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樓選秀的若干標準
近日因紅樓夢初選結果引發無數爭論,痛斥「以貌取人」者有之,不服選拔結果而憤憤不平者有之,懷疑「黑幕」者有之,感歎世風日下者有之,真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一番熱鬧景象!不由得讓我感歎諸位仁兄想像之豐富、口舌之伶俐。然而好笑之餘,也忍不住為評委叫一聲屈。因為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北京評委的評判標準並沒有什麼不恰當之處,有沒有黑幕我不知道,起碼就目前所看到的而言,評選結果還是頗為公正合理的。以下是我對紅樓夢海選標準的一些拙見,不服的朋友大可一看,如有不妥之處,還望商榷。
第一關,初選。初選這麼多人,篩選起來當然要大刀闊斧了,那麼標準是什麼呢?一句話,「以貌取人」。嘿嘿,這樣說要招來許多雞蛋石頭了,因為許多朋友的憤慨之情正是源於此:「難道只看長相不看其他了嗎?形象是萬能的嗎?」不,形象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形象是萬萬不能的。觀眾看電視,講究的是一個「看」字,視覺衝擊是第一位的。演員演的是角色,如果連外形都和角色謬之千里,觀眾能有信服感嗎?而且在影視劇中,歌唱不好,可以找配音;舞跳不好,可以找替身;這長得不對,導演可就沒轍了——化裝師技藝再高超,也不可能把個西瓜畫成香蕉吧?所以諸位,如果您真的長相欠佳,就別怪評委手下無情,人家也難做啊。(所以,網上諸位看官,各位的審美如果沒有太大問題的話,就不要再在商、田、馬等人的去留問題上纏繞不休了。)有朋友又要說了:「這不成了選美嗎?那有許多實力派的演員長得也不好啊!」但是請注意,今天我們選的是《紅樓夢》,而不是《水滸傳》或《長征》,紅樓夢裡的女子並非個個有才,但卻個個都是美人,難道不該選「美」嗎?所以,請記住,紅樓夢,絕對是挑「美女中的才女」,而非「才女中的美女」。
第二關,複賽。到了複賽,歪瓜裂棗之類想必已被排除,形象就不是最重要的了,那麼到了複賽看什麼呢?個人以為是「才藝」。這個才藝,既是看你會什麼技藝,也是看你的鏡頭表現力。大家知道,影視藝術是鏡頭的藝術,好或不好,都得通過鏡頭表現出來。有的人在生活中很活潑很有魅力,一上鏡就不行了,要麼木木呆呆,要麼瞎動亂動。這就叫「茶壺裡煮餃子——肚子裡有貨倒不出。」這一點學藝術的人就很佔便宜,天性解放了,知道怎麼表現自己。當然沒學過藝術的朋友也別灰心,心態擺正了,生活中怎麼樣鏡頭前還怎麼樣。畢竟這不是個純粹的選秀活動,並不是越能秀越好,關鍵還是看你合不合適。只要真的合適並且很好地讓大家看到,就可以了。
第三關,決賽。這一關就真的要對號入座了,不是僅僅長得好或是才藝好、會表現就行的。當然,如果真有黑幕什麼的話,也就在這一關體現出來了。因此,本關被刷選手中,倒極有可能有一些可憐的真金流失。跑題了,接下來我們就在「如果沒有黑幕」的情況下展開分析。
所謂對號入座,當然是指是否和書中角色相符。有的選手很漂亮,演技很好,很會表現……但可惜長得跟外國人似的,高頭大馬前凸後翹,性感得不行外放得不行……各位看官,您見過這樣的金陵十二釵嗎?這樣的演員怎麼可能合適呢?這就是《紅樓夢》選秀與普通選美比賽以及超女最大的不同了——對美的種類有著嚴格的限制。而且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美,你選的哪個角色,你就要具備相應的氣質。這個時候,文學素養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第一,「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同的素養會顯示出不同的氣質;第二,如果連基本的文學素養都不具備的話,連書都看不懂,人物都理解不了,怎麼可能演得好這個角色?導演說戲嗎?那導演能累死——累死也不見得能達到目的。中戲張仁裡老教授曾經說過:「好人演得了壞人,壞人演不了好人;聰明人演得了笨人,笨人演不了聰明人。」按此標準,丫鬟小僕還好說,那寶玉和十二釵可就都是高難度的啊!要是都讓馬某某之流出演的話……哎,可憐的胡導啊,您惟有自求多福了~~(或許我們真將看到一個胸無點墨的浮浪子弟~~(賈政:「哼!早說他是個酒色之徒——老頭子的話總是對的。」)
說到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標準,鄙人不才,便試擬了幾個人物的選拔標準。諸位如果覺得言之有理,也可將自己「對號入座」,權作一笑:
清瘦苗條型:
林黛玉:毋庸質疑,此角色外形一定要嬌小玲瓏,弱不禁風,不然哪來的我見猶憐的感覺?有詩為證:「嫻靜如姣花照水」——五官柔和,相貌嬌美;「行動似弱柳扶風」——腰肢細軟,步履輕盈。最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雙眼有神,看上去聰明。為什麼這樣強調呢?因為個人以為87版黛玉別的還好,就是眼白太多,顯得兩眼無神木木呆呆,缺少黛玉那股子靈氣(別打我,其實這麼說她我也很難過很不好意思。)要知道黛玉的伶俐勁兒可不比黃蓉差啊!內在方面,黛玉的才華主要體現在作詩和彈琴方面,她的身上兼具詩人的高雅與音樂家的浪漫兩種氣質。因此,演員最好具備文學(主要是古代詩詞方面,後同)和音樂(主要是民樂,會古琴最好)兩方面的素質。
探春:書上說她是「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 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論聰明伶俐堪比黛玉,論殺伐決斷不輸鳳姐。所以演員必然是個細高挑兒,兼之神采飛揚、精明幹練的氣質。這樣的演員現在倒不難找,公司白領中就有許多氣質相似者。應具備文學素養。
惜春:是同輩人裡頭最小的,「身量」都「未足」了。演員自然得找一個顯得最小的,稚氣未脫的。然而她性格又有些孤僻冷漠……當然80年代後的獨生子女中也不乏這樣的人物了。最好有美術(主要是國畫)方面的基礎。
妙玉:首先我要說一下她的年齡。87版中找了個17歲,面相極嫩的演員演妙玉,我以為很不妥。要知道妙玉在這些人中算大的,進府的時候就已經18歲了,後期起碼有20多歲,可以說是寶黛他們的大姐姐。(大家可以從「凹晶館聯詩」一節中體會。)所以我認為,應該找一個大一點的,氣質清冷的演員來演。(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個笑話:聽說劉美女曾說小龍女和林黛玉很像?呵呵,其實我覺得若說小龍女和妙玉相似倒還勉強可行。當然,每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都是一個個體,不能混為一談。)演員應具備文學素養。
晴雯:都說「晴為黛影」了。其實像晴雯、尤三姐、齡官這幾個都應該按著黛玉的形兒去找的,這在書中都能找到根據的。具體就不多論了。
香菱:其實我覺得她和黛玉也有點像的,但這是一家之言,也不在此多說了。
豐滿圓潤型:
薛寶釵:「寶釵生的肌膚豐澤」,有著「雪白一段酥臂」,「臉若銀盆,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寶姑娘的體態容貌書中說得極詳細,按照這個形兒去找就沒錯。個子應該比別的姑娘高一些,才有姐姐的感覺。應具備文學素養。而且,雖然寶釵學識淵博很有文采,但她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外表看來,應該是端莊穩重,頗有大家之風。我覺得這方面學舞蹈(尤其是芭蕾舞)的女孩或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會很佔優勢。實際上當年的張莉就是個舞蹈演員,又是部隊出來的,所以走起路來抬頭挺胸,很有風度。
元春:既然是貴妃,自然是雍容華貴、儀態萬方的。和寶釵大約有點像,只要再成熟貴氣點便是。
迎春:書中寫的是:「肌膚微豐, 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說句不負責任的話,反正二姑娘一直都是木呆呆的,也不說什麼話,情感波動也不多,演技好不好也就沒什麼要緊,照著書上的形容,找一個看上去老實善良的就行了。
湘云:湘雲和寶琴,給人的感覺都很健康,所以權且把他們放在這一型。演員應具備文學素養,但湘雲比其他女子更具備了一種豪邁瀟灑之風,所以湘雲的扮演者,性格一定要是爽直的,眉眼一定要是活潑的,行動一定要是麻利的。但也不可少了知識女性的氣質,不然一個不小心演成孫二娘就糟糕了。應該說湘雲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對於現在的時尚女孩來說,這樣的角色倒更好把握一些,因為更符合我們現在的時代精神。像寶釵黛玉那種身上有著傳統社會明顯痕跡的角色,對於現在大部分不清楚歷史或沒受過傳統文化熏陶的年輕人來說,會非常難以把握。
其他角色:
王熙鳳:此角色非專業演員莫屬。這個人物本來就演技高超,性格又複雜多變。沒學過表演的人能演好這樣的角色?恕我難以想像。其實演技不錯的演員大可試一試這個角色,第一,競爭力小、很佔優勢;第二,這可是全劇最出彩的角色啊!我敢說整部《紅樓夢》一播完,要紅絕對先紅這位(當然是在演得好的前提下),說不定明年的影后可就是您的了!
秦可卿:毫無疑問是全書中最美的女人:「其鮮艷嫵媚,有似寶釵, 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完美得叫人難以置信,難怪劉心武會推斷她是什麼公主云云。她的扮演者必然應該是所有人中最漂亮最嫵媚的那一個。一句話:形象第一。
劉姥姥:說實在的,真不知道這樣一個角色為什麼也要海選,隨便去話劇中心找一位老前輩就能演得很好啊。唯一的解釋是,主辦方有意設置這樣一個名額,以調動眾老太太們的積極性,使選秀真正成為全民參與、老少皆宜的大型活動。那何不乾脆再設置一個賈政、一個王夫人和一個焦大,讓老爺爺們及中年伯伯阿姨們也發揮一下餘熱?
總之,如果各位真的是愛紅之人,就應該放平心態,熱愛是好的,但大可不必過於執著認真。選得上固然好,選不上也別太當回事。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合適?被淘汰是否有一定的道理?即使真的十分合適卻因不明原因淘汰,也沒什麼,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演不了紅樓也不妨礙自己繼續喜愛紅樓啊。如果因此搞得怨天尤人、相互反目,豈不是得不償失了?曹老先生地下有靈,想必也要為此而慟哭吧?
作者:粉絲網友二月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