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寫紅樓逸事
木石前盟的由來
北京香山一帶一直流傳著一首打夯歌,歌中唱到
數九隆冬冷颼冰,
簷前那個滴水結冰凌。
什麼人留下那個半部《紅樓夢》,
剩下的那半部誰也說不清……
林黛玉好比那個山上的靈芝草,
賈寶玉是塊大石頭有了靈性。
怎麼說賈寶玉是石頭,林黛玉是草木呢?原來,大家都知道,曹雪芹晚年住香山。
香山有條櫻桃溝,櫻桃溝裡有一塊大元寶石,大元寶石旁邊有一塊青石高兩、三丈。巨石光溜溜的,一根草也不長,唯獨在它的頂部冒出了一棵蒼勁的古柏,當地老百姓把它叫做「松」。
這古柏的根深深紮在巨石裡邊,把巨石撐開了一條大縫。樹的根須一直穿透石底,扎進石下一處臉盆大的泉水中。
奇怪的是,這泉水冬天再冷也不結冰,夏天雨水多也不外溢,老是那麼清汪汪地滋潤著古柏。
樹生石中,本是櫻桃溝的一處奇觀。老百姓都說,曹雪芹就是受到這種奇觀而發奇想,構思了木石奇緣的情節,把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寫成木石前盟。
《石頭記》記石頭
在乾隆年間,曹雪芹住在正白旗寫《石頭記》。
香山的老人愛說:「《石頭記》記石頭。」曹雪芹寫的這本書,從一開始說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頑石,被丟棄在青梗峰下,後來身入紅塵,經歷了悲歡離合,炎涼世態,一直到頑石歸天,全書結束,就是寫的一塊頑石的故事。
在京西正白旗村西不遠,就是櫻桃溝。櫻桃溝裡橫臥著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南北長四丈,東西寬兩丈,高有一丈,遠望去,好像一個十元寶,人們就叫它「元寶石」。
香山流傳著幾句順口溜,說:「元寶石,不值錢。石上松,木石緣。」
這塊元寶石,不是真的寶石,是假(賈)寶石(玉),所以它才不值錢。曹雪芹就是仔細觀察了元寶石,覺得它好像通了靈性,才寫出了賈寶玉旳故事。這就是「記石頭」。
在櫻桃溝下邊的河灘裡,有一種黑石頭,叫「畫眉石」。這種石頭有一種特性,你摸摸它,手也染不成黑石,沾點清水研一研,能夠畫出黑道道,再用水一沖,還能把黑道洗掉。所以過去皇宮裡的嬪妃宮女和滿族旗人婦女,就拿來描眉用,老年婦女也有用它染髮的。
「畫眉石」也叫「黛石」,黛石就是黛玉。曹雪芹用黛玉給他書裡的女主角起名字,寫了她「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悲劇故事。這不又是「記石頭」嗎?
離元寶石不遠,還有一塊兩丈多高的大青石,青石上孤零零地長著一棵一尺粗細的柏樹,樹根把山石撐開了一道縫,扎到石頭底下一股山泉裡。泉水常年澆灌著柏樹,柏樹好像生長在大青石上。老百姓管這椿奇景叫「石上松」。
曹雪芹受了這石上松的啟發,寫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 — 木石姻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石上松,木石緣」。這又是在「記石頭」了。
曹雪芹在什麼地方寫《石頭記》呢?
有時候在正白旗的家裡寫,有時候在峒峪村酒館寫,有時候在山上寫。在山上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櫻桃溝。
他總是把筆墨紙張包在小包袱裡,圍在腰間,漫步山澗裡,登上元寶石。這塊大石頭上面有一個凹坑,坑裡又凸出來的一塊方石,好像桌面,曹雪芹就是在這張「石桌」上寫他的《石頭記》。
有時,他整天都在元寶石上寫書,餓了就吃口乾糧,渴了就喝口泉水。就這樣,前前後後花了十年工夫,才把書寫完了。曹雪芹的《石頭記》已經流傳了三百多年。每當人們在櫻桃溝看到元寶石和石上松的時候,就會想到曹雪芹刻苦著書的情景,對這位大文學家懷著很深的敬意。
曹雪芹游孝陵抒情
雍正十年,曹雪芹跟隨擔任鑲藍旗滿州都統的姑表兄福彭,藉機遊逛了清東陵。
這是春末夏初的一天,二十上下歲兒的曹雪芹,頭一次來到大清國陵寢。當他勒馬佇立於孝陵前的金水橋上,望見曾經名震中原、不可一世的順治皇帝靜臥在蕭瑟淒涼的豐台嶺下深山溝,儘管也有后妃們「伴眠」,卻已成為「空空道人」,頓然思緒縈懷,感慨萬千。
此時的雪芹,就常聽老人們講述順治爺的故事:這位愛新覺羅·福臨六歲稱帝,九歲進關登上金鑾寶殿。後在母親孝莊文皇太后輔佐下,勵精圖治,力主變革,廢止圈地和逃人法,嚴懲貪官,整飭科舉,崇儒教、重名士、習漢俗,創建新帝國,被尊為赫赫有名的「少年天子」。然而,年僅 24 歲,因愛情悲劇,宦事纏身抱憾而逝。
雪芹又回想自己,孩提時倒也享受過榮華富貴。而今寄人籬下,在宗學裡幹些抄寫的差使,過著缺住、少吃、欠穿的敗落日子,又有「包衣」的精神枷鎖,加之婚姻上的屢遭挫折、尚在鰥夫之列,惆悵之中吟聲長歎。
在場的福彭,雖說也曾遭難,卻因是平郡王之後,早被啟用,所以沒有見景生情之感。聽到雪芹歎息,忙問:
「雪芹表弟,你我有幸游此勝景,理當興致勃勃,如今你卻長噓短歎,所為何來?」
「不瞞你說,我是觸景生情啊!順治爺晏駕時,同我如今的年齡相似,可他的功名卻如此之大,為九五之尊。而我仍一事無成,真是枉活人世,故而生歎!」
「表弟說哪裡話來,他也有他的煩惱哇。單就與董娘娘鄂妃一事,不就折磨得他又要出家當和尚、又要自縊的嗎?」
曹雪芹聽表兄提及董鄂妃,立刻想起偷著看過的有關順治皇帝霸佔烏雲珠的奇聞來,又聽到大內也傳說過,說是順治帝一次看見異母弟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烏雲珠,便一見鍾情,死活要選入宮中。其弟得知後一氣而亡,順治帝便很快封其為貴妃。奈因好景不長,兩人只一起生活了一年左右,22歲的董鄂妃暴病而亡。皇上因悲痛至極,也在一年後駕崩。董鄂妃死後,連同自願陪葬的和皇帝賜葬的妃嬪、太監、宮女們就達40多人。皇上曾追封只活了四個月的董鄂妃之子為品級最高的王位,專門在清東陵西邊建座華麗的陵寢。
這時,守陵郎中進前接見了福彭和曹雪芹。然後雪芹詢問:
「請問大人順治爺陪葬的都是哪幾位后妃呀?
「回公子,順治爺的左側伴的是孝康章皇后,右側伴的是孝獻端敬皇后。」這位守陵郎中畢恭畢敬地回答。
郎中話音一停,福彭忙對雪芹解釋:「這孝康章皇后,即是康熙爺生母;孝獻端敬皇后乃是董鄂妃。也就是她,才使得順治爺喪魂落魄地早歸了神位。
雪芹聽了愣了個神兒,便隨口說了句:「世上的癡男怨女真不少。難怪寫書作畫、說書唱戲的永遠離不開這個主題呀!
「賢弟,你不正作《風月寶鑒》嗎?何不以其為題材,寫一部《情僧錄》呢!
「這確不難。今至於此,當會豐富些內容和知識。弟對兄之攜助表示謝意!」曹雪芹誠意地表示。
說話間,郎中上前請福彭和雪芹進他客廳小敘。福彭應允。即中因知雪芹是個文人,要求即興詩詞。福彭也表示贊同。曹雪芹並不推辭,胸有成竹地嚥了口茶,提起主人備好的狼毫,「涮、涮、涮」地在宣紙上寫了起來: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看,山中高全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下款注上「自嘲」兩字。一直懸著心的福彭,見了最後的標題,才平靜下來了。立時奉承起來:
「表弟真是出口成章啊!連我這門外漢都覺得內容含蓄精煉,藝術高超。」
那郎中也連聲叫絕,並請再寫一首。曹雪芹說了聲「遵辦」。
又品了口茶,提筆寫道:
「一個是閻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想跟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奈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最後加上「無題」二字。
素知曹雪芹心事的福彭,仍在懸著心。見了這首詞,雖較含蓄,卻也較為露骨,怕涉及了順治帝,宣揚出去被降罪。忙沉下臉兒說:
「這闕詞內容不錯,敢於聯繫自己實情,坦誠地道出了心裡話,確實難能可貴。倒是格調低了些,惟恐……」
曹雪芹不慌不忙地插了言:「表兄不必擔心,詞意確言弟之心懷。素因孤守自傲,不善於交際,雖則婚事不絕卻少知音,故此心意難舒。」
的確,福彭對他的婚事又驚歎、又惋惜。遂引唐代詩人高適的兩句詩加以勸解:「『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弟之才華橫溢,前途無量,勿須頹廢。當抖擻精神,面對新生,勇於搏鬥才是啊。」
曹雪芹點頭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