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鳳姐小月後,王夫人為何要組建一個管家小組?
紅樓夢王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紅樓夢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探春的身上有一種擔當的勇氣和精神,在那個時代,這樣的女子極其難得。只從擔當說,林黛玉沒有,薛寶釵更沒有。王熙鳳有,但是她不識字,又過於市井,表面看聰明,卻幹盡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傻事,和探春的通透一比,就不夠看了。
探春有好幾次高光時刻,抄檢大觀園,她掌摑惡奴讓讀到這裡憋了一肚子氣的讀者大呼痛快。探春的判詞告訴我們,她最後因和親遠嫁永別故土,離鄉對於古人來說是極大的傷痛,而和親遠嫁恰恰又體現了探春的擔當。這應該是探春的又一高光時刻,可惜具體情境如何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了。
一曰性情,一曰擔當,還有一次,集中體現的是探春非凡的才幹和能力。就是《紅樓夢》五十五回開始重點寫的探春理家。
鳳姐因為小月不能理事,榮國府在管理上出現了真空。偌大一個國公府,上下幾百人,每日裡的大事小情幾十上百件,總要有序運行下去。實在沒有辦法,於是王夫人指定成立了一個由探春、李紈和薛寶釵組成的三人管理小組。
班子是王夫人組起來的,她為什麼這麼做呢?原文是這麼說的:
(鳳姐病倒)王夫人便覺失了臂膀……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張。將家中瑣碎之事,一應都暫令李紈協理……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紈裁處……園中人多,又恐失於照管,因又特請了寶釵來,托她各處小心……
這裡王夫人有一大段對寶釵囑咐的話。而且後來大觀園搞承包,寶釵有一長篇大論對婆子們的演講,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
「……我也不該管這事,你們一般聽見,姨娘親口囑托我三五回,說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閒兒,別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
三個人,唯獨寶釵獨享了王夫人對她的諄諄囑托,其他二人只是一筆帶過。李紈是正經的大少奶奶,探春從禮法上那是自己的女兒。可是讀者能明顯地感覺到,寶釵才是王夫人真正看重的那一個,也是最信任的那一個。
這可就不合理了,寶釵再怎麼樣,她也是寄居在賈府的親戚,鳩佔鵲巢的事不但讓人不服氣,也會令人傷心。況且薛寶釵是個「不干己事不開口」的不粘鍋性格,不得罪人是她做人的原則。你怎麼可能指望這樣一個親戚來為你負責任呢?王夫人的糊塗是無可救藥。用自己的外甥女監督自己的「女兒」,王夫人這招夠噁心。
探春理家看上去大放異彩。這其實是曹雪芹為突出探春其人才幹性情,其實不會有什麼作為,因為:
一、寶釵的親戚和未出閣姑娘身份,加上她的性格,決定了她不會真的干預賈府內事,而她的參與。不過是王夫人放在探春身邊的耳目。這次管家之後,讀者基本看不到寶釵和探春有什麼友好互動了,因抄檢大觀園寶釵要搬走時,探春不但不挽留,反而是攆著薛家走入,這固然的探春痛恨家裡人窩裡鬥,但也不能否認探春對薛家對薛寶釵態度上的冷淡。
李紈原本就是王夫人刻意打壓之人,她後半生的指望是寶玉,並不是賈蘭。李紈這個班子成員不過是個擺設,李紈自己最清楚不過,以榮國府的權力角逐現狀,她一定是先管好自己,懶得管什麼家事。探春不是自己親生,但探春對她有價值,同樣,王夫人對探春更有價值,兩個人彼此維持體面,是雙贏局面。
說是三人小組,其實真正想好好管一管家裡那些弊政的,只有賈探春。
可探春是個姑娘,許多事她有心也無力,許多事,那些管家媳婦們怕是根本不敢匯報到三姑娘這裡。有現成的例子,就是差點將柳家母女攆到田莊上去的小廚房風波。這裡面既沒有男盜女娼,也沒有什麼不堪的醜聞,事發後,管家們自然地去給平兒鳳姐匯報,因為這種牽涉偷盜和攆人的事,眾人都覺得不合適去向小姐匯報。榮國府里外,上千的男女,每天出多少事,藏污納垢是事不會少,這些事探春別說處理,知道都不合適,同樣,寶釵、李紈也不合適。
二、探春是庶出的姑娘,尤其是令人厭惡的趙姨娘的女兒,榮國府的當家人王夫人天然地不信任她。
小說好幾次強調王夫人看待探春和寶玉一樣。要是當真可就太幼稚了,王夫人對探春充其量是拉攏,而探春因為自己的出身,她必須攀高王夫人,如此才能獲得自己在榮國府人不敢輕視的地位。二人不過是和對方搞好關係對自己更有利。
王夫人是個視野狹窄、心胸狹隘的人,相對說,王熙鳳是自己的親侄女,她還是信任的,而她一心要讓寶釵上位榮府二少奶奶,一方面是寶釵和她三觀一致,更重要的,是寶釵絕對是她更信任的人。這是利益使然。在寶釵面前,王熙鳳要往後站,更何況探春?
三、探春之於賈府,是嬌客,早晚是親戚,媳婦才是自家的人。這是那個社會人們天然的和根深蒂固的觀念,探春再能幹也改變不了。 其實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平兒這個最低等級的「媳婦」,教訓起下人來,都比探春更加理所當然,或者說更具主人翁精神。
所以,所謂的管理班子不過是個形式,而探春所做的幾件所謂大事,於榮國府不疼也不癢,更加沒有觸碰到管理的核心。
三人小組漸漸就散了,李紈天天窩在稻香村陪伴兒子讀書,薛寶釵只求自保,探春一個姑娘,面對著一群吧敗家子,她除了恨鐵不成鋼和憂慮家族的未來,所能做的一點小事,對於日益走向覆滅的家族,不過螳臂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