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月三首(第四十八回、四十九回)
吟月三首(第四十八回、四十九回)
[說明]
香菱跟黛玉學做詩,第一首寫得不好,第二首還是不能令人滿意。她不肯罷休,日夜苦吟,夢裡也在做詩,第三首終於得到了眾人的好評。
其一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註釋]
1.月掛——「掛」,庚辰本作「桂」,王評本改作「到」,今從戚序本。中天——天中央。
2.皎皎——潔白明淨。
3.助興常思玩——常思玩月以助詩興。玩,賞。
4.野客——山野之人,多指貧居不仕或對現實不滿者,所以說「添愁」。
5.翡翠、珍珠——為求措詞華麗給樓和簾加上的飾詞。玉鏡、冰盤——喻月。
6.銀燭——銀白色的蠟燭。
7.晴彩——晴空中月亮的光彩。
其二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
只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余容猶可隔簾看。
[註釋]
1.香欲染——形容香氣之濃。詩詞中多寫月夜梅花,所以用梅烘染月。
2.柳帶——柳枝。
3.殘粉塗金砌——階台邊沿塗上了一層淡淡的白粉。古代以「金粉樓台」稱華麗建築。粉,指金粉,即鉛粉。殘,言其淡薄。金砌之「 金」即因塗飾金粉而言。
4.恍若——依稀彷彿,好像。
5.余容——指將要西沉的月亮。擬人說法。
其三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註釋]
1.精華——月亮的光華。這句說雲霧遮不住月亮。
2.影——指月的形。娟娟——美好。魄——指月的質,月稱桂魄。
3.「一片」二句——詩的修辭句法。說秋閨怨女愁思不寐,直至五更雞唱、殘月西斜。所謂「誰憐明月夜,腸斷聽秋砧?」砧,搗衣石。參見《憶菊》等詩注。
4.「綠蓑」二句——上句即「野客添愁」意,下句說少婦望月感懷。綠蓑,防雨的蓑衣,古用草編,故言「綠」,今多用棕,指代「野客」。笛聲,月夜聞之尤悲,小說中曾寫到。紅袖,指代女子。
5.「博得」二句——意思是對月傷懷的人們應引得月裡嫦娥的同情,而使她感歎命運之神為何不使人們能永遠團圓呢?月亮本身也要虧缺,嫦娥自己也寂寞,反憐人們之不幸,是詩意所在。今程高本「 借問」作「自問」,則以嫦娥為主宰,意有不同。又「團圓」程高本作「團圞」,就月而說,義同,但與人事相關,應用「團圓」。不以詞害義,今仍從脂本,以存原貌。
[鑒賞]
香菱從「慣養嬌生」的「鄉宦」之家,先淪為家僕,後作了薛蟠的侍妾。她在大觀園裡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於丫頭。她渴望能過上層社會的精神生活,這完全可以從她所處的環境地位來找出她的思想根源。但作者對這個人物完全是持同情態度的。
在香菱學詩的情節中,作者還把自己的詩論和作詩的體會故事化了。
香菱第一首詩寫得很幼稚,用語毫無含蓄,又打不開思路,只好堆砌詞藻,湊泊成句。頭尾兩聯二十八個字,只說得個「月亮很亮」,內容十分空洞。黛玉說「措詞不雅,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要她「只管放開膽子去做」。
第二首詩已寫得不那末笨拙,能以花香、夜露來烘托,膽子也放開了,但卻「過於穿望了」,也就是說過多地喜歡拉別的東西來比附。香菱想脫開前一首老形容月亮本身的束縛,結果「句句倒像是月色」。可見,對「放開膽子去做」的話的理解還很表面。詠物詩倘不能「寄情寓興」就沒有什麼意思。
香菱在學習中經過幾次挫折,找到了門徑,第三首面目就大不一樣。首句起得很有勢頭,恰似一輪皓月破雲而出,精華難掩,將自已才華終難埋沒、學詩必能成功的自信心含蓄地傳出。因知道寄情於景,第二句就像是自我身世的寫照:顧影自憐,吐露了自已精神上的寂寞。頷聯用修辭上的特殊句式抒發內心幽怨,筆法老練。頸聯拓展境界,情景並出。至此,為末聯已作好了層層鋪墊。結句的感喟本是作詩者自己的,偏推給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詩意曲折,又緊扣詠月詩題;「團圓」二字將月與人合詠,自然雙關,餘韻悠長。所以眾人看了都稱讚說:「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小說還借俗語作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作者的用意十分清楚。
作者倣傚初學者的筆調,揣摹他們習作中易犯的通病以及他們在學習中逐步摸索前進的過程,把不同階段的成績一一真實地再現出來,使這些詩歌成為小說描寫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份,在藝術上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