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之死(6)
妙玉之死(6)
這時天色已暗。西風吹過,院中銀杏葉和銀杏果簌簌落地,天上飛過歸巢的鴉群,呱呱地叫個不停。
5
暮色垂落,令本已荒蕪破敗的大觀園更顯得淒涼陰森。怡紅院裡,蕉枯棠萎,牖裂簾破,屋牆上那些原用來安置琴劍瓶爐的凹槽空空如也,集錦格子上佈滿蛛絲;昔日的歡聲笑語、嬌嗔浪謔,早已化作了鼠嗚梟啼、狐吟鴉聒;瀟湘館裡,早不復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只一派落葉蕭蕭、寒煙漠漠的悲楚景象;蘅蕪苑裡香草死盡,雜草叢生;紫菱洲綴錦樓裡,霉氣氤氳,怕是有被「中山狼」蹂躪而死的迎春怨魂在嗚咽遊蕩;秋爽齋裡,梧桐葉落,寒雀觳觫,似企盼著「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的探春,有朝一日能從遠嫁之地,回來從頭收拾賈府殘局,使其子孫不致流散湮滅;蓼風軒裡,雨浸薜荔,地走蚰蜒,那昔日在這裡作畫的惜春,雖免於被賣,暫到饅頭庵棲身,終不免被賈芹等欺凌難忍,以至離庵出走,緇衣乞食……正是:到頭來,誰把秋挨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
偌大的園子裡,也就稻香村、櫳翠庵兩處,尚有人氣。
稻香村裡,李紈、賈蘭指揮素雲及丫頭、婆子等,早打點好箱籠家什,只等著明天一早,便遷往蒜市口購妥的一所四合院居住。吃罷在園中的最後一回晚餐,李紈守著賈蘭,在燈下苦讀《孟子》。素雲想起昔日一起嬉戲閒話的園中姊妹,死的死,嫁的嫁,更有被拉往崇文門發賣的,心中酸楚,給李紈母子端茶時,不免含淚嗚咽。李紈遂對她說:「咱們心裡只該感念皇上的隆恩沛澤,切莫有非分僭禮之思,若是為那罪有應得者涕零,便是糊塗人了!」素雲也不敢搭腔,一旁默默哀傷去了。
櫳翠庵裡,卻彷彿山門外未曾發生過什麼巨變,不僅一切如昔,甚或更其明淨幽雅。竹叢青潤,桂花飄香,整潔的甬路兩側,各色秋菊怒放,一盆藕合色的瀑布菊,從東禪堂門外的山石上,瀉下壯觀的花枝;禪堂裡纖塵不染,觀音大士瑞像慈藹,供案上的宣德爐中,暹羅細香飄出裊裊的如霧輕煙,氤氳出淡淡的蓮花氣息。此時妙玉打坐畢,在西廂書房中,自撫一架焦尾琴,讓丫頭琴張以木魚伴奏,吟唱漢代樂府古辭《江南》: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兩個嬤嬤在庭院中清除落葉殘花,聽到那琴音歌聲,也並不為意。榮國府剛被查抄時,嬤嬤們嚇了個半死,就連深受妙玉熏陶的丫頭琴張,也被唬得不知所措。後來得知按例家廟與祖塋等不在查抄之列,公差們並未踏入庵門,且仍允庵中人暫居其中,付足銀兩亦可保有米糧油鹽菜蔬供應,嬤嬤、琴張這才心神稍定。那妙玉卻始終毫無異樣神色,我行我素,泰然如昔。琴張也曾試著探問:「我們是不是該早日遷出,離開這是非之地,比如且到西門外牟尼院去,再買舟南下,回蘇州玄墓蟠香寺?再說,一旦皇上把這府第並園子賞給了什麼人,他們進駐以後,會怎麼對待我們?鬧不好讓他們攆出,倒不如我們自己早作主張。」妙玉只是微笑不答,後來也許是嫌琴張一再聒噪,這才淡淡地說:「師父圓寂時,留下遺言,說我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有我的結果。一切聽其自然,攆也好,不攆也好,想它作甚?我們且關起庵門靜心養性,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自然不會來,一切自有先天神數鎖定。」琴張和嬤嬤們究竟難有妙玉那樣境界,每當送糧油菜蔬的到來,少不得打聽外面消息,一日琴張忍不住跟妙玉說起,兩府羈押的人口中,有的如周姨娘、賴升、繡橘等已然驚恐病餓而死;有的如繡鸞、春纖、靛兒、彩明、焙茗、掃紅等已先期被人買走;有的則已瘋癲;餘下的惶惶不可終日……妙玉聽了,不但毫無悲憫之色,竟笑著說:「一劫之中,有成、住、壞、空四步,他們已然走到了壞這一步,再往下便空空如也,得大自在了,可喜可賀!」並讓琴張跟她一起鼓琴擊節而歌。琴張常聽妙玉說,文章只有莊子的好,又給她講解過莊子的《大宗師》,那《大宗師》裡講到,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個人是莫逆之交,忽然有一天子桑戶死了,孔子聽說,派徒弟子貢去幫著辦喪事,結果發現孟子反、子琴張他們在編曲鼓琴而歌,快活非常……那是為什麼呀?就是因為孟子反、子琴張他們是逆於俗理而合於天理的「畸人」,他們懂得「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的道理;妙玉給她取名琴張,正是從《大宗師》裡這段故事來的。琴張雖然懵懵懂懂不解其意,但看到主人如此灑脫無畏,也便心中稍定;不管外頭生離死別,關緊庵門,她們四個人每日裡按部就班,往日該做什麼,現在便依然做什麼,兩位嬤嬤也漸心定,竟把庵中花木伺弄修理得比以前更好。
且說賈芸買通守府公差,從大觀園後門,越過往昔廚房一帶,轉到園中,迤迤邐邐前往櫳翠庵。路過沁芳閘,月光下只覺閘閉水腐,冒出不雅氣息;經過翠樾埭,那些往日他監植的樹木,要麼枯萎折倒,要麼無人修整長瘋了枝葉;荼 架已空,木香棚已傾,牡丹亭已殘,芍葯圃已廢,薔薇院已蕪,芭蕉塢已塌……觸目驚心,悲從中來。遠遠望見稻香村,尚有一窗燈火,想是大奶奶和蘭哥兒還在,便掂掇著是否知會妙玉後,順便也去一晤。漸漸來到了櫳翠庵前,忽有木樨幽香,沁入鼻息,並有菊香陣陣,飄忽而來,更有琴音歌詠之聲,越牆入耳,不含悲慼,竟似歡唱,不禁詫異。轉眼山門已在臉前,少不得敲起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