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人物:杜鵑啼血喚春歸-再論紫鵑
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春光旖旎,鋪寫鶯兒"嬌憨若癡"的妙麗,方金慧心獨具.但你賞愛鶯兒也罷,為何偏拿紫鵑來作比呢?倒看得逍遙一團委屈.....
"可知天下'讀者',心偏得多著呢."於我,寶和鶯兒是身外風光,任憑雲衣花容,與對林和紫鵑"鎮日劈桃瓤,人在心兒裡",終無可比.
緣起
["賈母見雪雁甚小,一團孩氣,王嬤嬤又極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將自己身邊的一個二等丫頭,名喚鸚哥者與了黛玉."]
簡簡單單的緣起.先生說,要有紫鵑,就有了紫鵑.先生看紫鵑是好的,就把她派到林身邊去了.:)
"紫鵑",大約是黛玉比照雪雁為其更名.艾青自釋《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紫色的靈魂"為"憂鬱的靈魂";"鵑"字,很容易聯想起杜宇化鳥的舊典.
伶俐聰敏
[(賈母)又向紫鵑道:"你這孩子素日最是個伶俐聰敏的, 你又知道他有個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麼?" ]
[秋紋笑道:"你們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說話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 "]
賈母品中的丫頭相當優秀,不入俗流,如鴛鴦,晴雯.觀秋紋例,丫頭叢中,讓寶塔尖上尊貴榮光的老太太加以青目,殊非易事.初讀紅樓,待紫鵑"試玉"害得寶玉這只家中"鳳凰"心神俱失,我著實擔心會有嚴苛的懲罰,待賈母說出"伶俐聰敏",方才放心,可知這上達天聽的伶俐非比尋常.
作者贈她一個"慧"字,讚她試玉的出色表現.她編出的長篇謊話,絲絲入扣,有理有據,如闞澤向孟德獻詐降書,經得起實踐中"可見是扯謊"的反駁考驗.這倒也罷,但"前日夜裡姑娘和我說了,叫我告訴你:將從前小時頑的東西, 有他送你的,叫你都打點出來還他.他也將你送他的打疊了在那裡呢"一句,十足的細節真實感,真虧她如何想來!只能說天然一段伶俐,強求不得.最後晴雯找來:
[紫鵑笑道:"他這裡問姑娘的病症.我告訴了他半日,他只不信.你倒拉他去罷."說著,自己便走回房去了.]
堪與智深"回頭指著鄭屠戶道:'你詐死,洒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媲美,紫鵑和智深,一軟一硬,一文一武,均是千伶百俐的美,好看煞.
溫柔嫻靜
[從紫鵑房中抄出兩副寶玉常換下來的寄名符兒,一副束帶上的披帶,兩個荷包並扇套,套內有扇子.打開看時皆是寶玉往年往日手內曾拿過的.
紫鵑笑道:"直到如今,我們兩下裡的東西也算不清.要問這一個,連我也忘了是那年月日有的了."]
[襲人因見晴雯這樣,知道必有異事,又見這番抄檢,只得自己先出來打開了箱子並匣子,任其搜檢一番]
[晴雯挽著頭髮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
平日居家,針黹安寧,"溫柔嫻靜"也是尋常.滄海橫流,陰風濁浪,面對王善保家"自為得了意,遂忙請鳳姐過來驗視,又說:"這些東西從那裡來的?""這等醜惡嘴臉,絕非"賢良"襲人的"任其"宰割,異於"爆炭"晴雯的"盡情一倒",依然如昔地"笑道".咂摸"那年月日"幾個字,說話人是說不出的尊貴冷淡,聽話者是說不出的卑鄙下作.釘子不在軟硬,能釘人便是好釘.
這方是紫鵑"溫柔嫻靜"的英雄本色.
先生寫了一筆紫鵑衣著:"(寶玉)一面見他穿著彈墨綾薄綿襖,外面只穿著青緞夾背心"邸瑞平引了這句,情不自禁地大讚:"啊!她的穿著原來竟是如此地淡雅素淨!"後文又評"她住在詩情畫意的瀟湘館,陪伴著以落花自喻的林黛玉,自然不應俗艷,如果她也桃紅蔥綠地打扮起來,就和那蒼苔佈滿,翠竹夾路,案上筆硯,架上詩書,產生了不諧調的矛盾,只有水墨畫般的色調,才能顯示出含蓄疏淡的美."
若非方金gg之美文,我不會對"桃紅蔥綠"特加警覺,指認其為魯迅"掛腳"之遺風.說讀者偏心,果然不錯.小時看到這個"啊"字,不禁笑出聲來.滿紙正論忽出此一大歎,頗不協調.大了,方能體會"捨其事成其心"的真情難求.猛然想起巴老筆下:"淡青湖縐的夾衫上罩了一件玄青緞子的背心,她分明是梅."《家春秋》深受紅樓影響,梅的一些語言,如"近來雖然淚少了,可是心卻常常酸痛,好像眼淚都流在心裡似的"更是借跡明顯.曹公的那句,若不是看旁人寫,我是注意不到的.原先紫鵑這個名字,不像黛玉,香菱等,能即刻給我一種縈心繞懷的憂傷,她是伶俐,是溫暖,是笑.但經不住邸先生和巴老這樣一提,竟覺得有些淡淡的......鼻酸.同看〈〈家春秋〉〉的朋友當能體諒.插一句:說實在的,〈〈家春秋〉〉不算特別出彩的小說,放到現在我必看不下去.但小時候看,看得很細,愛得很深,哭得很慘.它的筆法或許不成熟,但情真意切,象童話,能感動孩子.
感謝曹公的這一句,讓紫鵑能夠何等真切地出現在我們眼前,淡遠而溫柔.
(為引文翻出〈〈家〉〉來,撲鼻是陳年線裝舊書的淡淡馨香......)
長姊情懷
[黛玉因含笑問他:"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裡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鵑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來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懷中,笑道:"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說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些!"]
這是"紫鵑"而非"鸚哥"的第一次亮相,為潛出場.雪雁應也是個"素知黛玉是如此慣了的",當不為奇怪.我向來對"好心沒好報"最為敏感同情,所以初讀時還生怕雪雁多個嘴傳個話,讓這麼好的紫鵑jj傷心.
[忽見紫鵑從背後走來,說道:"姑娘吃藥去罷,開水又冷了."黛玉道:"你到底要怎麼樣?只是催,我吃不吃,管你什麼相干!"紫鵑笑道:"咳嗽的才好了些,又不吃藥了.如今雖然是五月裡,天氣熱,到底也該還小心些.大清早起,在這個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該回去歇息歇息了."一句話提醒了黛玉,方覺得有點腿酸,呆了半日,方慢慢的扶著紫鵑,回瀟湘館來.]
一邊是精心照料的好心好意,一邊卻是使小性子的毫不領情,黛玉的答話當真令人"哭笑不得".面對"管你什麼相干"的責難,紫鵑笑著(又是笑著!)曉之以理,寓情於理,終於"翻轉局面",高奏凱歌.而剛才還"咄咄逼人"的黛玉,"呆了半日",居然一句話也沒說便從善如流地"偃旗息鼓"了.
只要你自有一番道理,林其實很乖,很聽話.乖孩子的任性,倒也不怎麼令人著惱.:)
"哭笑不得"四字,典出r兄.對黛玉之小性兒作如是評的,都是疼她的人.
[紫鵑笑道:"你知道,我並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襲人鴛鴦是一夥的,偏把我給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極好,比他蘇州帶來的還好十倍,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
紫鵑和黛玉的情誼,世所公認.看來她沒有被黛玉"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折磨得"痛不欲生",期盼早日脫離這位難伺候的主兒的"無邊苦海".瞭解她對黛玉的感情,回頭看前兩段引文,很容易捕捉到那一份姐姐般的體貼耐心,是從容的美.
[紫鵑(對雪雁)笑道:"你這個小東西子倒也巧."]
[紫鵑聽如此說,便也說道:"這話倒是, 他這裡淘氣的也可厭."......藕官接了,笑嘻嘻同他二人出來]
看來曹公很注意讓紫鵑流露居長感.與晴雯的盛氣不同,紫鵑原不是讓人怕的,最多是善意的提醒,所以才有藕官的"笑嘻嘻",依我看她八成沒聽進去.:)"小東西子""倒也巧",更帶了撫愛式的情意綿綿.
紫鵑試玉
多少精彩備至的論紅佳作誕生於此!美好的心靈,勇敢的舉動,原能催生靈感.美玉在前,且少說幾句礫石墊後.
["別的都容易,最難得的是從小兒一處長大, 脾氣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家資巨萬,權傾一時"都容易",唯有真愛知心最難得,貴勝黃金.多麼進步的觀點,司棋"並無畏懼慚愧之意"可為其正參,襲人聞聽"訴肺腑""嚇得魄消魂散"可為反參.讚她是"民主思想"未免生硬,只能說,純潔真誠的愛情觀,源於一顆美麗的心靈,是真正的"無價寶珠".
這麼好的姑娘,理應有屬於自己的一份愛,一份幸福!但這份"希望",實在只能算奢望.
紫鵑試玉沒有改變什麼.真情自真,假意自假.對寶黛愛情,這確實是某種程度上的"暴露".但若果真"有心生嫌隙",也不需多此一次.至少就八十回原文,尚未找到不良後果的跡象.
試就試了,愛就愛了,又能如何?如果說悲劇的種子早已深埋,注定的結局不可更改,至少可以讓黛玉看一看,自己傾心癡戀的人又是能夠怎樣地為她癡為她狂.我的好友聰慧固執,很愛黛玉而毫不信任寶玉,我與她爭辯時方才發現,這試出的結果竟是唯一過得硬的例證.
最後,特提一點無可排遣之疑,求教於方家:
[寶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緊的話,這會子才想起來."一面說,一面便挨過身來, 悄悄道:"我想寶姐姐送你的燕窩____"一語未了,只見趙姨娘走了進來瞧黛玉,問:"姑娘這兩天好?"黛玉便知他是從探春處來,從門前過,順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讓坐,說:"難得姨娘想著,怪冷的,親身走來."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與寶玉.寶玉會意,便走了出來.]
[雪雁道:"姐姐你聽笑話兒:我因等太太的工夫,和玉釧兒姐姐坐在下房裡說話兒,誰知趙姨奶招手兒叫我.我只當有什麼話說,原來他和太太告了假,出去給他兄弟伴宿坐夜, 明兒送殯去,跟他的小丫頭子小吉祥兒沒衣裳,要借我的月白緞子襖兒.我想他們一般也有兩件子的,往髒地方兒去恐怕弄髒了,自己的捨不得穿,故此借別人的.借我的弄髒了也是小事,只是我想,他素日有些什麼好處到咱們跟前,所以我說了:`我的衣裳簪環都是姑娘叫紫鵑姐姐收著呢.如今先得去告訴他,還得回姑娘呢. 姑娘身上又病著,更費了大事,誤了你老出門,不如再轉借罷."]
[紫鵑道:"你都忘了?幾日前你們姊妹兩個正說話,趙姨娘一頭走了進來,_____我才聽見他不在家,所以我來問你.]
將這三段連起來看,耐人尋味.第一段的情態十分微妙,寶玉止言還不夠,須要離開;若按"拜芹主義",先生筆筆不贅不虛,硬在試玉的正經大關節大波瀾前盪開一筆寫"借衣",無用乎?大用乎?而紫鵑更是表明"才聽見他不在家","所以"來問,這又是什麼邏輯?趙姨娘若在家就這麼不方便詢問了?
黛玉之於趙姨娘,為什麼不能如迎惜湘等諸人(寶釵送了她些南方帶回的東西,算是瓜葛一次,她向王夫人讚美其"展樣大方")與她全無相干?為什麼曹公要寫這些瓜葛?趙姨娘其人如何,大家想必清楚,與她相關,可不是什麼好事.想想周汝昌的衍文,實在並非毫無憑據.
"護主忠僕"
一提紫鵑,除慧便忠,故有"護主忠僕"一題.我倒不大喜歡"忠心"這個詞.一提"忠"字,便肅穆方正,階級感森嚴,引發我聯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殘酷嚴厲及"愚忠"的可笑可歎.
[黛玉不答.紫鵑停了半晌,自言自語的說道: "一動不如一靜.......]
"停了半晌",是仔細當心的思量,"自言自語",是心底一股自顧奔湧的熱切.
[紫鵑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
愛之深,故憂之長遠.
[紫鵑笑道:"我說的是好話, 不過叫你心裡留神,並沒叫你去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虧,又有何好處?" ]
答語乾脆俏麗,"不過"的爭辯,"又有何好處"的反問,迥非奴才聲口.她們的許多對話都更像朋友而非主僕:
[黛玉啐道:"你倒來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麼浮躁了?"紫鵑笑道:"好好的,為什麼又剪了那穗子?豈不是寶玉只有三分不是, 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兒,常要歪派他,才這麼樣."]
這也是一例."倒來替人",這句煞是可愛,黛玉認為紫鵑原該偏心著自己的."怎麼浮躁":"話說林黛玉與寶玉角口後,也自後悔,但又無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悶悶,如有所失",明明自己心裡清楚,只是不肯輸一嘴.我想,以黛玉之冰雪聰明,出此言時已能料到紫鵑後話的大意,只是如孟德斬二蔡"不肯認錯耳".
[紫鵑笑道:" 你也好了,該放我回去瞧瞧我們那一個去了." ]
[(寶玉)低頭正欲邁步,復又忙回身問道:"如今的夜越發長了,你一夜咳嗽幾遍?醒幾次?"黛玉道:"昨兒夜裡好了,只嗽了兩遍,卻只睡了四更一個更次,就再不能睡了."]
[紫鵑聽說,忙放下針線,又囑咐雪雁好生聽叫:"若問我,答應我就來."]
鄧雲鄉在〈〈紅樓識小錄〉〉中細細寫"我們的林妹妹就是坐船沿大運河到京都去","我們那一個","我們的林妹妹",言外多少呵護疼惜.正所謂"忠君不如愛君",忠,可以僅僅忠人之事;愛,卻是心心唸唸割捨不斷的牽掛.試玉後紫鵑"如今日夜辛苦,並沒有怨意",恐怕不僅因對寶玉含著抱歉,更是為心愛之人奉獻的心甘情願.聯想襲人夜侍寶玉,黛玉久病,可知紫鵑睡不安寢之辛勞;而白日裡僅頃刻離遠,便要特特叮嚀.這方為"日夜辛苦"的正解,亦知"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絕無半分虛言.觀紫鵑對黛玉,其責之切,憂之深,護料之細,付出之巨,絕非一個"忠"字所能意盡.
這不難理解.紫鵑的深情,源自曹公的情深.紅樓力求公正,"情到深處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但先生至情之人,焉得天衣無縫,無有洩露?
"原來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真是: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癡癡何處驚.
因有一首詩道:
顰兒才貌世應希,獨抱幽芳出繡閨,
嗚咽一聲猶未了,落花滿地鳥驚飛."
"絕代姿容"尚可,"不忍再聽"即轉入悖實的無理.後面的跟詩,實為滿腔深情,噴薄而出.金大俠從不親贊筆下之人,只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為靈素破例,"不愧七星海棠的主人!"可知對待心愛之人,畢竟不同.飛花jj論茗煙之不可厭,覺為先生主觀感情的暗導,此言逍遙深深贊同.黯然墜地斷魂驚飛的恐非凡花常鳥,實乃先生對顰兒的一片眷愛之心.無有紫鵑在其側,先生能得放心乎?
既已論及"護主",且妄評幾句"金鶯微露意":愛紅之人情字第一,情外心思用於情後,如紫鵑謀求二玉婚姻,固所當然;情外心思用於情前,如"金鶯微露意",則不免終有芥蒂.然身為薛府之人,領會"家中精神",鶯兒最多算是喉舌而非謀動者.或因她小小年紀,嬌憨爛漫,對強烈的目的性並無專注體察,只是"因為我知道,所以我要說"般自然而然也未可知.倒是方金gg爽快,"使命感""為主張目",先聲奪人,理直氣壯.這也好,鶯兒頭等人物,沒有理由令其蒙詬百年.
癡人癡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近黛玉愛黛玉者,於"癡"字上,當別有精進.
[眾丫鬟笑道:"好一個齊整風箏!不知是誰家放斷了繩,拿下他來."寶玉等聽了,也都出來看時,寶玉笑道:"我認得這風箏.這是大老爺那院裡嬌紅姑娘放的,拿下來給他送過去罷."
紫鵑笑道:"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 單他有這個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來."探春道:"紫鵑也學小氣了.你們一般的也有,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諱."]
"小氣"?非也,倒是見了風箏"齊整",泛起愛美惜美的濃濃癡氣."學",此業師捨顰卿其誰?且觀下文表此師形狀:
[紫鵑笑道:"這一回的勁大,姑娘來放罷."黛玉聽說,用手帕墊著手,頓了一頓,果然風緊力大,接過籰子來,隨著風箏的勢一鬆,只聽一陣豁刺刺響,登時籰子線盡.黛玉因讓眾人來放.眾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請罷."黛玉笑道:"這一放雖有趣,只是不忍."]
"放風箏圖的是這一樂",線已放盡,只一端尚系.顰卿手握線盡之籰,卻趕著叫別人先放,以使自己的後些放失,憨態可掬,無怪眾人皆笑.世間癡心人,萬事多不忍.
紫鵑欲讓風箏帶去黛玉的病根,飄搖的風箏載著她的殷殷愛意去遠,而風箏自身的命運,尚在茫茫無定之中.不知紫鵑剪斷線的一剎那,是否有冥冥的觸動.展眼不見的風箏,似一陣投向遠方的,純潔的隱痛.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春風喚不回
很小的時候,我們歡喜滿足這樣的結局:"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年又一年."
慢慢地,我們長大了,一步步地學會接受好人非全好,壞人非盡壞,學會接受並不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接受人有生也有死,月有圓更常缺,接受無常,接受寂寞,接受痛苦,接受這個世界並不完美的事實.
黛玉不是舶來的外國公主,她是先生心愛的小仙女,執著塵世的愛戀與幸福.先生疼她,先生筆下的男主人公疼她,自紅樓出世,百年間又有多少事外的讀者,一心一意地替她擔心,為她祝福.忽然覺得紫鵑是最貼近讀者的書中人.在旁觀者中,最盼望木石緣圓的,是她,很可能,是唯一熱切盼望的人;為此出力最多的,是她,更可能,是唯一出了力的人.她的焦急,其實是大家的焦急;她的試玉,其實有大家的真情作後盾的底氣;"黛玉之死也令人傷",一切解釋頃刻多餘頃刻來不及,再說她是天外之仙不能安慰我們,強調這不過大夢一場也不能安慰我們,種種五花八門的"大團圓"續書更不能安慰我們,我們的童話早已破碎,無法用虛妄幸福的輕浮撫慰真實的創口;紫鵑的淚水,其實滴滴都是我們的心淚,流出或並未流出,是心底的沉痛與歎息.
她和黛玉在最平常的一粥一飯,一湯一藥中編織起一生的情分,她苦過她的苦,憂過她的憂,她溫熱的手掌曾消融過黛玉淚痕的冰涼,可以想像,生死時刻,她們手握著手,十指交纏.
"癡心盡處灰同冷",再也回不去了!曾經摯愛過的一切......佛偈有云:"早知啼血無益處,不如緘口度殘春",而我卻記得我們在那麼熱情那麼年少時,曾經多麼倔強固執地
-----不信春風喚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