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0:黛玉惱湘雲
案例30:黛玉惱湘雲
鳳姐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寶釵心裡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 史湘雲接著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樣兒."寶玉聽了,忙把湘雲瞅了一眼,使個眼色.眾人卻都聽了這話,留神細看,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一時散了.
晚間, 湘雲更衣時,便命翠縷把衣包打開收拾,都包了起來.翠縷道:"忙什麼,等去的日子再包不遲."湘雲道:"明兒一早就走.在這裡作什麼?----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麼意思!"寶玉聽了這話,忙趕近前拉他說道:"好妹妹,你錯怪了我.林妹妹是個多心的人. 別人分明知道,不肯說出來,也皆因怕他惱.誰知你不防頭就說了出來,他豈不惱你. 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你這會子惱我,不但辜負了我,而且反倒委曲了我. 若是別人,那怕他得罪了十個人,與我何干呢."湘雲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語別哄我. 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別人說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說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說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頭,得罪了他,使不得!"寶玉急的說道:"我倒是為你,反為出不是來了.我要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萬人踐踹!"湘雲道:"大正月裡, 少信嘴胡說.這些沒要緊的惡誓,散話,歪話,說給那些小性兒,行動愛惱的人,會轄治你的人聽去!別叫我啐你."說著,一徑至賈母裡間,忿忿的躺著去了.
寶玉沒趣, 只得又來尋黛玉.剛到門檻前,黛玉便推出來,將門關上.寶玉又不解其意,在窗外只是吞聲叫"好妹妹".黛玉總不理他.寶玉悶悶的垂頭自審.襲人早知端的,當此時斷不能勸.那寶玉只是呆呆的站在那裡.黛玉只當他回房去了,便起來開門, 只見寶玉還站在那裡.黛玉反不好意思,不好再關,只得抽身上床躺著.寶玉隨進來問道:"凡事都有個原故,說出來,人也不委曲.好好的就惱了,終是什麼原故起的?"林黛玉冷笑道: "問的我倒好,我也不知為什麼原故.我原是給你們取笑的,----拿我比戲子取笑. "寶玉道:"我並沒有比你,我並沒笑,為什麼惱我呢?"黛玉道:"你還要比?你還要笑? 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還利害呢!"寶玉聽說,無可分辯,不則一聲.
黛玉又道: "這一節還恕得.再你為什麼又和雲兒使眼色?這安的是什麼心?莫不是他和我頑, 他就自輕自賤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貧民的丫頭,他和我頑,設若我回了口,豈不他自惹人輕賤呢.是這主意不是?這卻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個偏又不領你這好情, 一般也惱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說我小性兒,行動肯惱.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惱他.我惱他,與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與你何干?"寶玉見說, 方才與湘雲私談,他也聽見了.細想自己原為他二人,怕生隙惱,方在中調和,不想並未調和成功,反已落了兩處的貶謗.正合著前日所看>上,有"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盜"等語.因此越想越無趣.
分析:
這個案例相當有價值,可以作為一個範本(如果你的朋友同事間出現了這種問題就拿給他們看,讓他們思索)。日常生活中很多誤會都是這樣產生的。前面說過,建立共識非常重要,比如在一個企業中,有了共識,就有了企業文化,一切就慢慢井然有序起來,如果缺乏共識,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解讀對方的行動,就會歧義叢生,造成混亂,混亂引起摩擦,摩擦產生不滿,當不滿越集越多最後轉化為仇恨時,大家都完蛋了,組織企業也都跟著完蛋。但要建立共識相當困難,因為人的經歷不同,性格不同,情商不同,氣度不同,格局不同,造成思想的根本不同,有時不經過反反覆覆的推敲,商量和不斷將心比心的理解,達成共識是很困難的,對於本案例中這些官宦家嬌滴滴的小姐而言,以上這些要做到是十分不容易的,就本案例而言,寶釵絕計不會,湘雲也還好說,但特別是林黛玉,組織團隊中有了她會大大降低組織的和諧氛圍,說句玩笑話,甚至如果有機會的話,小黛會帶壞整個賈府^0^,因為小黛太厲害了,只有她同化別人,別人不可能同化得了她。
當湘雲和黛玉雙方都丟棄將心比心丟棄站在對方立場上為之著想,而是純粹退回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感覺按自己的方式想法來解讀的時候,賈寶玉想不搞得慘兮兮都難。因為此時她二人的解讀必定都是斷章取義,而且取的都是隱約好像對自己不利的方面來想(其實更本就子虛烏有)。為什麼她二人會這樣做,原因很簡單。湘雲自從來到賈府開始,可以說處處受林黛玉嘲諷和欺負,雖然湘雲為人豪邁大度不拘於此,但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久而久之沒有被生疏和被看不起的意識是不可能的。加上即使黛玉不妥寶玉也常常因為怕黛玉生氣而掩護黛玉,湘雲當然會生出自己「只是奴才丫頭」的心,既然她的感覺已經定型為「寶玉什麼事都是為著黛玉而責備我」,所以不論寶玉做什麼事,在她眼裡馬上就會用這種思想來套,然後有這種行為語言就不足為怪了。至於黛玉,不用分析了,她本來就是這樣,所以不管怎樣對她極好,她都有本事把你每一句話極為替她著想的話解讀成其他的意思,你一分辯,肯定「言多必失」,更加得罪她。所以當寶玉分辯自己就沒有隨著眾人笑時,黛玉這句"你還要比?你還要笑? 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還利害呢!",簡直是全天下最厲害的話了。因為根本就蠻不講理嘛!照這樣說,寶玉該笑了?如果寶玉也笑了,那黛玉就不只是生氣,可能曹雪芹寫到這裡也沒辦法保住而不讓寶玉血濺五步了。所以說句題外話,怎麼會有那麼多中國男人(據我所知,讀紅樓的西方男人沒幾個不十分討厭林黛玉的)喜歡林黛玉我真是搞不懂,我就是搞不懂這點而已。這倆小兔崽子如果結合,以後怎麼過日常家庭生活?一個如此拈花惹草的男人,一個如此雞毛蒜皮斤斤計較到極點的女人......我暗想喜歡林黛玉的男人恐怕心理上都沒成年,即使現代人社會心理成熟期比較晚點,喜歡林黛玉的男人恐怕沒有超過30歲的吧?所以,個人意見,如果初戀和准初戀的男子想品嚐戀愛中酸、苦、痛三大滋味,不妨找個像黛玉一樣的戀人,如果要一生一世長相廝守相濡以沫,最好找個寶釵,襲人,湘雲,探春.......你要不怕的話熙鳳也可以,如果不在意「爬灰」,可卿是無上的人選^^。就是不要找黛玉。黛玉不是那種可以讓你「諸行前歷皆為幻,但倚君側共今生」的人--我必須這樣說,雖然這番話有遭到黛玉迷們一頓傳奇規模暴扁的可能。
言規正傳,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在中國,只要別人對你有了看法和不好的感覺,他看你其他地方也不會太好,別人如果對你看法好,你就是有了錯誤他都會自動去想是不是另有原因和隱情。所以,盡量不要去得罪人。盡量給予別人好印象,在中國這很重要。還有,將心比心,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