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人憶舊將軍,細柳階前葉又春。
萬里北風歸化鶴,十年西地見騎麟。
臥聽篳篥滄江迥,醉草烏絲畫戟新。
駿馬好陪丞相後,《竹枝》歌吹繞湖漘。
灞陵橋下水潺湲,人影離披夕照間。
來往總憐車馬好,西風破帽獨南還。
灞岸江頭臘雪消,東風偷軟入纖條。
春來不忍登樓望,萬架金絲著地嬌。
受盡風霜得到春,一條條是逐年新。
尋常送別無餘事,爭忍攀將過與人。
長恨陽和也世情,把香和艷與紅英。
家家只是栽桃李,獨自無根到處生。
只為遮樓又拂橋,被人摧折好枝條。
假饒張緒如今在,須把風流暗裡銷。
弱帶低垂可自由,傍他門戶倚他樓。
金風不解相抬舉,露壓煙欺直到秋。
終日堂前學畫眉,幾人曾道勝花枝。
試看三月春殘後,門外青陰是阿誰。
也曾飛絮謝家庭,從此風流別有名。
不是向人無用處,一枝愁殺別離情。
從來只是愛花人,楊柳何曾佔得春。
多向客亭門外立,與他迎送往來塵。
強扶柔態酒難醒,殢著春風別有情。
公子王孫且相伴,與君俱得幾時榮。
無賴秋風斗覺寒,萬條煙草一時干。
遊人若要春消息,直向江頭臘後看。
灞陵因靜退。
靈沼暫徘徊。
新船木蘭楫。
舊宇豫章材。
荷心宜露泫。
竹徑重風來。
魚潛疑刻石。
沙暗似沉灰。
琴逢鶴欲舞。
酒遇菊花開。
羇心與秋興。
陶然寄一杯。
灞陵誰寵葬,漢主念蕭何。盛業留青史,浮榮逐逝波。
隴雲仍作雨,薤露已成歌。淒愴平津閣,秋風弔客過。
灞滻別離腸已斷,江山迢遞信仍希
送君偏下臨岐淚,家在南州身未歸。
灞水何人不別離,無家南北倚空悲。
十年此路花時節,立馬沾襟酒一卮。
灞水遙傷別,燕山獨送行。
彈珠元自誤,抱玉竟誰明。
撫己虛疑夢,逢人怯問名。
報書稀不到,沾灑望神京。¤
灞岸春波遠,秦川暮雨微。
憑高正愁絕,煙樹更斜暉。
灞橋風雪尋詩處,何似攜清啖果時。
說與小僮渾未識,徐徐分付與斜暉。
灞滻風煙函谷路,曾經幾度別長安。昔時蹙促為遷客,
今日從容自去官。優詔幸分四皓秩,祖筵慚繼二疏歡。
塵纓世網重重縛,回顧方知出得難。
灞滻入筵。
河淇流阼。
海若來往。
觴餚{公}泝。
歡飫有終。
清光欲暮。
輕貂回首。
華組徐步。
灞橋曾系雪中鞍,本自無愁可得寬。
山雨吹燈留客醉,官梅隔屋挾詩寒。
月明烏鵲占佳晤,蓴老鈣魚夢故關。
住近短牆通草徑。卻須時一過方干。
灞上寒仍在,柔條亦自新。山河雖度臘,雨雪未知春。
正憶同袍者,堪逢共國人。銜杯益無語,與爾轉相親。
灞上柳枝黃,壚頭酒正香。春流飲去馬,暮雨濕行裝。
驛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懷人總喜,別駕得王祥。
灞陵橋上路,難負一年期。
積雨鴻來夜,重江客去時。
勞生多故疾,漸老少新知。
惆悵都堂內,無門雪滯遺。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灞岸草萋萋,離觴我獨攜。流年俱老大,失意又東西。
曉楚山雲滿,春吳水樹低。到家梅雨歇,猶有子規啼。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漢字灞的釋義
灞
河名。灞水 [Ba River]。中國陝西中部的河流,是渭河的支流。源出藍田縣東秦嶺北麓,西南流納藍水,折向西北經西安市東,過灞橋北流入渭河
地名。霸城,即灞陵 [Ba city]
金狄遷於灞川。--《文選·潘岳·西徵賦》
灞ba灞水,水名,在陝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