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曹雪芹逝世 18位外國人翻譯《紅樓夢》獲獎
昨天上午十點,紀念「曹雪芹逝世240週年」大會在北京大觀園酒店隆重召開。會上20位(其中兩位為中國籍)漢學家因將《紅樓夢》譯介到海外而獲「紅樓夢翻譯貢獻獎」。同時,紅學大家馮其庸針對人們對《紅樓夢》及曹雪芹的曲解和誤解,作了精彩解析。
北京市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蔡赴朝、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李希凡和著名紅學專家馮其庸等人為西班牙、捷克、緬甸及斯洛伐克等大使館的文化官員頒發了獎盃與證書 ,以表彰他們將這部文學巨著翻譯成不同語言文字。
宣武區區委書記唐大生代表主辦單位在會上發言,他說,今年是文學巨匠曹雪芹逝世240週年,北京是曹雪芹一家被貶回京的棲息地、曹雪芹一生的主要成長生活地和《紅樓夢》文學創作的歷史背景地,北京還是新紅學代表人物的聚集地和紅學研究的基地。因此,在北京舉辦紀念曹雪芹的活動有著特殊的意義。此次隆重集會紀念曹雪芹也是一次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擴大《紅樓夢》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增進民族之間的友誼和友好往來,加強各國之間的相互瞭解。此次盛會是中國紅樓夢學會成立以來,在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紅樓夢》不僅在藝術上是空前的,其內涵的博大精深,也是其他小說所難以比擬的,這無疑增加了翻譯的難度。為此,本次大會組委會為了感謝一些國外紅學家花費十年甚至數十年之功,將這部文學巨著翻譯成不同語言文字做出的巨大的貢獻,向20位翻譯家頒發了「翻譯貢獻獎」。西班牙、捷克、緬甸及斯洛伐克大使館的文化官員特意前來領獎,其他沒能到會的翻譯家,大會組委會將通過有關部門轉發。此次紀念大會歷時兩天,與會代表將舉行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
大會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宣武區人民政府、中國紅樓夢學會等五家單位聯合舉辦。
另悉,由中國文藝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與北京植物園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共同舉辦的「紅學系列講座」正在進行,該講座將持續到11月8日,時間是每週六上午9:30——11:00。講座聘請周汝昌、蔡義江、劉世德、段啟明、胡文彬、張慶善、孫玉明等部分國內著名紅學家演講。(魯瑩/趙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