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探秘(4)
紅樓探秘(4)
這也是一個謎。
10. 秦可卿的棺材又洩露了一絲消息
秦可卿死後,賈珍「恣意奢華」,「看板時,幾副杉木板皆不中用」,結果是薛蟠送來了一副板,「叫作什麼檣木,出在潢海鐵網山上,作了棺材,萬年不壞……原系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因他壞了事,就不曾拿去」,那檣木板「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璫如金玉」,薛蟠稱「拿一千兩銀子來,只怕也沒處買去」。當時賈政勸了一下:「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殮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賈珍不聽。
過去讀這一細節,只覺得作者在揭示賈珍對秦可卿的特殊情感,同時暴露豪門貴族的奢靡,卻忽略了也許還有另一層深意:賈政說「此物恐非常人所享者」,而偏偏表面上出身於養生堂、小官員的血統不明、門第寒微的秦可卿,卻公然享用了——這暗示著,秦可卿的出身,她渾身中流動過的血液,恰與未壞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那般尊貴,她躺進那檣木棺材之中,是適得其所!
11. 曹雪芹寫成又刪去的四五葉中究竟有何秘密?
眾所周知,曹雪芹原來所寫的第十三回,回目中標出「秦可卿淫喪天香樓」字樣,大概詳寫了她與賈珍在天香樓上亂倫的情形,而這一偷情偏偏被丫環瑞珠和寶珠撞見(後來瑞珠觸柱而亡,寶珠甘以秦可卿「義女」身份自行未嫁女之禮,「引喪駕靈,十分哀苦」,並到鐵檻寺守靈後「執意不肯回家」,決心永緘其口,只求免死,這些現在書中都仍加保留),所以導致了「畫梁春盡落香塵」的悲劇結局。但與曹雪芹關係極為密切的脂硯齋干預了曹雪芹的創作,他後來在批語中說:「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件,嫡(豈?)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刪了多少呢?他又在一處眉批中說:「此回只十葉,因刪去天香樓一節,少卻四五葉也。」按最保守的估計,怎麼也刪去了兩千多字。以曹雪芹的敘述文體,兩千字中往往密聚著極大的信息量。以往一般讀者總估計所刪去的文字中大概主要是些較為色情的描寫,更有「紅學」家考據出其間有「更衣」、「遺簪』等細節,但我以為還有至關緊要的東西,即秦可卿真實出身的揭秘。
賈珍看來對秦可卿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玩弄,他對她確有深厚的感情,甚至秦可卿死後他有「恨不能代死」的想法,這就派生出了一個問題:賈珍是什麼時候愛上秦可卿的?是在秦可卿正式嫁給賈蓉之前,還是之後?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謎。我猜想謎底在那被刪去的兩千多字中本是已亮出來了的。
12. 刪去重要情節後只好「打補丁」
由於對「淫喪天香樓」的情節作了傷筋動骨的刪除,已寫成的書稿必須再加整理,以求補上由於重大刪除形成的「窟窿」,這對於曹雪芹這樣的天才,也洵非易事。俞平伯先生早就考證出,為了把秦可卿之死說成不是上吊死而是病死,不得不在那之前好幾回書中含混了時間的過渡,又不得不既寫到她死訊傳出後「彼時閤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卻又似乎一切正常,既刪去了關於秦可卿真實身份的揭秘,又不能絲毫不交代她的來歷,於是便到第八回末尾加了一段從養生堂抱來之類的看似明確卻更含糊的文字,實際是打了一個「補丁」,故作狡獪,成雲斷山嶺之勢,弄得後來的讀者越加好奇,也越加迷惑。
13. 脂硯齋「命芹溪刪去」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說是因為秦可卿有托夢之事,「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所以不再讓她「當眾出醜」,放她一馬,把她與公公亂搞的情節刪去,其實,恐怕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什麼原因?曹雪芹在脂硯齋協助下寫作《紅樓夢》(當時叫《石頭記》),早定下一條宗旨,並借「空空道人」之口在書中明文標出「毫不干涉時世」,實際上並不是絲毫不涉,比如為秦可卿買棺木時寫到「義忠親王老千歲」,「壞了事」,便已有影射朝政之嫌,但片言隻語,尚好矇混,倘是一段明顯的文字,那就很難躲過緻密的文網了,所以為不惹麻煩計,還是刪去為妙。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早期雛形還叫過《風月寶鑒》,脂硯齋對性描寫,應該說有著較開放的態度,關於賈瑞的種種描寫,關於賈璉與鮑二家的、與燈姑娘的描寫,他都並未建議曹雪芹刪去,而秦可卿的「淫喪天香樓」,已畫進「冊子」寫好判詞並寫定了《好事終》曲子,他還是要曹雪芹四五葉地往下刪,那勸告,恐怕就不僅僅是出於對性描寫的過多過露吧?
14. 曹雪芹父親曹 為何替塞思黑偷藏金獅子?
《紅樓夢》當然並不是曹雪芹的自傳,賈家的故事也絕不是曹家歷史的敷演,但《紅樓夢》裡當然熔鑄著曹雪芹的身世感受。
1728年,雍正六年,曹家終於敗落,直接的原因之一,是查出曹雪芹父親曹 替雍正的政敵塞思黑(雍正之九弟允禟,塞思黑據說是「豬」的意思,是雍正給他改的「名字」;另一政敵八弟允祀被改叫阿其那,據說是「狗」的意思)藏匿了寄頓他家的一對「本身連座共高五尺六寸」的金獅子。允禟明明已經失勢,逾制私鑄的金獅子明明是一種標誌著奪權野心的東西,曹 為什麼肯敢於替其藏匿?除了種種複雜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恐怕就是在那權力鬥爭波詭雲譎、前景時常變得模糊難測的情況下,曹 這樣的人物總想在表面忠誠於當今最高統治者的前提下,再向一個或幾個方面投注政治儲蓄金,這樣一旦政局發生突變,便可以不至於跟著傾覆,甚至還可以收取高額政治利息。當然,風險是很大的。但那時類似他那樣的官吏幾乎人人都在搞那麼一套,都是兩面派或三面派、四面派乃至八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