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奴殺宰相妻”慘案:賈政原型是明珠
明珠(1635年—1708年),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包括平定三藩、收復台灣、抗擊沙俄,以及在皇儲之爭中,他都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
康熙年間,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奴殺宰相妻」事件,事件的主角就是明珠。明珠夫人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之女,生於崇德二年(1637年),比明珠小兩歲。15歲時與明珠成婚,卒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享年58歲。據《嘯亭雜錄》記載,明珠與夫人關係極好,但夫人為人妒忌,對下人非常殘忍。她甚至不允許明珠與侍婢接近、交談。有一次,明珠偶然說到家裡某位侍婢的眼睛很漂亮,結果到第二天,夫人讓侍者捧一盒到明珠面前,「即某婢雙目也」。婢女之父極為憤怒,伺明珠外出,夫人獨處房中時,突入,以刀刺夫人腹中,當場死去,成為康熙年間震驚一時的「奴殺宰相妻」事件。
明珠的出名還和他的兒子納蘭性德有關。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納蘭性德關係密切,納蘭享譽文壇,兩人多有詩作唱和,比如曹寅曾寫詩「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後來曹雪芹亦與性德之外祖家族的後人相交甚厚,世傳《紅樓夢》系寫明珠家事,納蘭性德即賈寶玉原型,雖難免附會,但曹雪芹通過以上途徑,瞭解性德的性格特徵,將其融入到小說中,卻是很有可能的。常被人指為《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這樣一來,明珠就成為「賈政」的重要化身。
由於是滿族人,明珠得以出任雲麾使,即負責皇帝出巡時車駕儀仗的小官,是個權力很小的差使。但因他聰慧機警,善解人意,且通滿漢語言,熟悉典章制度,很快就得到掌衛事內大臣遏必隆的賞識。順治十八年(1661年),福臨病死,康熙帝繼位,遏必隆成為四輔政大臣之一,他立即推薦明珠升任郎中,重建內務府。
在明珠任職內務府期間,康熙帝的四輔政大臣:鰲拜、索尼、蘇克薩哈與遏必隆為爭權奪勢,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後來,索尼病死,蘇克薩哈被鰲拜處死,遏必隆則成為鰲拜的「應聲蟲」,不敢發表任何意見,朝政由鰲拜一人控制。至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一舉逮捕鰲拜,四大臣輔政體制結束。
在此場鬥爭中,明珠始終保持超然的態度,不與任何一派聯手,也不得罪任何一人,從而較為輕鬆地躲過了糾葛。康熙五年(1666年)四月,得到各方面好感的明珠由內務府總管調任內弘文院學士,進入朝政中樞機構。在這個職位上,他除了做大學士的助手外,還曾外出會勘河務。不久,明珠被提拔為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關鍵職務,成為在懲治鰲拜集團後,陞遷最快的官員。
康熙十二年(1673年),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奏請返回遼東養老,由其子尚之信襲封王爵,繼續駐守廣東。康熙帝敏銳地感覺到這是撤藩的好機會,便讓議政王大臣與戶、兵二部議奏。兵部尚書明珠等主張,應該同意尚可喜返回遼東的請求,但如果尚可喜歸老遼東,而其子尚之信仍帶兵留守廣東,父子分離,其藩下官兵父子兄弟亦皆分離,「即議遷移,似應將該藩家屬兵丁,均行議遷。惟廣東左右兩營綠旗官兵,仍留該省」。也就是說,不同意由其子襲爵。明珠的建立得到康熙皇帝的支持,最終經過八年戰爭,平定了三藩之亂。鑒於明珠的積極貢獻,康熙十六年七月,明珠被提升為武英殿大學士。
施琅收復台灣後,內閣學士李光地等人主張棄守台灣,在他們看來,駐守台灣必然會加重朝廷財政負擔,無利可圖。他們甚至想到將其拱手讓給荷蘭,「令其世守輸貢,似尤永逸長安之道。」施琅、姚啟聖則堅決主張固守台灣,並提出具體派兵建制事宜。明珠贊同施琅的建議:「施琅目擊彼處情形,請守已得之地,則設兵守之為宜。」並最終取得康熙帝的同意。從此,台灣與大陸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更加密切,而明珠的功勞,也彪炳千秋。
正在明珠勢力如日中天之時,他與另一大臣索額圖的矛盾也逐步體現出來。索額圖系原四輔政大臣之首的索尼的第三個兒子,後又協助康熙帝利用「布庫」(滿語,漢譯為撲擊、摔跤、角力)之戲,成功除掉鰲拜。至康熙十一年(1672年),索額圖已加封為太子太傅,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還有一點必須提到,索額圖的侄女赫捨裡氏被康熙帝生了嫡子保成,這就是康熙朝兩度被立為皇太子的胤礽。也就是說,索額圖為胤礽的叔外祖父,故他全力支持皇太子繼位。
在索額圖周圍,集結了大批滿族貴族與漢族官僚,對康熙帝的專權形成不小的衝擊。啟用明珠,除了因為明珠的能幹,康熙帝也是藉機對抗索額圖的意思。於是,明珠也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小集團,其集團中的主要人物有大學士余國柱、戶部尚書佛倫、刑部尚書徐乾學等人。比如余國柱,由戶科給事中升任左副都御史,不久出任江寧巡撫,以賄賂迎合明珠,內升左都御史,遷戶部尚書,後授武英殿大學士,因與明珠結黨營私,被時人稱為「余秦檜」。當時在社會上甚至出現了「要做官,問索三;要講情,問老明」的民謠。由於黨羽眾多,內閣票擬隨即被明珠控制。
康熙帝為打擊明珠,遂暗示時任都察院最高長官的左都御史徐乾學,由其指使屬下的江南道御史郭琇彈劾明珠、余國柱「背公營私實跡」。這份奏折共舉出明珠的票擬輕重任意,傳諭旨收買人心,結黨羽開後門,買官賣官,收受賄賂,壓制言官等七大「罪狀」,稱明珠「負恩之罪,書之罄竹難盡」。其實,明珠所作所為,大都經過康熙帝同意,但康熙帝仍據此,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將明珠罷相。
此後,康熙帝又任明珠為內大臣、議政大臣,用以牽制皇太子勢力。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明珠奉命撥駝運餉,頒賞兵眾,回京後又前往山東、河南賑濟災區。不過,自明珠被解除武英殿大學士之職後,他再也未主持過任何一個部門的工作。可見,康熙帝對他的再次復出還是有些擔心。
明珠在被解相之後,曾說:「勳名既不獲樹立,長持保家之道可也。」於是他大量購買田產,家裡僮僕盈千。他把自己善於管理的才能又一次發揮出來,「立主家長,司理家務」。凡奴僕有不法行為者,「許主家者立斃杖下」。為激發奴僕的工作積極性,他「每月優給工資,其年長者偶之以婢,且有指分田產者」,為他們組織家庭,配置家產。另外,明珠又「按口周以銀米,冬季賜以綿布諸物,使其家給充足,無事外求」。由於管理有方,獎懲分明,到後來,社會上甚至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凡是被他趕走的奴僕,也沒有人願意收留,因為人們都很明白,「伊于明府尚不能存,何況他處也?」正是由於這些措施,明珠的家庭財富迅速得到增加,「田產豐盈,日進斗金,子孫歷世富豪」。
納蘭性德手跡
明珠共有3子3女。其中長子為納蘭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詞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年僅18歲的性德中順天鄉試舉人,主考官即為徐乾學。徐乾學為江南名士,性德中舉後,極為興奮,「入而告於親曰:吾幸得師矣。出而告於友曰:吾幸得師矣。即夢寐之間欣欣私喜曰:吾真得師矣。」以後,他又經常向徐乾學請教,聽其講經論史,師徒感情頗好。但日後徐乾學反攻其父,恐怕這是性德萬萬沒有想到的。
性德喜愛寫詩填詞,不喜仕途,但出人意外的是,他卻在科舉仕途中較為順利,年紀輕輕便當上了御前一等侍衛,頗受康熙帝的重視,並曾派他遠赴黑龍江,偵察沙俄情況。但從內心講,他對這種枯燥乏味的生活極為厭煩,甚至想到脫離宦海,隱居江南,作為歸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性德突然病重,高燒7天不退,匆匆辭世,不到30歲,成為清代文壇的一大損失。
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五日,明珠病逝於北京,享年74歲。明珠死後,康熙帝特遣皇子往奠茶酒,賜馬匹,賜祭如例。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在國史館修纂《明珠傳》時指出:「確核明珠罪案,只在徇利太深,結交太廣,不能恪守官箴,要不至如明代之嚴嵩、溫體仁輩竊弄威福,竟敢陰排異己,潛害忠良,舉朝側目而莫可誰何也。」又說,「至於明珠生平是非功過,原不相掩。」這應該是相當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