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夢》之——薛蟠其人(中)
四、薛蟠——泥作的骨肉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寶玉是衷情於女兒的,而對於男子,寶玉總是厭惡之極,所以才有「我見了女兒便覺得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可是如果據此來表明作者對男女的態度,又實在冤枉了,況且作者也不會就這樣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如果說天下的男子都在寶玉厭惡之列,那不是連他自己也罵進去了?霍氏認為這個泥作的男子不是泛指,而是特指,這個讓作者深惡痛絕的泥作的男子不是別人,正是薛蟠。
小說第六十七回,薛蟠自南方採買貨物回來時,寶釵在採買的各種東西中發現一個泥捏的薛蟠的小像。那小像與薛蟠毫不相差,十分相像。據霍氏考證,雍正確實有一個泥捏的小像,如今還保存在故宮中。這個小像香玉一定見過,作者也會從香玉聽說過這個小像。為了讓讀者能夠從書中找到更多的線索和佐證,同時又可以借小像來痛罵雍正,作者便將此事寫進書裡。在整部書中,根本沒有泥作的男子?如果說真要有,也只能是薛蟠這個泥捏的小像才算做泥作的男人。如此想來,作者想罵的「濁臭逼人」的男子也只有薛蟠一個人了。
五、薛蟠垂涎黛玉的美色
以前看書時對第二十五回中的一段始終有些不解:
「別人慌張自不必講,獨有薛蟠更比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倒,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
這段話與主題似乎毫無關係,並且,薛蟠與黛玉之間也沒有任何關係,這一段如果只是形容薛蟠的好色,大可不必了。但如果薛蟠是雍正的分身,那麼再看這一段,就有意思多了。雍正垂涎黛玉的美色所表現出的醜態,便躍然紙上了。
六、薛蟠奪走馮淵的香菱
小說第四回薛蟠因在搶奪香菱的過程中而將馮淵打死,霍氏認為這是全書寓意的縮影。這裡薛蟠是雍正的分身,而馮淵是曹天祐的分身,香菱則是竺香玉的分身。明白了這層寓意,就理解了薛蟠搶走了香菱對馮淵的打擊就像雍正奪走香玉對曹天祐的打擊一樣。香玉是曹天祐從南京帶來的,他視香玉為命根子,丟了香玉跟丟了性命一樣,雖生如死。霍氏認為,黛玉一名也許就是從「帶玉」演化來的。
為了讓讀者更加明白,批書人還加了批註:「真真是冤孽相逢」。從這條脂批來看,馮淵隱意為「逢冤」,「孽」又是薛之子,正是淵與薛子相逢。關於香菱是竺香玉的化身,書中也有多處暗示。在小說第七回周瑞家就形容香菱「竟有些像東府裡蓉大奶奶的品格兒」,但可卿的容貌卻是兼具薛林之美的人。既然香菱像可卿,是不是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香菱也是兼具薛林之美的人?小說第四回借門子之口講到香菱的特徵時,說香菱眉心中有一粒米粒大的一點胭脂記,這是從胎裡帶出來的。同時,寶釵之熱、黛玉之怯,也都是從胎裡帶出來的,這不禁又會引導讀者在這三人之間產生聯想。從這些人物如此多的相似性上來看,說這些人是竺香玉的分身,是可以被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