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為賢德妃的賈元春是個什麼樣的賈府大小姐?

被封為賢德妃的賈元春是個什麼樣的賈府大小姐?

被封為賢德妃的賈元春是個什麼樣的賈府大小姐?

紅樓夢資料

賈元春是個什麼樣的賈府大小姐?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紅樓夢網小編告訴你。

名著《紅樓夢》中,賈府"四春"均入列"金陵十二釵",都極有顏值和才華,是紅樓女兒中"各美其美"的大家閨秀。

"四春"之首的賈元春身份更是尊貴,十幾歲時便入宮當女史,後來升任賢德妃,成為賈府最為倚重的靠山。故書中大書特書寫了有名的"賈元春才選鳳藻宮"、"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二個很有玄機的章回。賈府為了慶祝賈元春升任貴妃,在她奉旨省親時,還透支修建了極為奢華的省親別墅"大觀園"。

只可惜,紅顏薄命。在《紅樓夢》程高本95回高鄂的續書中說,賈元春43歲時"忽得暴病",突發"痰疾"而"薨逝"。這位粉面含威雍容華貴的一代貴妃,豪門望族的大小姐,就這樣帶著滿滿的遺憾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那,賈元春究竟是怎樣的"賢德妃",又是怎樣的賈府大小姐,有著怎樣的遺憾呢?

一、賈元春何以入宮?

眾所周知,賈元春才貌雙絕,因"生在大年初一",是榮國府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嫡長女,故名元春。

《紅樓夢》男主賈寶玉便是她的親弟弟,比她小十來歲。在她未入宮時,即對年幼的賈寶玉呵護疼愛有加,視之為賈府未來希望之所在。

只可惜,賈寶玉卻是"草莽",一個安享尊榮的富貴閒人,他不喜歡"學而優則仕",根本沒去考慮怎樣擔當家族的大任,只喜歡"廝混於內帷"。用書中的話來說,他就是只求個性解放的"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那時,賈府名義上還是豪門望族,所謂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其實早已是"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

自打寧榮二公憑赫赫軍功開創賈府以來,已歷經百年,到了賈元春這輩,已是第四代,按"三世而衰、五代而斬"的自然規律,走下坡的跡象就很明顯了。

慧聰的賈元春在孩子時對家道中落的跡像已有感知,只不過還有優秀的大哥賈珠頂著,便沒有多想賈府興衰。哪知,可以承繼家業的大哥賈珠,卻在娶了李紈生下兒子賈蘭後,意外離世,死時年僅二十歲。

元春夢醒後,頓感家族的擔子肯定會向她襲來。

因其他賈氏子弟,幾乎都是不學無術之輩,沒有一個可以"運籌謀劃"堪當大任的。就是親弟弟賈寶玉,也不過是癡情傻狂的寶二少爺罷了。

賈府的命運無疑成了當家奶奶賈母還有父親賈政母親王夫人最頭疼的大事。

無奈之下,懂事的賈府大小姐賈元春只得撇下女兒的身份,以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接過支撐家族的重擔。

這既有她強烈的擔當與責任心所致,也是她才華與容貌相匹配的條件使然。

於是,端莊穩重又有親和力,還有滿滿"皇家范兒"的賈元春,在十幾歲時,便"很幸運地"入宮當了女史。

走"嫁得好"的路線成了她唯一的選擇。

所以,賈元春入宮,顯而易見必然帶有濃烈的使命色彩。她唯有勇敢地邁進皇宮這道門檻,爭得皇室的寵愛,取得萬人之上的重磅之地,才有可能真正為娘家遮風擋雨。

至於自己兒時承歡膝下那顆賈府大小姐另類的女兒心,最初那份天倫之樂的嚮往,從進宮那天起,就只能埋藏於心底,成為可望而可及的奢求了。

二、賈元春何以支持"金玉良緣"?

天意昭昭。令賈元春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姨表妹薛寶釵也走了這樣的路線。

來自皇商家庭的薛姨媽帶著薛蟠、薛寶釵兄妹倆進京時,薛家其實已顯沒落,薛姨父早已過世,薛蟠又是紈褲子弟,薛家未來的希望便"驚人的相似"落在了同樣端莊穩重也是才貌雙全的薛寶釵身上。

薛姨媽進京的目的,就是讓女兒薛寶釵進宮選秀女。只是,薛寶釵沒當上秀女。薛家的願望落了空,薛姨媽只好賴在姐姐王夫人家,退而求其次,另外考慮女兒薛寶釵嫁給賈寶玉,以期"親上加親"實現這一"金玉良緣",以便支撐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薛家。

薛姨媽的心思,同病相憐的王夫人作為姐姐自然理解並全力支持。實際上,已為貴妃的賈元春知情後也"我見猶憐",轉而贊同。

因寶釵的境況,薛家選擇"嫁得好"的想法,恰與她當年類似。"為了拯救家族,甘願犧牲自己"這一相同的正統觀念,使賈元春薛寶釵二人之間多了一份天然的認同感,從而惺惺相惜。更何況還有母親王夫人在耳邊不時嘮叨"木石前盟"怎比得上"金玉良緣"。

於是,有賈母心疼林黛玉,她的孤苦就微乎其微。相反,她一無所有的家境,兼之身體柔弱多病,愛使小性兒且為人清高又刻薄尖酸……便成了賈府高層不認可"木石前盟"的核心理由。

所以,省親時對薛寶釵、林黛玉還一樣看待的大姐賈元春,後來便對弟弟賈寶玉忠情林黛玉不認可也不那麼贊同,感情的天平悄然地向薛寶釵傾斜了。

為此,賈元春便以貴妃的身份代表皇權,借省親之後的端午節向娘家人賜禮的機會,婉轉而又正式地表達了她支持"金玉良緣"的旨意。故在28回,丫環襲人就曾明確地告訴寶玉:

"(端午節的節禮)你同寶姑娘的一樣。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別人都沒了……"

可見,賈元春認可支持薛寶釵,不僅是出於站在母親方面考慮,還有她與薛寶釵之間相似的情感經歷、相同的使命有關。

畢竟,一個人兒時情非得已的成長過程,在長大以後的成人世界裡一當觸碰痛點之後,便自然而然地傾同於本能的救贖。

三、"元妃省親"有何玄機?

《紅樓夢》有名的"元妃省親",這一經典的十八章回,更將賈府大小姐賈元春兒時情結表露無遺。

表面上,賈元春升任元妃後,蒙聖眷隆恩,在元宵節之夜風光地回娘家省親,彰顯聲勢浩大的皇家氣派,提升賈家豪門望族的顯赫地位。

實際上,那短暫的省親場景,一邊是賈元春曇花一現最為高光時刻的真實映照,一邊又是她流露自然情感的真實平台。

故章回裡詳寫了賈元春省親時六次流淚的情景。按理說,"元妃省親"那是何等榮耀?不可能也不會表露出如此淒苦的情形,即便有,也當藏於心底。

不過,曹公偏這樣打破常規、反常地突顯其矛盾之處,玄機便是有意透露賈元春的兒時情結。一當她因"嚮往天倫之樂"而憎惡後宮生活這一內心隱密眾所周知後,她的命運可想而知!

這就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沒落埋下了伏筆。

所以,"元妃省親"時,她見到自己的祖母和母親後,便呈現出這樣的真實畫面:

"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個人滿心裡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淚。"

後來,元妃又說,

"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

這樣的場景,這樣的話語,很顯然不符合"元妃省親"時的皇家威嚴。當時當境怎會在公眾場合出現貴妃對後宮不滿的情形,這只不過是曹公有意的虛構罷了。

這,不外乎讓讀者加深印象,賈元春內心對後宮是有多厭惡?

畢竟她當初並不想入宮,最期望的不過是能享天倫之樂的田舍生活。為此,章回又不厭其煩地虛構了她與父親賈政的一席話,作進一步的佐證。賈政在簾外問安時,元春即隔簾含淚告訴父親:

"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可見,元春的後宮生活的確是淒苦之極。

不過,不滿歸不滿。情緒渲洩後,元春還是理性地恢復"貴妃"高高在上的狀態,從容威儀地打道回宮。

睿智的賈元春其實早已明白,"一入宮門深似海",自己哪怕現已爭得"賢德妃"這樣的後宮高位,仍免不了成為皇權爭鬥下宮闈內部互相傾軋的犧牲品。

切如暗示她命運的那張畫:"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

還有關於她讖語式的判詞:"二十年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她的命運必然如此。

最終陷入皇室權力爭鬥的漩渦中無力自拔。無論是續書中所說"死於痰疾",還是考證派根據脂批"伏元春之死"推測她因形同楊貴妃被下令賜死……都說明結局是以失敗告終。

賈元春死後,賈府肯定一敗塗地,自然便忽喇喇似大廈漸漸傾倒,"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綜上而言:賈元春,這位向左是尊貴的賢德妃,向右是嚮往天倫之樂的賈家大小姐,儘管用生命捍衛著家族最後的榮光,最終仍保不了賈府"樹倒猢猻散"的落寞與悲歎。

她黯然離去的遺憾,恰如那支紅樓夢曲《恨無常》所表達的哀傷與告誡: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