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與肉的真正分離(2)
第一個回合,是關於對男人和女人的評價問題。
甄寶玉稱賈寶玉「是數萬人裡頭選出來最清最雅的」,而自稱是「一等愚人」。賈寶玉則以為「你我都是男人,不比那女孩兒們清潔,怎麼他拿我當作女孩兒看待起來」?便道:「世兄謬讚,實不敢當。弟是至濁至愚,只不過一塊頑石耳……」(第115回)
接著,甄寶玉現身說法,談他怎麼「歷盡甘苦」,「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好些」。賈寶玉「聽這話頭又近祿蠹的舊套」,有些不悅。在賈蘭的提問下,甄寶玉也就「索性把話說明了:『……但弟少時也曾深恨那些舊套陳言,只是一年長似一年,家君致仕在家,懶於酬應,委弟接待。後來見過那些大人先生盡都是顯親揚名的人,便是著書立說,無非言忠言孝,自有一番立德立言的事業,方不枉生在聖明之時,也不致負了父親師長養育教誨之恩,所以把少時那一派迂想癡情漸漸地淘汰了些。如今尚欲訪師覓友,教導愚蒙,幸會世兄,定當有以教我。』」「寶玉愈聽愈不耐煩,又不好冷淡,只得將言語支吾」。然後,藉故趕快結束這次談話(第115回)。
甄寶玉的一段話,曲曲折折描繪了他改邪歸正的整個過程,恰與賈寶玉現時的種種形狀,成一逆反趨勢。賈寶玉尋找知音和知己的夢破碎了,舉世之中,惟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人。他因此而真切地發了一番感慨:「他說了半天,並沒個明心盡性之談,不過說些文章經濟,又說什麼為忠為孝,這樣的人不是個祿蠹麼!只可惜他也生了這樣一個相貌。我想來,有了他,我竟連這個相貌也不要了」(第115回)。
這段話值得注意,正是賈寶玉見了甄寶玉之後,他的靈魂和精神才真正地獲得獨立,再不依附他的肉體。他將掙脫一個男子所應迎迓的名韁利索,進入一個相對自由的精神世界。賈寶玉真正地成為一個「精神」的象徵,而甄寶玉是那個活在俗世的行屍走肉,故賈寶玉才「我竟要連我這個相貌也不要了」!
這是靈與肉的真正分離。
薛寶釵聽了賈寶玉的議論,既遺憾而又憤慨,她說:「……這相貌怎麼能不要呢,……做一個男人原該立身揚名的,誰像你一味的柔情私意,不說自己沒有剛烈,倒說人家是祿蠢」(第115回)。
他們兩人的結局,自然是相異的。甄寶玉走的是仕途經濟一路,而賈寶玉卻是從現實生活中直覺到人生的幻滅。在與甄寶玉相見之前,賈府發生了多少大事:他被迫娶寶釵——一個與他思想完全格格不入的人;黛玉悲病過度而死,使他失去一個肝膽相照的知己;此外,還有一大批女性的香消玉殞,如秦可卿、尤三姐、尤二姐、王熙風、鴛鴦、晴雯等;妙玉的受劫,不知生死;探春、湘雲的出嫁、消息杳杳……寶玉的那一份「柔情私意」再也沒有一個寄托之處,整個賈府也是大廈將傾,危機四伏。正是從這些變化中,他感悟了這一切的空的形式,於一種絕望之餘,遁入空門——讓自己的靈魂找到最後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