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3)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3)
多虧你提示了《居易錄》中倖存的胤礽之對聯,月與霞,在《紅樓》中均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和地位,這也是一大發現。因此刻筆倦了,留待下次再敘。特表欣佩之意,並祝筆健!
周汝昌拜啟
壬午七月初二日入秋之第三日也
【注】
「東安郡王穆蒔」當即指皇太子胤礽。「蒔」有「立也」一義,又有更(改)種(栽)一義,即移植義。此正合既立又遭廢黜的史實。又,太子自古例稱,「東宮」,此殆即「東安郡王」的隱意更顯者:老皇御匾是「赤金」字,而對聯特敘是「鏨銀」字,又正是皇帝與太子的「級別」標誌。「穆」是美詞、敬稱,如《詩經》「穆穆文王」是例,有和厚欣悅等義。
至於神武將軍「馮」家,則喻指富察氏馬齊、馬武家是康、雍、乾三朝富貴極品之家,故時諺曰「二馬吃盡天下草」,馮即「二馬」隱詞。胤礽是索額圖的侄女孝成太后所生,索、馬皆任內務府總管大臣,又都與爭位「擁立」的皇子政權鬥爭,是關鍵性人物,均曾使康熙震怒而欲置之死地;他們二家與曹家的命運關係至深至切,「馮紫英」是馬齊家子弟之佼佼者也。凡此,需專文另敘,今不多涉。
【附】劉心武2002年9月16日信
汝昌前輩:
大札早悉,《鐵網山·東安郡王·神武將軍》大文也已拜讀,因家中事冗,遲至今日方復,心甚不安,懇乞諒鑒!
王士禎《居易錄》原書未訪到。我所據為轉引。轉引自以下二書:
一、《康熙朝儲位鬥爭記實》美國吳秀良著,張震久、吳伯婭譯該書1979年在美國出版,譯本1988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一版,該譯本34頁有下列一段文字:……康熙還自豪地提及胤礽的少年有為,他說:「其騎射言詞文學,無不及人之處。」太子在十幾歲時(約1684年)寫過兩行難得的對聯,足以證明他無愧於父親的稱讚。然後引出對聯:「樓中飲興因明月,江上詩情為晚霞。」對聯後有註解號,腳注是:王士禎《居易錄》卷31。
二、《清朝皇位繼承製度》楊珍著,2001年11月學苑出版社第一版該書193頁有下列一段文字:康熙帝對於允禧與一般漢臣的交往,也持鼓勵態度,如一次南巡中,康熙帝賜給致仕內閣大學士徐嘉炎御書、對聯及唐詩後,皇太子允禧「賜嘉炎睿書博雅堂大字,又一聯云:『樓中飲興因明月,江上詩情為晚霞。』並賜睿詩一首。」頁下腳注是:王士禎:《居易錄》卷31,第1—2頁。
「樓中……江上……」一聯,確實與《紅樓夢》中「座上……堂前……」一聯太相仿了!何況當年胤礽確實以此給人題寫過,估計不止是給徐嘉炎一處。
我有中華書局印的王士禎《池北偶談》,另知上海古籍出版社印過他的《香祖筆記》,《居易錄》和《居易續錄》不知出過鉛排本否?楊珍書後所附參考書目,《香祖筆記》標明鉛排本,《居易錄》卻註明是康熙刻本。倘《居易錄》沒有影印本和鉛排本,則訪求不易。《居易錄》、《居易續錄》應盡快訪到,以便細閱,也許還會有意外收穫。我當努力。
上述二書,美國吳博士的似水平一般。但楊珍女士的兩本書(另一本是《康熙皇帝一家》)則相當有參考價值,她通滿文,能直接閱讀滿文檔案,見解不俗,書中引用資料較豐,附表中有清朝歷朝皇子簡表,及康熙帝諸女表,很有用。
先就對聯一事匯報如上。
頌
秋祺!
晚輩劉心武拜
2002年9月16日
【附】周汝昌先生壬午中秋後二日信
心武學友:
昨(22)接16日來書,喜知所示出處情況。此二書我毫無所聞,只因目不能讀,故多年來不看「新書廣告」也不買書(買了蝸室已無處可放……)其孤陋之狀可笑之境若被「名流」得知一定大牙笑掉也!此二書即皆專題專著,而且他們又有條件博搜史料,料想此聯之外也不見其它記載了(指胤礽之文字)。舊年我曾煩人到鄭家莊去「考古」(胤礽所邑,而今恐無遺跡矣)。其師傅熊賜履文集應重讀(昔時不能注意及此),可惜我已不能而你也不易為此而跑圖書館,徒歎奈何(熊即為曹璽作輓詩的大學士,十分重要,康熙命曹寅看顧他的晚境……見《新證》所引)!這段「公案」是破譯紅樓的鑰匙,盼你能堅持深入不斷研究。
兄「枉凝眉」文本想也寫寫,又慮人家說我二人「對口相聲」是「編」好了的,故暫按筆不動,以俟良機。附及。
因老伴突然病逝,心情不好,此信草草望諒。
秋日筆健
盲者周汝昌拜上
壬午中秋後
(另紙) 手文心武亦癡人
綠葉紅樓境自新
每見佳篇吾意來
共啟尺素托游鱗
臨緘口占
解味草
壬午中秋後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