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賞析(李紈)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李紈,字宮裁,金陵十二釵之一。李守中女,賈珠妻,賈蘭母。她出身於金陵名宦之家,從小受封建禮教熏陶。青春喪偶之後,她被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鎖,清靜守節,面對賈府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儼然是一個局外人。除了晨昏定省,禮尚往來,她大部分時間幽居在稻香村中,或做點針黹,或課子讀書,即使受命暫時理家,也只“按例而行”,並不“多事逞才”,以至得到了“大菩薩”的美名,小廝們也都說她是“第一個善德人”。但一旦與姐妹們走進詩的王國,她便煥發了青春。她第一個支持探春起詩社,第一個自起詩壇別號,她還自薦執掌詩壇,揮灑笑談,詩興勃發。她行酒令時抽得的花簽是“霜曉寒姿”的老梅,她也十分喜歡櫳翠庵怒放的紅梅。可以說,“香欺蘭惠”的梅花是這個美而不艷,潔身自好的少婦的象徵。
她不輕易臧否人物,卻有著自己的好惡標準。平兒受冤挨打,她首先撫慰;黛玉病篤,獨有她流著淚趕去看視。以鳳姐之尖利潑辣,從未有人敢當面針砭和使鳳姐讓步,獨有她這“厚道人”卻連笑帶挖苦地做到了,逼得鳳姐當著眾人面笑著直討饒,連呼“好嫂子”。與姑娘們嘻笑在大觀園的時光終究是短暫的,在漫長的生涯中,她只能“竹籬茅舍自甘心”(第六十三回李紈抽得的花籤詩句)。判詞和《紅樓夢曲》都表明,李紈晚年正當因子得貴,誥命加身之時,卻隨即死去,終究是一場“夢裡功名”。對以一生的淒涼悲苦,換取了“虛名兒與後人欽敬”的節婦們,作者表露了沉痛的哀憐之情,實際上控訴了封建禮教對於婦女的摧殘。
續書寫了賈蘭中舉,卻未突出李紈“昏慘慘黃泉路近”的結局,一定程度上與曹雪芹原意相悖,減弱了這個被封建禮教葬送了青春的節婦的典型意義。
附《紅樓夢曲·晚韶華》:
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
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
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雖說是,人生莫愛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氣昂昂,頭戴簪纓,
光燦燦,胸懸金印,
威赫赫,爵祿高登,
——昏慘慘,黃泉路近!
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後人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