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四章(第八十七回)

琴曲四章(第八十七回)

琴曲四章(第八十七回)

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

琴曲四章(第八十七回)

   

風蕭蕭兮秋氣深,

美人千里兮獨沉吟。

望故鄉兮何處?

倚欄杆兮涕沾襟。

山迢超兮水長,

照軒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煩憂。

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無尤。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

天上人間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惙,

素心如何天上月。

[說明]

黛玉得寶釵書、詩後,也賦四章,翻入琴譜,以當和作。妙玉與寶玉走近瀟湘館,聽得叮咚之聲,便在館外石上坐下,聽黛玉邊彈邊唱此曲。

[註釋]

1.蕭蕭——寒風之聲。

2.涕——淚。

3.迢超——高遠。籐本、王本作「迢迢」。

4.寐——睡著。

5.子——你。古代對對方比較尊敬的稱呼。

6.之子——這個人,那個人。《詩 》中常見,如「之子于歸」。焉,語助詞,無義。

7.思古人兮俾無尤——語用《詩·邢風·綠衣》:「我思古(故)人,俾無訧(尤)兮。」古人,本指故妻。俾,使得。尤,過失。本說「故妻能匡正我,使我無過失。」在這裡則說思念老朋友,但湊泊「經」語,補納痕跡顯著。

8.斯世——這個世界上。

9.夙因——所謂舊緣。迷信宣揚恩怨聚散、生死禍福皆前世因緣所定。

10.惙——通作「輟」,停止,斷絕。

11.「素心」句——此詩每章都用平聲協韻,這一章末句本來也應用平聲字與一、二句「塵」、「因」相協,現在轉而用入聲字「月」,與「惙」協韻,打破了常格。這種出人意外的換韻方法,在古體詩中多用以表現一種激越或突變的情緒。所以書中妙玉說:「如何忽作變徵(音止,五音之一)之聲!」後兩句用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意思。

[評說]

前八十回黛玉之作多寫環境的嚴酷無情,如春花遭風雨摧殘之類,與人物的思想性格扣得比較緊;這裡所寫秋思閨怨,如家鄉路遙、羅衫怯寒等等,多不出古人詩詞的舊套,在風格上也與寶釵所作雷同。這些都反映了原作和續作在思想基礎和藝術修差上的差別。

詩的後兩章明說寶釵,暗指寶玉,但以寶釵與寶玉二人作表裡未必恰當,因為兩人所代表的思想是完全對立的,同用「不自由」、「必相投」之類的話,就容易模糊原作的思想傾向。末章歎人生變幻、一切都是前世命定。

妙玉聽琴,如果只限於寫她深通樂理,知曲調過悲關係到人的氣質,倒是合情理的。現在寫她先聽「變徵之聲」訝然失色,又聽「君弦」崩斷,起身就走。寶玉問她怎麼了,她只回答說:「日後自知,你也不必多說。」這就過於神秘化了。舊小說中多有「屈指一算,大驚失色」或「天機不可洩漏」之類的俗套。妙玉的形象本來是刻劃得很現實的,而續書者卻未能免俗,在這位世俗的道姑頭上也畫上了這道光圈,這實在是不合理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