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紅樓夢裡的賈寶玉是個很不負責任的人?
賈府有個焦大,是以前國公爺的僕人,經常喝醉了酒鬧事,在門口罵街,但是沒人敢把他怎麼樣,因為他對賈府有大恩。
人們說,當年老太爺帶兵出征的時候,是焦大把太爺從死人堆裡背了出來。兩天沒水喝,他自己喝馬尿,省著水給太爺喝;沒吃的,他就去偷東西給太爺吃。
焦大經常罵:「老祖宗九死一生才創下這份家業,誰知養下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只會偷雞摸狗。」
這焦大就是一本積年的老賬本,記錄了賈府先輩們艱難的創業之路。
賈府的創業之路
賈府是靠軍功起家的,兩位老爺當年替皇帝打江山,出生入死,換來了開國大老的地位,為子孫攢下了這份龐大的家業。
這份榮華富貴是用鮮血換來的。
因其難得,所以珍貴。
因此他們才擁有了四大家族之首的崇高地位。
也因此擁有了讓無數人艷羨的巨額財富。
但要享受這份榮華富貴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財富需要權勢來保障,當賈府擁有足夠的權勢的時候,一切都很安穩,但一旦握不牢權柄,手裡那些豐厚的資源就成了政敵們眼裡的肥羊肉。
周圍群狼環伺。
富貴本身就是一種罪過,萬人之上的權貴,一旦跌落凡塵,那麼就只能被狼群分屍,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所以賈府必須維持自己的政治地位。
大家子的難處
賈府衰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並不是通常說的沒錢花了,「外面的架子雖未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賈府確實沒錢花了,但這是結果,不是原因。
《紅樓夢》作者為了避文字獄,對這個問題含糊其辭,甚至故意混淆視聽,好像靠探春她們一群小姑娘弄個「新政」,省點脂粉錢就能挽救賈府一樣。
實際上,賈府衰落的唯一原因就是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
政治地位是賈府的命根子,只要權勢在,其他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要保住政治地位就需要有強勢的人物來掌舵,來引領賈府這艘大船乘風破浪。
但麻煩就出在這裡。
沒人。
沒有一個真正有用的人才。
賈家這一輩人,從賈赦開始,個個都是酒囊飯袋。賈珍、賈璉、賈蓉,這些人去官場上混,就是活靶子,白給人送利是的。
只有賈政勉強混個臉熟,但他的才能太過平庸,儘管拼盡全力,左支右絀,也支持不起這份家業。
因此,這一代人在官場上混的同時,也就伴隨著賈府的地位不斷衰落的過程。
這個過程已經幾乎失控。
賈府急需要一個強勢的接班人來主持大局。
還能選誰呢?
下一代人裡面,賈珍、賈璉已經被證明是廢物,賈珠已死,賈環是庶出,剩下的就是賈寶玉一個人。
而且由於賈赦這一支也是庶出,所以賈寶玉也就成了事實上的嫡長子。再加上貴妃姐姐的加成,賈府的未來,無論如何,都必須由賈寶玉去支撐。
所以怡紅院就是賈府未來的政治中心,閤府上下,幾百號人,日日夜夜都盯著這裡。
但結果卻讓人非常失望。
撐不起的Guan二代
整個賈府都對賈寶玉寄予了極高的期望。
賈政王夫人他們,從一開始就制定了一份詳細的官員培養計劃。
賈寶玉必須做官,而且是朝廷裡的高官。因為普通官員撐不起這份家業。
他必須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他必須步步高陞,必須位高權重,只有這樣,才能阻擋賈府自由落體的過程。
一句話,他必須成為皇帝需要的人。
皇帝覺得你有用,才會讓你們家族繼續保持榮華富貴。
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學會如何當一個成功的官員。
像賈赦說的「咱們這樣的家,做得官時就跑不了一個官的。」對於賈家子弟來說,做官不難,問題在於如何在官場上混到風生水起。
這是一門大學問,需要的不僅是治國之術、理政之才,還有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處事能力。
也就是賈寶玉深惡痛絕的所謂「仕途經濟」。
這才是正途。
所以政老爹一看到他玩那些風花雪月的「淫詞艷賦」就大動肝火,那些東西對做官一點用處都沒有。
還有,要多結交各種官員,編織自己的關係網,這對以後的仕途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所以政老爹要他多去跟那些官員應酬,不要天天窩在女孩堆裡。
可惜,這些恰恰是賈寶玉最反感的東西。
他是一個詩人。
他有詩心,有詩魂。
跟林妹妹一樣的詩魂。
他真正嚮往的生活,是在一個脫離俗世的清靜所在,與心愛的人劈柴、餵馬、飲酒、種花,每天看潮起潮落、雲卷雲舒,看著日子靜靜的過去。
但他偏偏生在一個簪纓詩理之家,偏偏是家裡的嫡長子。
家族對他的要求是他根本做不到也絕對不想去做的。
賈府的官員培養計劃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
何謂責任
當然,我們也理解賈寶玉,他厭倦污濁的官場,不想帶著假笑在無休無止的曲意逢迎中過著自己都覺得噁心的生活。
可是,誰想?
誰不希望跟一群姐姐妹妹在花園裡悠閒自在的吟風弄月?
但是,祥和寧靜的生活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很多人付出了巨大犧牲換來的。
其中一個人需要特別提一下,就是賈寶玉的親姐姐,賈元春。
賈府的統治者一直在用盡一切辦法維繫家族的政治地位,把元春送進皇宮是其中特別重要的一步。
作為家族的長女,無論願不願意,元春都得擔起這份責任。
這需要她犧牲掉自己的所有,進入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從此在陰險詭譎的環境中戰戰兢兢的走鋼絲,一步都不能錯。
當元春含淚說出「如今雖然富貴已極,卻骨肉分離,想來終無意趣。」的時候,身旁的奶奶和母親,心裡是怎樣悲涼的感受?
這是賈府為榮華富貴必須付出的代價。
然而對於這個姐姐為家族做出的巨大犧牲,賈寶玉是完全不能體會的。
元春在他眼裡只是「宮裡的那個娘娘」,偶爾回來一次,一回來大家都得忙,僅此而已。
他關心的,是「那個娘娘」又賞了什麼東西,為什麼賞林妹妹的東西跟我的不一樣呢?
當然他也不能理解賈政王夫人他們面臨的生存壓力。
在他眼裡,享受眼前的富貴是自然而然的事,這富貴後面有多少人的付出,他不關心,他根本就不懂。
他只需要過自己詩人的生活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交給別人去操心吧。
他不明白,為了這樣的生活,有多少人在默默奉獻。
賈府這座大廈已經風雨飄搖,大觀園這個清靜之地又能維持多久?
他的兩個親姐妹,一個入宮,一個和番,都為家族利益犧牲了自己的人生,而他一個大男人做了什麼?
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寧靜的港灣,你所以為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遮風擋雨而已。
不肖子弟
如果僅僅這樣,賈寶玉也就勉強算個避世的賢者而已,雖然無用,但也無害。
但之後他卻干了兩件事,讓人徹底無法原諒了。
一是「包養男寵」,一是「調戲母婢」。
平心而論,對於富家子弟來說,這兩件事也不算特別出格,大家都這麼幹的。
但賈寶玉不一樣,他包養的不是一般的男寵,是王爺的男寵,搶了王爺的男人。
跟丫鬟勾搭也不算什麼,但鬧出了人命,到趙姨娘嘴裡,傳成了「強jian未遂,打了一頓,賭氣投井死了」。
這兩起醜聞迅速傳遍京城。
這下闖的禍大了。
明清兩朝對於官員的私生活都有嚴厲的考核制度,私生活不檢點,一旦被人參上一本,輕則丟官帽,重則全家禍罪。
賈寶玉雖然不是官員,但他以後要當官,這兩件醜聞傳得盡人皆知,從這時候起,他的從政之路基本已經被封死。
而且肯定會拖累賈政,以至於把整個賈府拖下水。
之後要看賈府在後台運作的能力有多強大,能夠把這兩件醜聞的影響化解到什麼程度。
以後即使還能做官,也只是政敵的活靶子而已。「什麼?你說我貪了?來來來,先說說你們家那個丫鬟是怎麼死的?這可是人命案哪!賈大人。」
他就這樣把自己活活作死了,難怪政老爹氣到那種程度,上演了一出震動家族的大戲。
回過頭一想,焦大罵的那些「偷雞摸狗的不肖子孫」是否也包括賈寶玉呢?
辜負了煙柳繁華
賈寶玉是賈府的罪人。賈府最終的衰落,他有很大一部分責任。
他對不起父母,對不起這個給他榮華富貴的家族。
按照魯迅的觀點,《紅樓夢》有某種自傳的性質。
那麼作者寫這樣一本書,是否也有某種懺悔之意呢?感慨自己年輕的時候某些事情確實做錯了。
所以才有了這樣一段序言:「……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訓之德,已至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
再看看賈寶玉的出場詩詞: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很貼切的評價。
實際上,他根本不是什麼「寶玉」,只不過是大荒山下的一塊頑石而已,世人以他為美玉,他卻辜負了世人。此書因之名曰《石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