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黛之爭」誰贏了?(2)

「釵黛之爭」誰贏了?(2)

「釵黛之爭」誰贏了?(2)

愛上紅樓夢

「釵黛之爭」誰贏了?(2)

   

林黛玉若嫁給賈寶玉,兩人可能要吵一輩子。林黛玉也可能會變成一個寶玉口中最俗氣的人,不得不為下一頓飯在哪裡愁眉苦臉,動不動因為老公流連在脂粉堆裡大發脾氣,不可能自命清高活下去。

讓林黛玉在該出局時出局,是天妒良緣,卻也是個巧妙的安排。

《紅樓夢》如果寫成大團圓,那必然是本俗不可耐的小說了。

如果說,林黛玉像文人,薛寶釵就像商人。

黛玉是文人之女,寶釵是富商之女,她們的出身點出了她們的性格。

林黛玉說話酸不溜丟、愛使性子;薛寶釵卻懂得事不關己不開口、打好人際關係。她也有才華,不輸林黛玉,只是意趣不同;黛玉寫的詩意境總是悲苦,寶釵的詩卻總是很吉祥如意的,連歌詠柳絮——一向被視為無根而漂泊的可憐柳絮,都可以被她翻案,寫成「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

好「正面思考」的一個人。

黛玉是個寫意的人,寶釵是個寫實的人,葬花對她而言必然是個荒謬的笑話。如果沒有寶釵這個凡事踏實的對照組,林黛玉的形象必然失色許多。

然而,乖巧懂事,未必出自純潔天真。林黛玉小心眼,卻沒心機;薛寶釵器量大,心機卻深。在大觀園裡的薛寶釵,也不過十來歲,就非常懂得做人。會做人到什麼地步呢?她分送禮物時,連賈府裡行事最卑鄙的趙姨娘(賈寶玉父親賈政的侍妾,也是賈環和探春的母親)都有一份。就連趙姨娘都會受寵若驚地想: 怪不得人家都說寶丫頭好,如果是林丫頭,連正眼都不會看我們母子一眼,別說送東西了!

黛玉說話處處調侃人,寶釵說話卻處處為人著想;話雖不多,迎合長輩卻很周到。寶玉跑到母親王夫人房裡和金釧兒調笑了幾句,惹得王夫人生氣攆走金釧兒,金釧兒竟然投井自殺以證明自己無辜。王夫人正為處理金釧兒的喪事惴惴不安時,寶釵還可以含笑對著王夫人說: 我們都知道您一向是個大善人,所以您才以為她的死跟您有關。我想她不是賭氣投井,是在井邊玩,不小心掉下去的;就算她是生氣去投井的,也是個糊塗人,死不足惜!

話說得好聽,也說得有理。說完還把自己的新衣服拿去給金釧兒做喪服,幫王夫人一個忙,表現出毫不忌諱的氣度。這一點,使她深得未來婆婆的歡心。

可是,這樣的安慰話可不是一般少女說得出來的。她識大體,卻近乎無情。黛玉連花謝了都會哭,寶釵連人死了都能淡然處之。如果你有寶釵這樣的朋友,你總會懷疑,她對你和氣,是否出自於真感情,還是只為了證明她會做人而已。

一個重情,一個重理。釵黛之爭,也是情理之爭。

不過,《紅樓夢》裡,釵黛之爭都不是明爭,讀者看不到驚心動魄的愛情爭奪戰實況轉播。因為寶釵從來不跟黛玉明爭,向來都知退讓,甚至很懂得收服黛玉的心,最後連黛玉都懺悔自己太多心,認她為知己。

釵黛之爭也是「喜歡」與「愛」之爭。寶玉愛黛玉,卻也喜歡寶釵喜歡得不得了,雖然對林妹妹的摯情銘刻在他心裡,但他也應該會很猶豫: 如果是寶釵遠嫁,他又何嘗捨得這個貼心的寶姐姐!

一整部的《紅樓夢》,寶釵應對進退無一不得體,但無人能看出她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甚至在黛玉病入膏肓時,她竟可以鎮定地頂替黛玉嫁給寶玉。雖然說長輩之命難為,但她表現得依然穩重,彷彿一切與她無關,也就有點讓讀者心寒了。寶玉曾說,女人婚前都很可愛,像珍珠;婚後卻常沾染了男人的氣味,變得混濁起來,成了魚眼睛,比男人更不可愛。婚後的寶釵就應驗了這句話,變成一個只會苦勸丈夫考功名、丈夫只要有一點傷春悲秋她就要大潑冷水的婦人。

釵黛之爭,寶釵坐上寶座,然而現實中的「金玉良緣」卻無法擊退精神上的「木石前盟」。

雖然當上賈家的好媳婦,對寶釵卻只是悲劇的開始,因為降罪抄家、繁華不再,一場崇尚性靈的紅樓夢,在這個時候,已是曲終人散的時刻。寶釵雖然得到「寶二奶奶」的頭銜,卻沒法戴上光芒萬丈的勝利冠冕,因為賈家和薛家,都變成王謝堂前燕,不可能再回復往日榮光。末了,寶玉為了交代,留下一個後代,考上一個功名,然後便出家了。

釵黛之爭,寶釵的勝利並不風光。贏的是翻臉無情的命運。

一個死,一個逃,一個守活寡,若要以結果論英雄,《紅樓夢》裡,無人勝出,男人女人,都是一枚不由自主的小棋子,那是一個人的自由意志逃不出命運的時代,你我得接受此等的無奈。然而寶玉、黛玉、寶釵卻如此鮮活地活在我們心裡,讓我們彷彿備受榮寵的賈寶玉,為了黛玉和寶釵誰可愛而猶豫,這就是作者的勝利。贏的是曹雪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