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揭秘《紅樓夢》追尋[紅學]謎蹤(下)-(2)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追尋[紅學]謎蹤(下)-(2)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追尋[紅學]謎蹤(下)-(2)

紅樓賞析

第一部分:追尋[紅學]謎蹤

追尋[紅學]謎蹤(下)-(2)

比如說她經常有這樣的話,寫到這兒,說:「有是事,有是人。真有是事!真有是事!作者與余,實實經過!」她能做這個見證。甚至於「此語猶在耳」,這句話她當時聽見過,現在還在耳邊響。「實寫舊日往事」,等等,她和曹雪芹共享《紅樓夢》的生活積累、原始素材,她厲害得很啊。她有的時候批著批著,《紅樓夢》裡沒寫到,她想到了,她還要過來提醒曹雪芹。比如說,她有一條,就是當《紅樓夢》裡寫到賈寶玉和秦鍾很要好,帶秦鍾去見賈母,賈母一看秦鍾出落得也不錯,很喜歡,就給秦鍾一個金魁星,送他一個魁星,這個時候脂硯齋就說了,「作者今尚記金魁星之事乎?撫今思昔,腸斷心摧!」這哪兒是一般的批語啊?是不是?她就掌握著曹雪芹寫作的生活原型、事件原型、物件原型、細節原型。還有一回是寫到用合歡花釀的酒,脂硯齋就批了,「傷哉」,她就很傷感了,傷感哦,「作者猶記矮舫前以合歡花釀酒乎?屈指二十年矣!」你看她,什麼人啊?曹雪芹沒寫這個矮舫,矮舫估計是一個園林建築,她就知道這個生活素材來源於當年矮舫的,咱們當時用合歡花釀過酒!這件事是二十年前的事,清清楚楚,所以你看她是什麼人?再回過頭想想高鶚是什麼人,越想脂硯齋越冤枉,《紅樓夢》的封皮上寫上曹雪芹、脂硯齋我覺得都合理,寫上高鶚實在是太不合理了。

這個脂硯齋真是太厲害了,看有的批語就發現她不得了,她這個人,不僅知道這些原型,甚至有的地方都自己直接來寫,她參與創作,她有這種話,比如說第二十二回,她有一條批語,是這麼寫的,「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她埋怨連咱們都埋怨上了,咱們就都光注意高鶚了,就把脂硯齋這麼一個重要的合作者給忘記了。第二十二回鳳姐點戲是脂硯執筆,當然這句話有兩解,紅學界有兩解:一種見解就是說裡面寫到薛寶釵過生日,大家給點戲,其中有一個角色其實就是脂硯齋本人,她就是其中一個角色,當時,她在場,她也參與了點戲,當時鳳姐點了出《劉二當衣》,這是出逗趣的戲,鳳姐知道賈母喜歡這類的戲,就故意點它,但鳳姐文化水平低,自己寫不出戲名,就說出戲名來,由脂硯齋執筆,寫在戲單子上。那麼書中相當於脂硯齋的女子是誰呢?有人說就是史湘雲,究竟是不是,這裡不討論,總之,脂硯齋的批語就等於在說,這件事情別人都不記得了,她認為作者應該記得,她認為知道的人太少了,她感到很傷感、很悲哀,這是一種解釋。另一種解釋,就是其中寫到鳳姐點戲這個細節的時候,曹雪芹可能打磕巴了,說鳳姐點個什麼戲呢?脂硯說行了,您一邊去,這次紅袖不添香,你給我添香得了,我來寫,於是脂硯齋就替曹雪芹寫出了《劉二當衣》這麼個戲名,「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也可能是這個意思;不管是什麼意思,你想想脂硯齋厲害不厲害?參與創作,聯合寫作,這是很厲害的。

研究脂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咱們都想知道,這個曹雪芹寫的書,傳下來就是八十回,曹雪芹是就寫了八十回呢,還是寫了好多回,比如八十回以後也寫了,後來又丟掉了,還是怎麼著?他是一回一回往下寫呢,還是花插著,也就是交錯著寫呢?脂硯齋把這些問題都給你解決了。

比如第二十二回,脂硯齋就告訴你了,說這一回曹雪芹沒有寫完,「此回未成而芹逝矣,歎歎!」這是很重要的信息,我們就知道曹雪芹不是說一回一回這麼完整地往下寫,比如我們看第七十回、七十一回很完整啊,對不對?第二十三回就很完整,怎麼會第二十二回沒寫完,曹雪芹就去世了呢?第二十三回又是誰寫的呢?她就告訴我們,就是這一回曹雪芹基本寫完以後,最後有燈謎詩,燈謎詩曹雪芹沒填完,沒能最後完成,就去世了,並不等於說第二十三回以後就不是他寫的。同時也說明曹雪芹是興致來了以後,先列好一個提綱,或者先列好回目,對這一回,現在靈感來了,特別來勁,我就先寫這一回。那一回沒完,我回過頭去再把那回補完。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使我們知道《紅樓夢》的成書經過。

更重要的線索是,脂硯齋整理過八十回以後的書稿,她不但目擊過、閱讀過曹雪芹八十回以後的寫作,她還整理過。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八十回以後曹雪芹寫的稿子不知道為什麼都丟失了。脂硯齋她留下很多這樣的批語。比如說在《紅樓夢》前面第八回有一個丫頭叫茜雪,紅顏色的雪,茜雪這個丫頭出場後很快就消失了,就因為一杯茶的事,在下面我還會講到,為了一杯茶就被攆出去了。我是寫小說的,我懂得。我開頭蠢頭蠢腦,當時沒讀古本《紅樓夢》,我說曹雪芹這麼一個大作家,設置一個人物,給寶玉端一杯茶,啪,寶玉摔了茶杯,濺了她一裙子茶水,得,就攆出去了,沒了。前八十回就沒這個人的事了,後四十回高鶚續的,更沒有這個人的事兒,我說不應該有這種失誤啊,是不是?你設置一個人物好端端的有這麼一段事,怎麼會就沒下文呢,長篇小說不應該這麼寫啊?錯的是我,我錯把高鶚的四十回當成曹雪芹的原筆了。曹雪芹是寫了的,脂硯齋在第二十回就有批語,說「茜雪至獄神廟方呈正文」,脂硯齋看見過。曹雪芹大手筆,叫什麼呀?叫「草蛇灰線,伏延千里」。什麼意思啊?打草驚蛇這話聽說過吧?一條蛇很長,在草裡面游動,蛇拐來彎去地那麼遊走,草很高的時候,這個蛇身子會怎麼樣呢?一會兒現出這一段,一會兒現出那一段,似有若無,但實際上它有它的運行軌跡,這就是「草蛇」。至於「灰線」,過去沒有現在這麼多劃線的工具,手裡捏一把灰,多半是石灰,倒退著這麼劃一條線,現在偶爾還有一些人這麼劃線。它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這時候它會斷斷續續,因為畢竟它不是一個非常嚴密的工具,是吧?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說它又可以畫得很長,捏一把灰可以畫很久,是不是?所以「草蛇灰線,伏延千里」,就是曹雪芹的大手筆。對曹雪芹寫作的這個特點在脂硯齋批語裡面多次出現。茜雪,你不要以為就沒有了,實際上我傻帽了,蠢笨了,以為人家就沒有了,告訴你,在後面,非常重要,在獄神廟這一回,有大段文字,茜雪成為那一回的主要人物要出場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