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錯記」現象(2)
曹雪芹在寫她們這種情感特徵時,時而用「瘋傻」,時而用「瘋了」的字眼來形容,可見深諳此中三昧。正是因「瘋傻」和「瘋了」,才造成她們彼此之間的「錯記」,一個自認是丈夫,一個自認是妻子。當官死去,藕官痛失情偶,豈有不悲之理?!
芳官還補充說了一件事,即官死後,補了蕊宮來與藕官演戲,以充當妻子的角色。藕官對蕊官同樣「溫柔體貼」,再一次發生同性戀現象。芳官曾問藕官這是不是「得新棄舊」,
藕官振振有詞地回答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寶玉聽了「又是喜歡,又是悲歎,又是稱奇道絕」(第58回)。
《紅樓夢》中所描繪的同性戀現象(特別是男性之間),必然是清代社會某些生活場景在藝術作品中的反映。上溯歷朝歷代,這樣的例證實在是數不勝數,特別是男性同性戀。
古書上記載不少皇帝寵幸男色的故事,譬如龍陽君為魏王「拂枕席」;彌子瑕與衛靈公「分桃而食」;漢哀帝與董賢共寢,董賢壓住了哀帝的袖子,哀帝不忍驚醒他,「斷袖而起」。後人便以「龍陽」、「分桃」、「斷袖」等來暗指迷戀男色。
漢朝幾乎每個皇帝都喜好男色,漢文帝寵幸鄧通,特賜給他開採銅山,自鑄錢幣的權利。到了魏晉南北朝,「狎暱孌童」成為一種時尚,且公然予以歌詠。
唐朝與五代,男色之風漸衰,到宋代又兀地興盛,男子公然為娼。到宋徽宗時,不得不立法為治:「男為娼,杖一百,告者賞錢五十貫」,可見當時男娼之多。
元代此風稍弱,到明代又復興,上有「寵狎年少俊秀小內臣」的正德皇帝,中有「晝非金(男優)不食,夜非金不寢」的大官,下有「溺於男寵,不問妍媸老少,必求通體……竟以暮年好外,贏備而死」的儒生。當時閩人「酷重男色,無論貴賤妍媸,各以其類相結。長者為契兄,少者為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愛之如婿。弟後日生計及娶妻諸費,俱取辦於契兄。其相愛者年過而立,尚寢處如伉儷」。
清代承繼明代的風氣,絕無少遜。明清法律皆禁止官吏狎女娼,使其不得不尋找替代角色,這可能是促使男性同性戀盛行的原因之一。所以曹雪芹在書中所寫的種種現象,並非虛擬,是當時現實生活的反映。
賈府各色人等,並非生活在真空,必定要受到時尚的影響,也就一一現形於曹公的筆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