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為何會爆發抄檢大觀園?賈府眾人是什麼表現?
抄檢大觀園這件事,是紅樓夢裡影響最大的事件。下面紅樓夢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紅樓夢》裡,王夫人以「繡春囊」事件發起了抄檢大觀園行動,從在這一場行動的表現來看,眾人的態度可謂天差地別,而要追究其原因的話,在小白看來,主要是由她們的性格和地位決定的。下面,請隨小白來詳細分析一下抄檢大觀園這一件事。
在抄檢大觀園的過程中,以代表王夫人一方的王熙鳳和代表邢夫人一方的王善保家的二人為首,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查出誰是「繡春囊」的主人;此次抄檢的對象,是大觀園裡各個主子的丫鬟們;而她們抄檢的第一站,是怡紅院,也就是寶玉居住的地方。
「無事忙」的賈寶玉,對抄檢大觀園完全無動於衷,王熙鳳帶著眾人直奔怡紅院,賈寶玉看見周瑞家的這些王夫人的陪房後,妥妥的做了一回孝子,既不反抗,也不過多詢問。對丫鬟們毫無袒護之心,這同賈寶玉懦弱的性格和乖寶寶的形象是分不開的。
王熙鳳從怡紅院出來後,便同王善保家的說了,我有一句話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別人的房間抄的,薛姑娘的房間萬萬抄不得,王善保家的聽了,忙點頭說,這個自然,那有抄起親戚家來的?也因此,王熙鳳等人並未去薛寶釵居住的蘅蕪苑查抄。
然而第二天,薛寶釵便搬離了大觀園,為何?當然是為了避嫌;試想想,眾人都抄了,唯圖她居住的地方沒有查抄,她還能安心在此居住嗎?這同薛寶釵維護自身求全的性格是吻合的,她的搬離,是她對王熙鳳等人無視她的存在最無聲的反抗。
愛挑理的林黛玉異常選擇了沉默
王熙鳳從怡紅院出來,第二站便是林黛玉處,此時的林黛玉剛吃完藥準備睡覺了,一群人走了進來,她本想起來,但在王熙鳳的特別關照下並沒有起來。
林黛玉冷眼旁觀眾人翻弄瀟湘館裡丫鬟們的物品,卻異常的選擇了沉默,似乎,這同那個曾經愛挑理的林妹妹很不相符。
也許,有著這樣感覺的朋友們,都忽視了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如今的林妹妹變了;她的性格一直在變,變的小心謹慎,變得苟且活著;變得再無奢望。
六歲的林黛玉入住賈府,是以客居的身份存在,所以她表現出了一個真實小姐的任性;例如,周瑞家的送宮花時,她毫無顧忌的諷刺;例如,李奶媽勸阻賈寶玉喝酒時她的尖酸刻薄;都體現了林黛玉愛慫人的性格。
但是,自從她的父親林如海死去後;自從賈璉替林家處理好了後事以後,林黛玉的處境就變了;我們不知道,賈璉是如何處理林家的後事的,但在利益面前,難免傷了親情,賈璉帶走林家所有的財產,無疑也斷了黛玉回家的路。
也許就是在這以後,林黛玉在賈府不再是客居的身份了;她更像是一個沒有去處的孤兒,寄居在賈府裡。
林黛玉是一個敏感的女子,所以,當晴雯將她拒於怡紅院門外時,她想起了如今自己的處境,而選擇了沉默,選擇了後退,她再也不是曾經的那個任性的女子了。
在賈府,唯有賈母真心待她好,唯有寶玉真心待她好,但賈母,也不能時時刻刻維護她;而寶玉,更是一個毫無能力的乖寶寶。而黛玉面對的更多的是,如王夫人對她的厭惡,如眾人對她的輕視;也難怪,她會寫出,「一年三百六十天,風霜刀劍嚴相逼」的詩句來。
黛玉病時,薛寶釵前來看望她,她最終被薛寶釵的噓寒問暖感化了,說了一會掏心窩子的話,姐姐和我不一樣,你們家在外有房有產業,在這裡隨時都可以走,不像我,沒有親人,沒有去處,這一份源於黛玉口中的話,似乎更顯得黛玉敏感性格而淒涼的處境了。
寶黛二人的婚姻,在賈府盛傳著,但始終也只是一個希望罷了,在經歷中秋節餵酒事件後;在經歷紫鵑情試寶玉後,她似乎看出來了,唯一的希望都不在了。
這樣的一個林妹妹,在面對王夫人發起的抄檢大觀園時,她又如何能反抗呢?她又憑什麼來反抗呢?一切不過任人宰割罷了。
也許,王熙鳳決定抄檢瀟湘館,真的是出於對林黛玉的一片好心,因為她比誰都明白,林妹妹沒有地方可去了;而寶釵有。
反抗激烈的賈探春
王熙鳳等人從瀟湘館出來後,下一站便是探春居住的地方;而探春的反抗,無疑是最強烈的。
而她之所以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抗,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探春收到了消息,雖然她不清楚王熙鳳等人究竟為了什麼事,但想來必定是見不到的的醜事。探春管理過榮國府,知道如今賈府的現狀,雖然她有心想拯救賈府,但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王夫人發動的抄檢大觀園,算是徹底的玷污了賈府小姐的名譽,這也是她最不能接受的一點
賈探春的強烈反抗,除了上面的原因外,還因為她是賈府裡正經的小姐;薛寶釵、林黛玉都不過是賈府的客人;而她不一樣,賈府對她而言,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家。
探春對大觀園的反抗,既顯示了她剛毅的性格;也表現出了她對賈府命運的擔憂;更藉著她的口,點出了王夫人如此無腦不顧賈府眾小姐清白的愚蠢行為。她是當之無愧的紅玫瑰。
而迎春,惜春的唯唯諾諾,其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由她們的性格決定的;惜春不願意替入畫求情,不僅因為她本是寧國府小姐的原因;也同她孤介太過的性格有關;而迎春,當周瑞家的在司棋那裡翻出她與潘又安的信物和情書來後,即使她想說什麼,也改變不了在眾人心中「繡春囊」是她的丫鬟之物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