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討厭科舉,為何最後卻參加科舉考試呢?
賈寶玉為何參加科舉考試了
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公子哥,一個喜歡在女孩子周圍轉悠的多情種,為何突然對科舉考試感興趣了呢。在原著第一百一十九回,賈寶玉與侄兒賈蘭都高中了舉人,寶玉的成績竟然是第七名,很有意思。當時的寶玉瘋瘋癲癲的,竟然考中了科舉,讓人不可思議。
很多學者認為,《紅樓夢》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寫的,所以賈寶玉參加科舉的行為是後世人為了迎合當時的意識形態,故意作的。然而,紅學家周汝昌、劉心武都認為,後四十回的確是曹雪芹寫的。持有這樣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曹雪芹為何這樣安排呢?
從頑石到寶玉
關於補天石與賈寶玉的關係,一直是紅學界探討比較多的,這個謎一直沒有統一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補天石、神瑛侍者、美玉、賈寶玉實際上全是一塊石頭的四個人格變體。有的學者認為,補天石變成了美玉,神瑛侍者變成了賈寶玉。這種說法很難將玉與神瑛侍者緊密聯繫在一起。
根據原著第一章空空道人和癩頭和尚對頑石的設定,是讓他投胎,經歷一下人世紅塵,而不是讓神瑛侍者扮演這個角色。神瑛侍者是頑石所化,而美玉是頑石的幻化,其實他們在邏輯上、精神世界上是同構的。所以,一直就有賈寶玉與寶玉是「合二為一的」觀點。
紅學家周汝昌先生也持有這樣的觀點,他認為,賈寶玉與自己戴著的寶玉都是青埂峰下頑石所化,不過是頑石的一體兩面罷了。作家王蒙也這樣認為,《紅樓夢》是依照「石而玉,玉而人,石而玉而人而書」的邏輯寫出來的。
一塊石頭的志向
這塊石頭為何要經歷紅塵呢?原著中寫得非常明白:「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歎,日夜悲號慚愧。」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塊石頭是典型的具有儒家氣質的石頭,他身上肩負「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出世情懷。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從李白到蘇軾,無不具備這種典型的儒家天下情懷。這種天下情懷就注定了頑石要走一趟修齊治平的道路。賈寶玉前期的錦衣玉食、嬌寵頑劣,不過是對這種天下情懷的反叛,反叛完了,心裡上還是得皈依。科舉,便是這種皈依的明證。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考科舉,做官,不全是為了名利,更多是為了情懷。李白名利雙收的時候,依然還有修齊治平的天下情懷。對知識分子來說,「過把癮就死」也是一種追求的境界。於是,賈寶玉的結局就成了典型的知識分子式的「過把癮就死」。高中第七,隨後出家。
寶玉有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寶玉到底有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其實我們從原文中是能找到確切的證據的,我們說的原文,自然是曹公所寫的前八十回裡的相關情節以及脂批,後四十回裡出現的任何情節,都不能作為考證紅樓的證據。
黛玉進賈府一回,後人有兩首《西江月》詞專門評寶玉的,裡面有兩句是: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即寶玉是不喜歡讀文章的,這個「文章」自然不是所有文章,不是《西廂記》《牡丹亭》這樣的文章,而是八股文章,是應制的舉業文章。
湘雲二進賈府時,有一次在寶玉房裡,正好碰到賈雨村來訪,要見寶玉,寶玉不樂意去,湘雲就勸寶玉要多會會這些人,不要只在女兒堆裡廝混,將來也好考取功名,結果寶玉登時變臉,就下了逐客令,可見他是有多厭惡這些做仕途經濟學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