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
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
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
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
我行溧陽得楊子,何止國士天下士。
大科異等非謾狂,筆頭真有三萬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歎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過,阮籍詠懷何念深。
匡章通國稱不孝,夫子與游仍禮貌。
雖然前聖亦有雲,善與不善分惡好。
一棒一喝,疾雷破山,
一提一唱,崩空峭壁。
諸佛傍觀有分,諸祖拈掇不出。
只如入已還閉。
吳王厭得國,所玩終不足。一上姑蘇台,猶自嫌侷促。
艅艎六宮鬧,艨沖後軍肅。一陣水麝風,空中蕩平淥。
鳥困避錦帆,龍跧防鐵軸。流蘇惹煙浪,羽葆飄巖谷。
靈境太蹂踐,因茲塞林屋。空闊嫌太湖,崎嶇開練瀆。
三尋齾石齒,數里穿山腹。底靜似金膏,礫碎如丹粟。
波殿鄭妲醉,蟾閣西施宿。幾轉含煙舟,一唱來雲曲。
不知闌楯上,夜有越人鏃。君王掩面死,嬪御不敢哭。
艷魄逐波濤,荒宮養麋鹿。國破溝亦淺,代變草空綠。
白鳥都不知,朝眠還暮裕
靖節先生曾賞菊,東籬遙霜花正開。
翰林主人共賞菊,北門吟詠有餘才。
一唱再和才力健,兼金酬以瑛瓊瑰。
善歌使人繼其志,遠寄淮陽知郡吏。
淮陽郡中方燕居,跪讀重緘尺素書。
中有五章章八句,復有三章同一處。
五章千葉菊花詞,一章副翰學士詩,
一章酬和季左司。人前再讀與三復,
人從日邊初到時。斂手先問諸學士,
駭目乍闚文字奇。兩制別來今已久,
朝寄宛丘權太守。眼底唯嫌簿領繁,
耳冷不聞騷雅言。重陽錫宴不得與,
湛露空思奉至尊。忽捧新詩若為意,
聞詩勝得千金賜。受知益感恩顧深,
吟賞請言清麗致。清如玉樹生天風,
麗若露花開錦宮。水精盤中置明月,
絳火珊瑚枝葉紅。珍則難酬青玉案,
文律詞鋒並化工。因事喻懷堪自惜,
神化丹青與刀尺。丹青暈淡刀尺裁,
先春雪中生早梅。春饒桃李及時發,
牡丹占斷芳菲來。芍葯羞人嬌且妒,
玫瑰倚欄笑欲語。帝裡春從何處歸,
巫山雨散朝雲飛。遺紅墮翠歸天下,
不失年年三月期。天生百卉各有時,
彼何太盛此何遲。兼葭蒼蒼凝白露,
西風蕭蕭向秋暮。月華籬落有霜華,
映籬叢薄生黃花。花寒葉冷無蜂蝶,
固無寶馬與香車。每因九月當重九,
暫時採擷浮樽酒。金鈿浮動萬歲杯,
為君慶祝南山壽。菊不能言為作歌,
金壺酒體傾綠波。重台千葉若堪賞,
栽培好近金鑾坡。
來書子細說通州,州在山根峽岸頭。
四面千重火雲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蟲蛇白晝攔官道,蚊蚋黃昏撲郡樓。
何罪遣君居此地?天高無處問來由。
吽厭凵酵蜇鷯啵思矣λ臍抵芯印?/p>
寅年籬下多逢虎,亥日沙頭始賣魚。
衣斑梅雨長鬚熨,米澀畬田不解鋤。
努力安心過三考,已曾愁殺李尚書。
[李實尚書先貶此州,身歿於彼處。]
人稀地僻醫巫少,夏旱秋霖瘴瘧多。
老去一身須愛惜,別來四體得如何?
侏儒飽笑東方朔,薏苡讒憂馬伏波。
莫遣沉愁結成病,時時一唱濯纓歌。
通州海內恓惶地,司馬人間冗長官。
傷鳥有弦驚不定,臥龍無水動應難。
劍埋獄底誰深掘?松偃霜中盡冷看。
舉目爭能不惆悵,高車大馬滿長安。
彩仗神旗獵曉風,雞人一唱鼓蓬蓬。
銅壺漏水何時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荷屋老子僧中龍,平生眼裡無諸公。
莫年愈覺氣深穩,木寒霜淨天無風。
朅來精進復精進,焚香卻掃大圓鏡。
數十萬偈堆如山,從頭一唱一加敬。
波瀾散入諸子中,華藏海與川源通。
秋毫繭紙快收拾,百城煙水行無窮。
善財再見文殊日,一臂黃金摩頂訖。
選佛場中及第歸,便是西來好消息。
石林道與鞔峰齊,老子晚與諸孫期。
雲霄羯鼓到汝手,打底打兮吹底吹。
後皇一念根至仁,地雖南北民吾民。
一二指搐不可信,彼動此應關諸身。
人言犬戎相噬吞,彼蚌鷸耳吾漁人。
大國信誓方重申,時遣升勺蘇窮鱗。
有狼其心不我恩,囊書赤白驚嚴宸,
帝曰可矣予其征。臣某奉詔之淮濆,
世某董師留漢濱。西南憂雇誰其分,
我有從橐之親臣。時其勸靜制主賓,
自闃以將軍。邊減法料子方寢薪,
旆旌悠悠鳥烏馴。將軍羽戾白綸巾,
且將沈靜弭放紛。邇來世道波沄沄,
士為欲縛迷天真。開禧戎首終身焚,
未聞先事人有言。大官一唱和者群,
前而和之後云云。厥今狂猘先狺狺,
事勢不與開禧倫。方拯摯獸招饑蚊,
此何為者只自塵。志士憤惋三軍顰,
置之不治虎患存。治之不勝桃早拚,
勝之不盡窮獸奔。盡矣復與誰為鄰,
譬諸白黑方交枰。彼據腹脅吾邊唇,
養成持勢猶不均。況彼狼奪吾逡巡,
局勢往往隨時新。不有妙手誰彌綸,
人才生世厥有因。帝賁天假崧降神,
一心可以位乾坤。浮雲軒冕何足論,
祝公早還要路津。並包眾智資多聞,
倡明大義清妖氛。攜持令譽歸麒麟,
蹇余不能康世屯。浯溪有石高嶙峋,
儻能奔走東郭{皴去皮加兔}。
聞雞一唱罷,占斗三星沒。
天高月徘徊,野曠山突兀。
暗蛩泣草露,怨亂語還咽。
涼螢不復舉,點綴稻花末。
惟余絡緯豪,悲壯殷林樾。
小蟲亦何情,孤客心斷絕!
魂驚板橋穿,足側石子滑。
行路如許難,誰能不華發?
高城謾回首,疊嶂屹天闕。
遙知秋衾夢,千里一飄忽。
嘉定之間,公壯我少。
意氣盡同,豈但同調。
眾誇蠅聲,而出蚓竅。
一唱十和,撫掌稱妙。
公獨雄渾,間見奇峭。
如行空麟,如追風驃。
擁絮曦簷,煬袍夜燎。
俄聚忽散,人事難料。
遙睇吳雲,夐絕閩徼。
每得尺書,恍陪公笑。
龍鍾出嶺,只影自吊。
回思歲月,真過野燒。
僂指舊遊,半墮縹渺。
叫公不應,一燈誰紹。
銖香後時,幸毋我誚。
飛錫何之,山深猿嘯。
一九五零年國慶觀劇,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
步其韻奉和。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蕭蕭指下生秋風,漸漸幽響颼寒空。
月明夜氣清入骨,何處仙佩搖丁東。
野鶴驚起舞,流水噎復鳴。
一唱三友誼意未已,幽幽話出太古情。
龍吟虎嘯遽神聖,千山萬壑風雨晦。
海濤震盪林木響,亂撒金盤冰雹碎。
和氣回春陽,縹緲孤鸞翔。
三江五湖煙水闊,波聲飋飋鳴漁榔。
悲猿臨澗欲渡不敢渡,但聞澗下蕭颯松風長。
閒雲曳碧落,勢去還回保
神仙恍惚無定所,微吟似欲止所作。
御風一笑歸篷瀛,猶有餘音繞寥廊。
靈壁一峰天下奇,體勢雄偉身巍巍,
巨靈怒拗天柱擲。平地蒼龍驤首尾,
兩片黑雲腰夾之。聲如青銅色碧玉,
秀潤四時嵐翠濕。乾坤所寶落世間,
鬼神上訴天公泣。謂有非常人,
致此非常物。可磨斫賊劍,
可倚擊奸笏。可祝不老年。
可比至剛德。自從突兀在眼前,
溪山日夜生顏色。君不見杭州風流白使君,
雅愛天竺雙雲根。又不見奇章公家太湖碧,
高下品題分甲乙。二公名與石不磨,
今到方巖有靈壁。我來欲作靈壁歌,
擊石一唱三摩挲。秋風蕭蕭淮水波,
中分南北橫干戈。胡塵埋沒漢山河,
泗濱靈壁今如何。安得此石來巖阿,
郁然盤礡中原氣,對此令人感慨多。
玉慘花愁出鳳城。
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後,
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
況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簾前雨,
隔個窗兒滴到明。
稻粱不難謀,軒冕亦易得。
胡為抱膝翁,惻惻復惻惻。
秋風墮碧梧,鳳鳥去無跡。
愁吟草際蛩,兒女淚盈臆。
忽然一長嘯,孤響起空寂。
令人識雅頌,一唱三歎息。
室廬在路傍,耕鑿在民籍。
行人聽笑語,稚子共眠食。
讀書果何罪,鬚髮又半白。
此意太勞勞,此身長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門更何適。
但勿問門外,蓬蒿若干尺。
神清氣爽。樂處清閒堪一唱。氣爽神清。鼓出從來自己聲。清神爽氣。長就黃芽緣溉濟。爽氣清神。認得前程這個真。
賣花聲,賣花聲,
識得萬紫千紅名。與花結習夙有分,
宛轉說出花平生。低發緩引晨氣軟,
此斷彼續春風縈。九街兒女芳睡醒,
爭先買新開門迎。泥沙視錢不問價,
惟欲蕩意搖雙睛。薄鬟高髻團團插,
玉盆巧浸金盆盛。人心世態太浮靡,
庶幾治象猶承平,如今風景那可評。
向時樓台買花戶,淒煙落日迷荊榛。
但見馬嘶逐水草,狐狸白晝嗥荒城。
萬花厄運至此極,縱有賣聲誰耳傾。
我生不辰苦懷舊,如病入痼酒宿醒。
況被春風暗撩撥,傍無知我難號鳴。
忽焉夜枕發為夢,恍恍惚惚行故京。
一唱再唱破垣隔,聞聲不見花分明。
謂此何日尚有此,傾面大慟淚縱橫。
久而方覺更哽塞,擁被危坐百感並。
我年今已七十一,豈是年少閒關情。
天空地闊說不盡,山外杜鵑啼殘更。
芙蓉仙人舊遊處,蒼籐翠壁初無路。
戲將桃核裹黃泥,石間散擲如風雨。
坐令空山出錦繡,倚天照海花無數。
花間石室可容車,流蘇寶蓋窺靈宇。
何年霹靂起神物,玉棺飛出王喬墓。
當時醉臥動千日,至今石縫余糟醑。
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誰作主。
手植數松今偃蓋,蒼髯白甲低瓊戶。
我來取酒酹先生,後車仍載胡琴女。
一聲冰鐵散巖谷,海為瀾翻松為舞。
爾來心賞復何人,持節中郎醉無伍。
獨臨斷岸呼日出,紅波碧巘相吞吐。
徑尋我語覓余聲,拄杖彭鏗叩銅鼓。
長篇小字遠相寄,一唱三歎神淒楚。
江風海雨入牙頰,似聽石室胡琴語。
我今老病不出門,海山巖洞知何許。
門外桃花自開落,床頭酒甕生塵土。
前年開合放柳枝,今年洗心歸佛祖。
夢中舊事時一笑,坐覺俯仰成今古。
願君不用刻此詩,東海桑田真旦暮。
陽春何處來,客自商丘至。
一唱新辭工,始見故人意。
園林誰與游,卉木欣已媚。
花上有微陰,水邊無近思。
遙憐數觴豆,何必親歌吹。
牧馬憶當時,招延遺舊地。
不遺浮沼雁,但見銜魚翠。
日予謬詞律,答句嗟蕪累。
安能接賢彥,樂事聯輕騎。
獨不負春風,塵纓此懷愧。
古者賦詩,惟以言志。
或陳卒章,或摭首意。
惟聖秉籙,啟於多艱。
北鄉之悲,鑾輿未還。
歲時雇瞻,雪涕凝佇。
宸毫寄心,亦或有齲
惟唐二臣,一唱一酬。
節物感不,下筆不休。
西清燕閒,念此夐隔。
郁乎居南,淒其望北。
璧跗琅鈕,舒捲龍箋。
白雲其翔,契闊十年。
臣之管窺,嘗讀國史。
曹勳衣襟,洪皓幅紙。
或慟或泣,或命以官。
或間持書,或使問安。
玉音琅琅,具記青汗。
宜其注思,感此歸雁。
三詩之作,迭寫杜韋。
社日二篇,獨書前詩。
昭哉聖情,如古之賦。
迄其弗償,徒切舜慕。
霜露之履,誰無此哀。
此或尼之,謂之何哉。
是帖之傳,式媲遺訓。
敵愾於王,見者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