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鴟夷節獨高,脫遺富貴一鴻毛。
館娃宮女曾亡國,豈獨相攜泛海濤。
青春愛謝日遲遲,正是群芳掃跡時。
濃露有情融睡臉,暄風無力困豐跡
苦將蕊氣相牽引,若對華燈不自持。
應似西江明夜火,館娃宮裡醉西施。
鳳樓高映綠陰陰,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
館娃宮畔響廊前,依托吳王養翠煙。
劍去國亡台榭毀,卻隨紅樹噪秋蟬。
濃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
多謝將軍繞營種,翠中閒卓戰旗紅。
高僧愛惜遮江寺,遊子傷殘露野橋。
爭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紅杏對搖遙
館娃宮中春已歸,闔閭城頭鶯已飛。復見花開人又老,
橫塘寂寂柳依依。憶昔吳王在宮闕,館娃滿眼看花發。
舞袖朝欺陌上春,歌聲夜怨江邊月。古來人事亦猶今,
莫厭清觴與綠琴。獨向西山聊一笑,白雲芳草自知心。
但秋風、年又一年深,不禁長年悲。自景陽鍾斷,館娃宮閉,冷落心知。千樹西湖楊柳,更管別人離。看取茂陵客,一去無歸。都是舊時行樂,漫煙銷日出,水繞山圍。看人情荏苒,不似鷓鴣飛。聽砧聲、遙連塞外,問三衢、道上去人希銷凝久,殘陽短笛,似我歔欷。
吳王昔日館娃宮,殿閣鱗差軼碧空。
寂寂香魂招不得,惟餘松柏韻天風。
吳王舊國水煙空,香徑無人蘭葉紅。
春色似憐歌舞地,年年先發館娃宮。
三張機,吳蠶已老燕雛飛。
東風宴罷長洲苑,
輕綃催趁,館娃宮女,
要換舞時衣。
極浦蘋花白,空壕蘭萼紅。
傷心城上燕,飛入館娃宮。
館娃宮中露華冷,月落啼鴉散金井。吳王扶頭酒初醒,
秉燭張筵樂清景。美人不眠憐夜永,起舞亭亭亂花影。
新裁白苧勝紅綃,玉珮珠纓金步遙回鸞轉鳳意自嬌,
銀箏錦瑟聲相調。君恩如水流不斷,但願年年此同宵。
東風吹花落庭樹,春色催人等閒去。大家為歡莫延佇,
頃刻銅龍報天曙。
吳下逢春春思濃,不堪花發館娃宮。
吳山青青吳水白,愁殺江南盛小叢。
黃金枝軟翠煙濃,幾縷柔絲揚晚風。
莫向尊前爭婀娜,細腰人在館娃宮。
館娃宮外趁遊人,不見湖山自在春。
聞道石湖清絕處,芳時不著綺羅塵。
古台平,芳草遠,館娃宮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載恨,
教人何處相尋,
綺羅無復當時事,露花點滴香淚。惆悵遙天橫淥水,
鴛鴦對對飛起。
渚蓮枯,宮樹老,長洲廢苑蕭條。想像玉人空處所,
月明獨上溪橋。
經春初敗秋風起,紅蘭綠蕙愁死。一片風流傷心地,
魂銷目斷西子。
古寺疏鍾隔斷煙,館娃宮殿草芊芊。
多情卻有松蘿月,只與當時一樣圓。
館娃宮中百花開,西施曉上姑蘇台。
霞裙翠袂當空舉,身輕似展凌風羽。
遙望三江水一杯,兩點微茫洞庭樹。
轉面凝眸未肯回,要見君王射麋處。
城頭落日欲棲鴉,下階戲折棠梨花。
隔岸行人莫偷盼,干將莫邪光粲粲。
五湖千里吞吳天,館娃宮殿何悠然。
銀山鐵壘挽不動,萬丈夕陽如血鮮。
野有固陋元不識,光芒奪眼眼無力。
長安路遠人不來,信道舉頭惟見日。
煌煌火德千載期,赤帝之子張赤旗。
歲寒水冷自可畏,豈必夏盾同冬衰。
馮夷舞歸驚且悅,幽壑沉沉忽金闕。
媚川謾道水含珠,照水詎誇虹貫月。
何處扁舟飛片帆,中有西子輕紅衫。
想像玉顏人不遠,杖頭星斗寒相參。
艷骨已成蘭麝土,宮牆依舊壓層崖。弩台雨壞逢金鏃,
香徑泥銷露玉釵。硯沼只留溪鳥浴,屜廊空信野花埋。
姑蘇麋鹿真閒事,須為當時一愴懷。
憶拋印綬辭吳郡,衰病當時已有餘。
今日賀君兼自喜,八回看換舊銅魚。
[予自罷蘇州及茲,換八刺史也。]
館娃宮深春日長,烏鵲橋高秋夜涼。
[館娃宮,今靈巖寺也。烏鵲橋在蘇州南門。]
風月不知人世變,奉君直似奉吳王。
牡丹十月發春叢,半倚微陽半怯風。
渾似若耶溪上女,嬌愁初入館娃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