故人分。
劍閣西南遠鳳台,蜀魂何事此飛來。偶因隴樹相迷至,
唯恐邊風卻送回。只有花知啼血處,更無猿替斷腸哀。
誰憐越客曾聞處,月落江平曉霧開。
漢字劍的釋義
劍
(形聲。從刀,僉聲。本義:古代兵器。長刃兩面,中間有脊,短柄)
同本義 [sword;dagger;sabre]
劍,人所帶兵也。--《說文》。註:「今之匕首。」
昔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為劍。--《管子》
負劍辟咡詔之。--《禮記·曲禮》
劍寒花不落,弓曉月逾明。--虞世南《從軍行》
又如:劍鍔(劍的鋒刃);劍首(劍環。用玉或金屬製成,上面鏤刻有花紋);劍氣(劍的光芒;比喻人的聲望)
劍術 [swordplay]。如:劍士(劍術高明的人);劍仙(精於劍術的仙人)
劍
以劍殺人 [kill with sword]
劍斬虞常。--東漢·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劍(劍、劍)jian〈古〉一種兵器,長條形,兩面有刃,前端尖利。有柄。有劍鞘。現已作為體育運動用品:拔~。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