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中的紅樓夢節選《香菱學詩》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中的紅樓夢節選《香菱學詩》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中的紅樓夢節選《香菱學詩》

紅樓消息

原來初中語文選的是《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新版教材選入《香菱學詩》。

一般人讀紅樓夢不太注意此段,一開始我也納悶:為什麼選此段?

由於是閱讀課文,備課時也沒覺出價值在何處,香菱先後作了三首詩,我初讀覺得都差不多。當時我正讀紅樓夢入迷,於是做了一點深入研究,始知編者高明之處。此文作用之一:讓紅樓夢走進初中生,使學生瞭解中國文學的最高峰。之二:通過此文講作詩(作文)之道。之三:通過一孔窺豹(香菱學詩)想像紅樓夢的博大精深。

我的教學體會是:講課結合講作詩之道、作文之道,只有學生領悟了第一首詩差在哪,第二首詩有何不足,第三首到底好在哪裡,此文才算講通講透。方法是反覆讀課文,反覆讀這三首詩。

對於香菱三首詩的理解

詠月之一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我對這首詩的理解是:香菱的第一首詩詩意單調澀滯,聲韻生硬氣促,語言粗糙幼稚,構思狹隘呆板,句句不離月亮,翻來覆去的加以描繪,結果不免堆砌,但第一首詩能寫成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

詠月之二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

只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余容猶可隔簾看。

首句即寫月色,違反了詠物詩首句必先破題的原則。有兩大缺點:一是離題,二是詠物而不知寄情寓興,將詠物詩寫成單純的描寫介紹,顯得平淡無味。

詠月之三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香菱將自己的切身的沉痛遭遇與月亮呼吸相通的真情實感寫入詩中,詠月而詠己,托情寓意,動人情思。既是一首新巧的詠物詩,又是一首動人的抒情詩。

初讀此三首詩,首首好詩。當你能讀出一、二、三首詩之不同,才算讀懂一點詩,才算讀懂紅樓夢的這一段!

由此文看出︰曹雪芹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還是一個不錯的語文教育專家。

這足見曹雪芹知識之淵博。《紅樓夢》不愧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學巨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