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坦誠遭遇陰暗
昨天,在北京《王蒙自傳》的讀者見面會上,剛從香港返回內地的王蒙首次對指認他父親是漢奸的「自傳風波」做出正面回應。王蒙指出,關於他父親的問題在歷史上和讀者心中都早有公論,「我覺得,這是我的坦誠遭遇到了陰暗。只有用最陰暗的心理,才能從我的坦誠當中找出『醜聞』。」
父親的問題早有公論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面世後,曾在讀者群中引起強烈反響。但也有網友根據他早前小說《活動變人形》的主人公形象、夫人方蕤所著《我的先生王蒙》及各類史料中的隻言片語,言之鑿鑿地得出結論:王蒙的父親是漢奸,他的家史不清白,「所以,王蒙在自傳中對自家長輩的問題多有迴避」。
「自傳風波」距今已有一個月,此前身在香港的王蒙始終避而不談。而在昨天北京的讀者見面會上,王蒙首次對此做出正面回應。他說:「關於我父親的問題,歷史早有定論。這個事情在解放區就弄清楚了。後來,在五十年代的運動中曾提出過該問題,但也早有結論了。相信在這個問題上,讀者自有公論,我不必多說什麼。」王蒙指出,他寫作《自傳》完全是本著一種坦誠的心態。「我沒有料想到,我的這種坦誠會遭遇到陰暗。如果不是有特別陰暗的心理,誰能從這些坦誠的文字裡找出『醜聞』來呢?」
以自省的態度寫自傳
王蒙表示,他寫作《自傳》時抱著一種不斷自省的態度。除了家庭,他在書中還提及自己的工作情況和曾經犯「左傾」的情形,「全國沒有第二個人會寫這樣的文章。」
王蒙認為,他之所以能以這樣的態度寫作,是因為認識到人和歷史的關係。「你在歷史裡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回望的時候也應該有一種基本的態度。像我現在這種年齡的人,很多都認為自己曾經受到冤屈和侮辱,全都以受害者的身份出來訴苦。我覺得這樣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因為沒有人來為歷史承擔責任。所以,我必須老實告訴讀者,我也在歷史中扮演過推波助瀾的角色,扮演過自以為是,甚至不惜傷害別人、也不怕傷害人的愚蠢角色。」
王蒙還指出,《自傳》中涉及「文革」的部分蘊含著他對歷史的雙重見證,「我就是20世紀中國歷史上那個『死結』的見證者,不單單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心靈的見證」。「我並不僅僅是一個被歷史所裹挾的人。」王蒙說,「我從小就積極主動地想要參與到中國歷史進程中去,甚至在身處逆境時,仍能從積極的角度去理解一切。所以,我要寫一寫自己對歷史的責任。這樣,中華民族才會更有希望。」
最大程度保留真實性
據王蒙透露,他的《自傳》共分三部:第一部從出生寫到文革結束;第二部從文革結束寫到他離開文化部;第三部則要寫他離開文化部以後的這些年。「第一部是《半生多事》;第二部將是《大塊文章》———不是指文章長,『大塊』是宇宙世界的意思;第三部是《九命七羊》,來源於狗有九條命,貓也有九條命的傳說。現在的寫作計劃是一年出一本。」
王蒙告訴記者,在整個《自傳》的寫作過程中,他的筆下將「保留最大程度的真實性」,「我要把很多事情誠實地寫出來,但要隱去有些人的名字,保留他人的隱私。」王蒙說,對有些人的名字,他在寫作中使用了英文字母。「他們當時的情況太不好了,我怕刺激他們的家屬。比如,我寫到某一個在勞改中去世的同志,用的就是L。我保證,我所寫的這些都是有根據的。但牽涉到旁人的感情、尊嚴,或是隱私的時候,我必須有所考慮。不過說到自己的時候,我可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漫說《紅樓》三年
由於視力上的原因,王蒙現在每天僅閱讀一個小時,但每當遇到喜歡的書,「兩天看一本也是有可能的。」王蒙透露說,他始終偏愛《唐詩三百首》、《道德經》、《莊子》、《論語》、《紅樓夢》等古代經典之作,受影響最深的則是《紅樓夢》。「1991年,我寫了第一本關於《紅樓夢》的書———《紅樓啟示錄》。2005年,我在作家出版社出了《活說紅樓》,還有其他一些談《紅樓夢》的書,大部分都是90年代寫的。現在,我還在天津的報紙上連載『漫說《紅樓夢》』,已經連載到第68篇,並邁入了第二個年頭,我覺得起碼可以寫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