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裡兩面解紅樓

表裡兩面解紅樓

表裡兩面解紅樓

紅學研究

一、紅樓兩面皆有隱——一手二牘,一聲兩歌

有史以來,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沒有像《紅樓夢》那樣,在讀者群中引起如此多的爭議,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紅樓夢》,互相之間見仁見智,爭論不休,迄今也沒有得出一個足以為多數人所接受的結論。

紅學流派可謂多矣,但歸結起來不過兩大派別,即考證派與索隱派,即所謂的新紅學和舊紅學。所謂索隱派主要是從《紅樓夢》的背面著眼,從作品的字面後邊看出什麼「順治董小宛」故事、「明珠家事」故事、「張侯家事」故事、「康熙朝政治」故事,等等。所謂考證派主要是從《紅樓夢》的正面著眼,通過對江寧織造家族故事的考證,論證《紅樓夢》是作者曹雪芹的「自敘傳」,是一部描寫貴族家庭「坐吃山空」的自然主義作品。不論後來紅壇中出現多少流派,但大體都不脫這兩大陣營的範疇。

紅學兩大流派在研究中,都引經據典,振振有辭,以證明自己的正確;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大流派又都有致命傷,都有對《紅樓夢》作品解釋不通之處,都有各自的「死結」存在。這些在兩大流派之間互相攻訐的文章中有不勝枚舉的表述,毋庸贅述。平心而論,紅學兩大流派中的幹將,都不是平庸的學者,如蔡元培、胡適之流,學貫中西,才高八斗,做學問似乎不應留下致命的硬傷。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有一位紅學家曾經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命題,就是不論《紅樓夢》專家還是普通讀者,接觸《紅樓夢》長了,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入索隱的領地,開始著魔般地猜測書中之迷。筆者也沒有逃脫這一魔幻般的規律。開始,筆者從考證方法入手,考證出《紅樓夢》的初作者是康熙朝的大文豪洪升,斷定《紅樓夢》中描寫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洪升身邊的故事,《紅樓夢》中的眾多姐妹,就是以洪升那些命運悲慘的姐妹為原型描寫的,書中四大家族「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悲劇結局,就是對洪家在改朝換代後「子孫流散,家族覆滅」下場的真實寫照。洪家的故事,確實比曹家的故事與《紅樓夢》更吻合,更貼切,更有說服力,也更能看出作者創作此書的原始衝動。

但進一步研究下去,好多用曹雪芹不能解釋的問題,用洪升也同樣解釋不清!比如,作者為什麼描寫了「甄賈」兩個寶玉?那塊「通靈寶玉」究竟有什麼寓意?黛玉、湘雲的詩為什麼有成人化、男性化的傾向?「釵黛合一」究竟有沒有道理?薛寶釵的「熱毒症」和「冷香丸」暗示什麼?秦可卿為什麼既「兼美」又「淫蕩」、「敗家」?等等。這些恐怕不是靠鑽故紙堆去考證能夠解決的問題。於是,筆者也自覺不自覺地走上了索隱之路,推測作者洪升進行過南明時期「真假太子」、「真假元妃」、「錢柳姻緣」、「陳楊前盟」等史實的收集和整理,並隱寫入《紅樓夢》書中。

以上這些考證與索隱工作,雖然基本上解決了《紅樓夢》作品中的一系列謎語,使絕大多數紅學懸案有了較為可信的謎底。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按照文學創作的一般規律,按照小說的可讀性要求,作者又是如何把這些並非有機統一的故事,糅合在一起,寫出如此嚴密而又引人入勝的百萬字故事呢?筆者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否自身也存在著蔡元培和胡適之間的矛盾呢?不用別人來提醒,筆者自己也必須嚴肅對待這個問題,必須自圓其說!

經過上百個晝夜的冥思苦想,把浩如煙海的史料同《紅樓夢》原作認真比對,忽然在紅學的一個最古老的命題中找到了靈感:原來《紅樓夢》確實是個兩面皆可照人的「風月寶鑒」,書的表裡各自闡述著一個故事!這可不是筆者的什麼重要發現或發明,不敢貪天之功為己有!脂硯齋批語中就曾明確指出:「此書表裡皆有喻也」,戚蓼生序言中就說「《紅樓夢》一手二牘,一聲兩歌」。對這個重要命題,幾乎所有紅學家都耳熟能詳,但迄今為止,沒有誰去認真研究《紅樓夢》究竟如何一支筆寫兩個故事,一張口唱兩首歌?而是各執一端,互相爭訟。如果把考證派的觀點作為《紅樓夢》「表」故事,把索引派的觀點作為《紅樓夢》的「隱」故事,問題就基本圓滿解決了。

不過,《紅樓夢》的「表」故事,可不是什麼胡適考證的曹雪芹家族的故事,而是洪升家族的故事;《紅樓夢》的「隱」故事,也不是什麼蔡元培索隱的「康熙朝政治」,而是南明小朝廷的故事。《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是洪升,洪升創作《紅樓夢》的動機,是要抒發「國破家亡」的內心之恨!《紅樓夢》的「表」故事寫的是「家亡」,其「隱」故事則寫的是「國破」,「國破家亡」正是明末清初江南封建正統知識分子心中共同的隱痛,不過在洪升身上體現得更強烈、更統一、更錐心刺骨而已!

二、《紅樓夢》的正面——洪升家族衰敗史

《紅樓夢》作為一部可讀性很強的小說,毫無疑問,作品正面描寫了一個香艷哀婉、淒楚動人的悲劇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作者洪升親自經歷的家族覆亡的真實過程,是對洪家「家難」的忠實記錄。這部洪家的家難史,大體可分為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洪家「百年望族」由「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鼎盛時期走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最後「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歷史。洪家從宋朝洪皓「父子公侯三宰相」到明朝洪鐘「祖孫太保五尚書」,確實是名傾江南的「世家巨族」。進入清朝,經歷了改朝換代之後,就處於「外面架子未倒,內囊漸漸近上來了」的窘境。後來,由於家庭內部矛盾深重,有人乘機挑撥離間,洪升兄弟被迫逃離了家庭,造成家族「子孫流散」。繼之,由於受「三藩之亂」牽連,洪升的家庭被官府查抄,父母被發配充軍,「百年望族」從此徹底滅亡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六親同運,與洪家世代「聯絡有親」的黃、錢、翁等「四大家族」,幾乎在同一時期,都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二是洪升自己由「花箋彩紙,肥馬輕裘」的「富貴閒人」生活墜入極度貧困痛苦生活,「於國於家無望」的真實經歷。洪升的青少年時代,生活極其優裕,受過良好教育。但由於受明末「遺民思想」的影響,無意追求功名,一心創作言情主題的傳奇雜劇。因「家難」逃出家庭後,又沒有謀生的本事,生活頓時陷入困頓,經常達到一家「八口命如絲」的地步,他的長女就是八歲時由於凍餓交加,不幸夭亡的。後來,由於洪升創作的《長生殿》傳奇風行天下,各劇班酬謝較多,生活剛剛有所好轉,但卻因為在「國喪」期間「聚演」《長生殿》,被朝廷逮捕下獄,革去功名,不得不狼狽逃出京城,繼續過顛沛流離、困窘不堪的生活。

三是洪升「姐妹們」「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悲劇命運的真實寫照。洪升確實有一大幫聰明美麗的姐妹。他的妻子黃蕙就是從小青梅竹馬的表妹,並且與他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他有兩個親妹妹,都是「冰雪花生艷,雲箋玉不如」的女子。他的一大幫表姐妹,如林以寧、錢氏姐妹、馮又令,柴靜儀、李淑、張槎雲、毛安芳等,都是清初著名的女詩人,各自出版過詩詞專集。這些女子曾在她們共同的家鄉杭州西溪,組織過著名的「蕉園詩社」,互相酬唱,寄情山水,並且一起閱讀評點《西廂記》、《牡丹亭》等傳奇戲劇。杭州西溪的「蘆雪庵、藕香榭、洪園、花塢等景點,就是《紅樓夢》大觀園的原型。後來,由於社會、家庭、婚姻等諸方面的原因,這些聰明美麗的女子大多命運悲慘,多數年輕夭亡,幾乎全部沒有逃脫紅顏薄命的社會規律!

《紅樓夢》作品中,作者主要表達了三種情緒:一是悲痛於親歷親聞的幾個「異樣女子」的不幸,要使「閨閣昭傳」,為她們作傳。二是悲痛於自己家族「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結局,要把當日「錦衣紈褲之時,飴甘饜美之日」如何墜入「茅簷蓬牘、瓦灶繩床」寫出來,抒發胸中的感慨。三是悲痛於自己「一事無成,半生潦倒」的命運,把自己如何無能、不肖的事跡昭告天下,寫出愧悔之情。《紅樓夢》正面的故事,正是洪升本人、家庭、親族中發生的真實故事,《紅樓夢》作者創作時的心情,正是洪升本人總結自己「半生潦倒」命運後應有的心情。所以,《紅樓夢》的作者只能是「這一個」,換了另外一個人,都絕對寫不出《紅樓夢》!

三、《紅樓夢》的反面——南明小朝廷覆滅史

筆者原來以為,《紅樓夢》在正式成書之前,曾經有一個階段,類似《桃花扇》,是以南明小朝廷「風雲氣少,兒女情多」的故事為基本素材創作的,後來由於作者的心境發生了變化,轉而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創作成今天的《紅樓夢》,因此在作品中留下了種種蛛絲馬跡。現在看,這種推測是不對的,按照文學創作的一般規律也是說不通的。《紅樓夢》的創作雖然經歷了多次的修改增刪,但前後創作的思路是一貫的,對於這一點無須懷疑。

那麼,我們只能認為,《紅樓夢》作者的一支筆在同時寫兩個故事,也就是這部作品確實有正反兩面。作者在以自己的經歷精心編織正面故事的同時,也暗中描寫了另一個故事,只有認真從作品的反面去讀,才能讀懂作品的全部內涵。如果說《紅樓夢》正面故事是明寫的,有豐富內容情節的,十分吸引人的故事;那麼,它的反面故事則是暗寫的,隱示的,並沒有展開情節內容的故事。《紅樓夢》正面明寫的是「家仇」,其反面則暗寫的是「國難」。在明末清初,「家仇」和「國難」是密不可分、相伴發生的。但由於作者深切感受到「此書不敢干涉朝廷」,所以,只能暗寫「國難」。

對《紅樓夢》中的《好了歌解》與《食盡鳥投林》曲子,理解為作者對家族覆亡的感歎未嘗不可,但似乎遠遠不夠。這兩首曲子,更大程度上是抒發一個封建正統知識分子在國家滅亡之後的心靈震顫!昨天的富貴人家,今天以淪落為乞丐強梁;昨天的窮賤之徒,今天一躍而蟒袍玉帶;昨天的富室巨宅,今天掛滿了蜘蛛網;昨天的衰頹破敗宅院,今天則新糊綠紗臥鴛鴦。為官的、富貴的、有恩的、無情的、欠命的、欠淚的、看破的、癡迷的,統統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以前社會的一切都不復存在,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而新的統治者,卻「反認他鄉作故鄉」。這不是改朝換代時期的「算總帳」又是什麼?

《紅樓夢》中反覆交代的時代是「末世」,鳳姐是「凡鳥偏從末世來」,探春是「生於末世運偏消」,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也明確交代是「末世」。是家族的末世麼?未免小題大做。請注意「護官符」的四句話:「白玉為堂金做馬」是什麼?「玉堂金馬」歷來指的是皇家;「阿房宮」住不下的金陵史又是什麼?「阿房宮」顯然是皇帝宮殿的代稱;比「東海龍王」還富裕的王家是什麼?人世間也只有皇家做得到;至於「珍珠如土金如鐵」,大概最富有的也非皇家莫屬了。顯然,《紅樓夢》作者在這裡暗寫皇家,哪個皇家?金陵皇家!明清兩代,金陵的皇家除了朱元璋那幾十年外,在南京登極的,也只有南明的宏光政權。冷子興演說中提到的金陵「老宅子」「廳殿樓閣」仍舊「崢嶸軒峻」,顯然正是隱指南京明故宮,南京明故宮的「末世」,就是南明小朝廷。

《紅樓夢》中有幾個明確交代的日期十分有意思:三月十五「葫蘆廟」失火,正是李自成進北京的日期;五月初三薛蟠生日,正是清兵進北京的日期;四月二十六黛玉葬花,正是清軍在揚州屠城的日期;九月初三黛玉回南葬父,正是南明小朝廷建立「旌忠祠」,祭奠死難忠臣義士的日期。如果說一兩個日期是巧合的話,這麼多日期的吻合,不能不看到作者背後的居心。

《紅樓夢》中好多難以理解的描寫,如果從反面看,寓意也是十分清楚的。作者為什麼要描寫「甄賈」兩個寶玉?為什麼讓「通靈寶玉」上鐫刻與皇帝玉璽類似的文字?因為作者要用「甄賈」寶玉影射順治二年發生的轟動全國的「真假太子案」。在「元迎探惜」四姐妹身上,實際上暗寫了南明四個小朝廷。「二十年來辯是非」,什麼是非?,四個南明政權前後延續二十年的是非。「三春爭及初春景」,爭什麼景?就是「三春」加元春,四個政權爭相建立,爭當小朝廷皇帝,元春當然是影射福王建立的宏光政權。「虎兕相逢大夢歸」,「虎兕相逢」指清朝大軍,有吳梅村的詩「前有猛虎後蒼兕「為證。清軍下江南,福王政權灰飛湮滅,其他三個小朝廷也相繼土崩瓦解了,正可謂」大夢歸「。迎春懦弱,「一載赴黃粱」,暗示的是懦弱的潞王政權;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乘大船遠嫁海隅,暗示的是鄭成功父子扶持的「唐王」政權;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長」,「獨臥青燈古佛旁」,暗示的是最後的魯王政權,在其他三個政權滅亡後,潛伏在小海島上吃齋念佛了十多年。

在大觀園姐妹身上,明顯可以看出南明時期「秦淮八艷」的影子。尤其是在寶玉、寶釵、黛玉之間「三角戀愛」關係上,明顯可以看出南明時期柳如是、陳子龍、錢謙益之間「三角戀愛」的影子。「紅樓夢」書名三個字,來源於陳子龍的詩「方知昨夜紅樓夢,身在桃花萬樹中」。寶玉居住的「絳雲軒」,明顯是襲用錢柳居住的「絳雲樓」。「木石前盟」顯然是影射陳子龍與柳如是在小紅樓中的感情生活;「金玉良緣」自然是影射錢謙益與柳如是在「絳雲樓」、「紅豆山莊」中的婚姻生活。在史湘雲這個人物相形上,很大程度上也借用了柳如是的手帕姐妹、著名才妓黃皆令的形象,黃皆令自幼父母雙忘,所嫁的「才貌仙郎」又早死,自己領著兩個孩子靠賣文為生,困頓不堪。

尤堪注意的是,作者在《紅樓夢》一開篇,便描寫「一干冤孽」要去投胎「造歷幻緣」的過程。「冤孽」而且是「一干」,聯想到「秦淮八艷」似乎是順理成章的,她們在南明時期紅極一時,清軍下江南後又幾乎同時香消玉殞。洪升出生時間是在順治二年,也就是南明的宏光元年(1645),正是清兵下江南的兵荒馬亂時。《紅樓夢》書中好多地方都隱寫這一年,「虎兕相逢」下江南是這一年,林四娘的故事也是發生在這一年。洪升創作《紅樓夢》時,把自己看作是「真假太子」投生,把自己的姐妹們看作是「秦淮八艷」等「一干冤孽」投生,不是很自然的事情麼?!通過「一干冤孽」投生轉世,前寫「國恨」,後寫「家仇」,明寫「家難」,暗寫「國殤」,不是最科學合理的文學創作方法麼!?

不要以為這是筆者胡亂猜測,在《紅樓夢》作品中是有充分根據的。大家知道,作者在《紅樓夢》開頭,就把「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安排在「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什麼是「三生石」?就是杭州天竺寺那塊歷史悠久的「三生石」,全中國獨此一家,絕無分店。傳說「三生石」是唐朝園澤和尚與李源二人結三生緣的見證。作者讓寶黛愛情同「三生石」放在一起,顯然目的是寫二人的「三生」情緣。石頭歷劫後,在所經歷的故事後面,寫了一首偈子:「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做奇傳」?「身前身後事」的提法很奇怪,作者可以記「身前」事,如何同時還能記「身後」事?除非是寫「三生緣」的故事。那麼,在「三生石」的故事裡,有沒有相同的提法呢?李源與園澤重生的牧童見面時,牧童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生雖異性長存」。「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原來,《紅樓夢》作者的「身前身後事」的提法,就是在這裡剿襲來的,不過把故事主角換了而已。

四、《紅樓夢》的側面——對清王朝的詛咒

《紅樓夢》這面「風月寶鑒」,不僅有正反兩面,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側面,就是作者秉民族主義感情,對入主中原的異族政權的詆毀和詛咒!這主要體現在對東府——寧國府的惡意描寫和惡毒詛咒上。

如果說《紅樓夢》正面故事有作者自傳的性質,那麼對東府的描寫則決不是自傳的組成部分——因為描寫得太骯髒不堪,太不留情面了。首先,通過焦大之口,罵東府的主子「爬灰」、「養小叔子」;其次,通過「紅樓二尤」的故事,罵東府父子、兄弟之間亂倫的男女關係;再次,通過柳湘蓮之口,罵東府「除了門前的兩個石頭獅子,沒有一樣是乾淨的」。總之,東府是個污穢不堪的地方。

作者為什麼要給東府取「東府」、「寧府」之名?明朝時,人們習慣把今天東北地方稱為「東省」。滿清政權早期的發源地與都城,叫做「寧古塔」,清初還往這裡流放犯人。「東」、「寧」二字作者決不是隨便亂用的。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烏進孝進租」,明顯是寫東省皇莊給朝廷進貢。租單上寫的「鱘鰉魚」、「獐子」、「狍子」、「鹿」、「稗子米」等物品,只有東北才有;有清一代267年,這些東西是每年都要從東北向北京進貢的,有內廷記載可查;皇帝也每年都要用這些家鄉特產賞賜親貴大臣,在清代諸多臣工的文章中,都有受到賞賜東省特產的記載。作者寫東府唱戲,不演文雅的劇目,專演《黃伯央大擺迷魂陣》一類烏煙瘴氣的戲,也是暗示清朝權貴進關之初,由於漢文化水平不高,聽不懂文雅戲文,所以專看熱鬧戲,即所謂的「老靼子看戲白搭工」!

作者為什麼對清廷統治者如此仇恨?除共性的民族主義思想外,還有自身的特殊原因。洪升最得意的代表作是《長生殿》傳奇,這是一部歌頌李楊愛情、反對外族入侵的作品。康熙二十八年,朝廷因此劇入罪,把洪升逮捕下獄,終生革去了洪升的功名,這是洪升人生受到的一次最沉痛打擊。當時朝中有好多人,都認為此劇不可公開演出,一是劇中演皇帝本身犯忌,二是寫皇帝愛美人不愛江山更犯忌,三是劇中罵胡人的馬糞堆得比御座還高難免有借古罵今之嫌。因此,有人在洪升獲罪後,責備洪升「箕裘頹墮」,說洪升「誨淫誨盜」。洪升在《紅樓夢》中,說「箕裘頹墮皆從敬,造釁開端實在寧」,應該是有所指的回敬語言。

清初關於「爬灰養小叔子」的流言滿天飛,什麼「太后下嫁攝政王」(養小叔子)了,什麼多爾袞納侄子豪格的福晉為「正宮元妃」(爬灰)了,什麼董鄂妃原來是順治的「弟媳」(與大伯子通姦)了,等等,這些在清初是盡人皆知的秘密,知道乾隆年間,才在文字獄的高壓下逐漸湮沒無聞了。洪升正是用這些素材,來詛咒滿情朝廷,回答對自己關於「情淫」的指責。

至於說「秦可卿淫喪天香樓」,「天香樓」是東府的戲台,戲台上吊死的人,恐怕是一種暗示,並非實事。秦可卿兼具釵黛之美,又是寶玉情淫思想的啟蒙者,這個人不正是《長生殿》裡的楊貴妃麼?「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洪升不是正在傾訴自己的不幸遭遇麼?至於作者對秦可卿大出殯的描寫,很大程度上是對《長生殿》死了,自己的心也死了的那種難以辭達情緒的曲折誇張描寫。清初皇家大出殯的場面多得很,洪升在北京生活二十年,還曾親自到東陵送過葬,自然熟悉那種場面。

還有一個與東府聯繫密切的人和事,即「賈天祥正照風月鑒」。筆者懷疑,這裡是在影射洪承疇。洪承疇與作者洪升同姓,所以作品中也讓他姓賈。洪承疇兵敗被俘後,明廷以為他已經殉國,專門為他舉辦了追悼儀式,稱讚他是當代的「文天祥」,所以作者讓他稱為「假天祥」。作者又為什麼讓他「正照風月鑒」而死呢?大概是影射「莊妃勸降洪承疇」的故事;投降變節了,這個「假天祥」不是就死在「風月鑒」正面了麼?

《紅樓夢》中的「風月鑒」只有正反兩面,為什麼這裡還要提出一個側面呢?其實並不存在什麼側面。洪升心中的國仇家恨,都與清兵入關有直接關係,所以他在書中或明寫,或暗寫對滿清朝廷的痛恨,這些所謂的側面內容,實際也分為正反兩面,與前述內容交織在一起。不過為了敘述方便起見,單獨列了個側面題目而已。

本文只是對筆者過去陸續出籠的考證系列文章進行一下歸類而已,並沒有新的史料拋出。由於過去的論文中已經做過詳細的考證分析,所以本文對各方面的事例都是一帶而過,沒有詳加說明。過去沒有讀過筆者系列論文的朋友,需要把前面的論文找出來,對照來讀,方免滿頭霧水的感覺。

2004年12月於長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