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賈政擬聯
案例20:賈政擬聯
這日賈珍等來回賈政:"園內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爺已瞧過了,只等老爺瞧了,或有不妥之處,再行改造,好題匾額對聯的."賈政聽了,沉思一回,說道:"這匾額對聯倒是一件難事.論理該請貴妃賜題才是,然貴妃若不親睹其景,大約亦必不肯妄擬,若直待貴妃游幸過再請題,偌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眾清客在旁笑答道:"老世翁所見極是.如今我們有個愚見:各處匾額對聯斷不可少,亦斷不可定名.如今且按其景致,或兩字,三字,四字,虛合其意,擬了出來,暫且做燈匾聯懸了.待貴妃游幸時,再請定名,豈不兩全?"賈政等聽了,都道:"所見不差.我們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題了,若妥當便用,不妥時,然後將雨村請來,令他再擬."分析:
不論是為人處世、親朋好友,領導管理......現實生活中,這種情形極其普遍,就是一件事情,有兩個功能和作用,一個形式上的功能,一個實際上的功能。這兩個功能都要涉及到,但日常辦事中由於種種原因往往在一定時間段內或一些場合中這兩個功能不可同時兼顧,怎麼辦?本案例就提出了解決方法。
對於題匾額對聯這件事情來說,實際功能是點綴景致,不可不少。形式功能是要必須貴妃親自玉筆提擬,這樣才合乎禮制,不至於越禮。但如果先就提擬好,實際功能是有了,形式功能就丟掉了。如果等貴妃來提擬,形式功能照顧到了,實際功能又丟了,諾大園區沒有畫龍點睛的提筆,給人不正規,用心不專之感,也是不尊敬。這樣分析看上去好像沒有辦法二者兼得,其實可以做一下變通。中國人最厲害的特點之一就是非常精於變通。如果我提擬了,就不符合形式功能,但那是正式提擬才會越禮。那我就不提正匾好了,我用「燈匾聯懸」的非正規方式來提,點綴了景致,實際功能有了,又照顧到了形式功能,我現在這樣只不過是「暫且」罷了,貴妃來一提擬正題我就換上貴妃的就行了。
在形式功能和實際功能中求得均衡,要靠變通。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