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被戲稱為"高齡少男" 大談新書《尷尬風流》
姨媽是啟蒙老師 ,寫短篇被放逐16年,曾扔出「集束手榴彈」
2005年對王蒙來說是個創作的豐年,他出版了6本新書,自傳也在創作中。對於一位年過七旬的作家來說,他的創作熱情和持續性令人佩服。
他是一位不落俗套的作家,幾年前人民文學出版社為他的《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召開研討會,他邀請了很多讀者參加會議。而這次作家出版社為他的《尷尬風流》召開研討會,仍是別具一格,到會的媒體、作家與他的對話成了主題。參加了座談會,仍是意猶未盡,於是約了時間,到位於北四環的王蒙家中繼續採訪。
「高齡少男」:不能娶媳婦還能寫小說
動筆寫處女作《青春萬歲》的時候,他剛滿19歲,是青年團北京市東城區委的幹部。他描寫了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中學生清純爛漫的生活。由於政治原因,這部小說到1979年才得以正式出版,被封埋的時間超過了王蒙創作時的年齡。
在修改《青春萬歲》的同時,王蒙寫了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王蒙刻畫了中國一個區委組織部門的真實工作狀態,這部作品成就了王蒙,也幾乎毀滅了王蒙。他因此被打成「右派」,接受勞動改造,自1963年至1979年被「放逐」新疆達16年之久。
1979年,王蒙回到了北京,開始了他的文學「井噴」。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發表了一系列作品,被文壇稱為「集束手榴彈」。他的長篇《活動變人形》、「季節系列」、《青狐》等作品,引起了很大震撼和爭議。在寫小說之餘,王蒙還寫了《紅樓夢》評論專著《紅樓啟示錄》和研究李商隱詩歌的論文。有評論家稱道王蒙渾身是電,他觸到哪一個領域,哪裡就會放出火花來。
王蒙說:「蕭軍說,寫小說跟娶媳婦一樣,是年輕人的事。我70多了,娶媳婦是不可能了。但是寫小說還行。只要身體不出大的問題,還會繼續寫下去,而且會有不同變化,因為你會從人生中獲得不同感悟。」
很少有人問及是誰指導王蒙走上文學的道路。王蒙說:「上小學時,作文指導者是我姨媽,她經常拔高我的文章。二年級的時候我寫作文《風》,我姨媽給我的作文裡添了一句話,『風啊,你把這世界上的一切黑暗吹散吧!』我當時覺得這是什麼呀!但作文本發下來後,我發現這句上竟然畫滿了紅圈。我從閱讀開始對文學入迷,那會兒讀冰心、巴金、魯迅,讀俄羅斯、英國、法國作家的作品,巴爾扎克、契訶夫的作品,這種閱讀使我入迷。」
在現代文學館舉辦的王蒙作品研討會上,鐵凝稱王蒙是「高齡少男」,說他有無窮的創作精力和男孩般的好奇。王蒙笑道:「作家不是世界的審判官,應該是世界的情人,應該對世界充滿興趣,充滿愛。也有作家是世界的詛咒者,我盡量遠離這類人。世界是豐富的,搞文學創作的人不要把自個兒的目光弄得太狹隘。好像言情小說一見面就是調情,偵探小說一翻開就是殺人一樣。
諾獎好,文學更好
王蒙獲得的中國文學獎難以數計,還獲得日本創作學會和平文化獎和意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獎,並擔任約旦作家協會榮譽會員。作為一名具有很大國際影響的作家,王蒙經常參加一些重大的國際文學、文化和學術交流活動,足跡遍佈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諸多國家。王蒙說:「我對世界有興趣,有善意。儘管很多事情我不能得出結論。我認為作家對世界來說,首先是一個感受者,是表達者,是世界的情人。」
王蒙曾連續4年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王蒙提到朱大可在《上海作家》寫過的一篇文章,並同意諾獎有二流化的趨勢。他說:「諾獎的獎金是20萬歐元,我們的茅盾文學獎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獲獎的文學作品對中國的作家讀者有什麼影響?我有一個觀點,應該把文學看成生活的一部分。諾獎畢竟是一個獎,獎是一部分,學者、專家對作家物質的獎勵和認可,並不代表文學。諾獎好,文學更好。我希望中國的評獎越來越好,也希望中國起碼也關注一下世界。我們也可以設立漢語、華語的文學獎,我們的眼界也放寬一下,把其它地區的中文寫作也容納進來。」
談紅樓是件文明的事
關於紅學的著作,王蒙有:《王蒙活說紅樓夢》(作家出版社)、《王蒙點評紅樓夢修改版》(上海文藝出版社),最近漓江出版社又將出版評點本,做了大量的增補,香港的三聯出版社也出了豎排的繁體字版本。他曾在國圖的文津講壇和中國現代文學館等地做過關於紅學的演講。
王蒙認為,「研究《紅樓夢》,把它當成非常成功的小說來讀,從中可以產生對寫作的影響。我常想,有些內容,曹雪芹有非常深切的體會,比如秦可卿的喪事,元春省親的排場、飲酒、賞雪;也有些他沒有第一手的經驗,比如寫尤二姐、尤三姐,就沒有細節,只有戲劇化的過程。還有些地方,能感覺到他寫到這裡時有意沒往深處寫。」
在王蒙的《王蒙活說紅樓夢》中,提出後四十回並非後人續作。「事實上,《紅樓夢》後四十回究竟是誰著的問題沒法判斷,因為大多數的老百姓已經認同了這個結尾。即使很多人痛罵後四十回,但這後四十回已經與前面渾然一體。」
談到劉心武「攪動」的紅學熱,王蒙首先肯定劉心武對紅學研究的促進:「紅學研究大致有三個方向:第一是學術考證、第二是文學欣賞、第三是趣味研究。劉心武主要是趣味研究,他的研究引起了大眾對《紅樓夢》的興趣。我覺得劉心武對促進紅學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網上的閱讀者支持劉心武,這是很好的事,很正常,大家談《紅樓夢》,畢竟還是文明的話題。」
《尷尬風流》:說是長篇就是長篇說是微型也是微型
《尷尬風流》通篇由小故事組成,是王蒙歷經5年寫成的作品。小說由主人公「老王」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300多個小故事連綴而成。王蒙解釋說,自己寫的時候從來沒想到過它可以當長篇小說讀。他說:「你把它算成長篇小說也行,你把它算微型小說也可以,反正都是我撒著歡兒寫下的。我本來是叫『笑而不答』的,後來叫『尷尬風流』,我自己還挺喜歡這四個字,因為我自從想出這四個字之後,無事不尷尬風流,有時我覺得用『尷尬風流』可以概括很多東西,比如度過了『尷尬風流』的一天,生活在『尷尬風流』的世界裡。最近我有點被『尷尬風流』這四個字所控制,瞅見某件事不順眼、看見某個人陞官、聽說某人有緋聞,我都覺得『尷尬風流』;瞅見誰賺錢、誰炒股炒賠了,更是『尷尬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