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紅樓夢中的女子
中國有兩本書把女子寫到了極致,一本是《紅樓夢》,一本是《圍城》。《圍城》在寫女子的時候是很尖酸刻薄的,但是入木三分。我讀完之後,曾經對女人這種世俗、虛榮、精明的動物產生了一度的絕望無奈的情緒,覺得身為女人被人看得如此透落真的很沒意思。
《紅樓夢》中對待女子的態度就正相反,唯美的、浪漫的、傷感的、詩化的。
從命運上講,最引人注目的是探春。博學、自強、自信的探春,雖然遠嫁海外,畢竟逃離了最後的劫難。《紅樓夢》有一點令人感到不舒服,就是什麼都以賈寶玉為中心,好像所有女子緊密團結在他的周圍,就幸福了;一離開他,就不幸了。說探春遠嫁海隅,若斷線的風箏飄零可憐。然而探春省親歸家的時候,服飾鮮明、面如桃花——這還不就是她遠離了賈府這個命運的百幕大三角之後,生活幸福的寫照嗎?
性格最令我欣賞的,是王熙鳳。儘管她是一個悲劇的英雄,但女子之中能夠的上英雄二字、在男權的世界中鋒芒畢露、脫穎而出的人物,似乎非她默屬。歷來的詮釋《紅樓夢》的文藝作品經常把她描寫為奸詐毒辣的反派,我看都曲解了曹雪芹的原意。曹雪芹其實是用極其欣賞、近乎於崇拜的態度描寫著王熙鳳,對她悲劇的下場寄予了扼腕歎息。
曹雪芹寫的最不成功的女性角色,就是寶釵了。也許曹可以要寫一個失敗的女人,也許是太認真地寫,反而失手。寶釵表面上溫文爾雅、八面玲瓏,其實一肚子苦水,自陷於慾望與自製的漩渦。她愛沒有黛玉那樣大膽,恨沒有鴛鴦那樣熾烈,沒有湘雲那樣自由,沒有襲人那樣溫順。她什麼都明白,卻什麼都不能做。還不如糊里糊塗地生活,還能傻人傻福。不能像黛玉那樣不能愛毋寧死,以死向不公平的命運抗爭,一世的精明也無法擺脫悲劇的結局。我不知道曹公緣何對寶釵如此殘忍,看《紅樓夢》我經常因為寶釵的命運掩卷,難以卒讀。
怎麼說林黛玉呢?我想她是整個《紅樓夢》中唯一的寵兒。給她安排了最高貴的生活,琴棋書畫詩酒花的精神貴族生涯;給她安排了最高貴的死——避開了難堪的落魄,以脫塵的姿態飛仙而去,善始善終地完成了絳珠仙子的情債劫。在所有文學作品中,我沒有再見過任何一個女主人公的一生如黛玉這樣完美——曹雪芹太偏愛她,以至於讓她不能忍受一點風塵的折磨,在寶玉成婚入洞房之前的剎那死去。
我為寶釵鳴不平呀,同是「才情阜比仙」的女子。
最美的女子,是湘雲。提起她就聯想起那「只恐石涼花睡去」的絕美一幕。《紅樓夢》創造了無數個美麗的瞬間,而這個瞬間我認為是最美的。湘雲有著最達觀的性格,有時候比男人都要爽朗和豪氣。同時也有著最高貴的人格和修養。我是看了《紅樓夢》之後,才由衷地景慕起貴族的性格。儘管《紅與黑》中於連與貴族的抗爭把貴族的面具以徹底批判的姿態在世人面前撕得粉碎,我還是在《紅樓夢》的世界中認識到了,真正的貴族的確是活得優雅、從容,死得高貴、大方。
《紅樓夢》中的女子太多了,據說有名字的就1800多個,沒名字的還有500多。在這個女人的世界裡,賈寶玉怎能不因陰氣太盛而命運多舛吶?
別讓孩子在女性的包圍中長大,性格發展太畸形了。儘管女人唯美,可是這個世界的確是現實醜陋和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