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博物館展出清代全本《紅樓夢》繪畫巨製

旅順博物館展出清代全本《紅樓夢》繪畫巨製

旅順博物館展出清代全本《紅樓夢》繪畫巨製

紅樓消息

新華網大連7月15日電(張興德)清人孫溫繪製的全本《紅樓夢》巨型繪畫230幅近日在大連旅順博物館展出,引起紅學界的重視,有關專家認為這是清代所作關於中國古代名著《紅樓夢》篇幅最多的繪畫作品,是研究《紅樓夢》流傳史和中國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此圖冊共24冊,其中有一冊空白,其餘23冊各有 畫10開,總計230開。畫心縱43.3厘米、橫76.5厘米,絹本、工筆重彩。畫冊首頁為大觀園全景圖。從第二頁開始按120回本《紅樓夢》依次表現小說中的重要事件和情節,如黛玉入賈府、寶黛相會、劉姥姥游大觀園、賈母慶壽、四美釣魚等。其中前八十回154幅(開),後四十回76幅(開)。有的一回多幅,每幅另擬標題,如「葫蘆廟失火燒甄家,俏嬌杏買線結舊緣」「新太爺到任傳封肅,賈雨村迎娶嬌杏歸」「林如海家塾請雨村,林黛玉師承進士郎」等,其中第17回「大觀園題對額」繪製最多,共有16幅,從不同角度描繪大觀園的勝境,並分別擬題。也有按書中回目擬題的,如「尷尬人難免尷尬事,鴛鴦女誓絕鴛鴦偶」「呆霸王調情遭苦打,冷郎君懼禍走他鄉」。

    縱觀全部畫冊,不僅故事情節連貫,系統地反映了小說全貌,而且畫面構思精美奇特,意境深邃,情景交融,充分地展現了人物活動的空間。人物容貌逼真生動。繪畫者把大觀園內的山石林木多畫成張牙舞爪的鬼怪走獸狀,似對大觀園中這些天真爛漫的少女們虎視眈眈。這裡反映了繪畫的作者對小說原作「大觀園不是人間樂園,也充滿了危機和陷阱」的認識和理解,這在當時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認識。

    從繪畫的藝術角度看,240幅畫幾乎包括了古代國畫全部畫科內容,有山水人物、亭台樓閣、水榭小橋、花木禽獸、舟車轎輿、鬼怪神仙及博古雜項等,其中人物有3700餘個。整個畫冊每幅都用筆精細,一絲不苟,色彩濃麗,富於變化,匠心獨具。據看過此畫冊的一些畫家講,此畫冊從畫面風格看,的確透露出民間匠人繪畫的某些特點和風格,但它決非一般的民間畫匠所為,應為畫技高超思想深邃鍾愛「紅樓」的民間畫師中的佼佼者。完成如此數量的畫頁,可以同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時間和精力媲美。

    畫冊的作者孫溫,河北豐潤人,畫史無名,畫心自題「七十三老人潤齋孫溫」。據畫面藏款推知此畫繪於清同治至光緒年間。

    此畫於1959年從上海調撥到旅順博物館。上世紀90年代曾在館內展出其中的百餘幅,但沒有引起人們更多的關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