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講 太虛幻境四仙姑命名之謎(3)
有朋友跟我指出,金女,也可能是指史湘雲啊,她佩戴了一隻金麒麟,比較小,是雌麒麟,而賈寶玉從張道士那裡,也得到一隻麒麟,比較大,是雄麒麟。「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嘛,你說賈、史後來遇合,那不也是「金玉緣」嗎?我的回答是:第一,把《紅樓夢》叫成《金玉緣》的人,幾乎沒有把「金」往史湘雲身上想的;第二,史湘雲雖然佩戴金麒麟,但她從來沒有給賈寶玉引來過愁悶,所以「引愁金女」只能是影射薛寶釵而不可能是影射史湘雲。至於薛之金與史之金在書裡的作用,我將在下面專門講到她倆時再作探究,這裡且不枝蔓。
以上我把太虛幻境四仙姑中的三位都探究了,雖然也費了點周折,但是結果出來以後,估計大家不會怎麼驚訝。
那麼第四位呢?度恨菩提是影射誰呢?菩提大家知道,這是一個佛教用語,也指菩提樹,據說北京一共只有兩株,這個咱們不細說,總之是很珍貴的一個樹種。據說當時釋迦牟尼就在菩提樹下悟道,創建了佛教,所以菩提也就是菩薩的意思,延伸開來也指救苦救難一類的意思,或者是佛教教義中覺悟、醒悟的意思。那麼,度恨菩提,就是最後引導賈寶玉渡過所有的艱難困苦,最後把恨——情感當中最硬的那一檔——都渡過去了,使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精神境界的人。這個女性是誰呢?我認為,就是妙玉。剛聽我點出來,你可能多少有些意外,但如果你能細想想,就有可能認同我的分析。
所以,實際上林黛玉、史湘雲、薛寶釵、妙玉,才是賈寶玉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四位女子。這在第五回警幻仙姑引出四位仙姑和賈寶玉見面的時候,通過給她們取的名字,就已經向讀者透露了。這反映出曹雪芹在他的整體構思當中,妙玉在前八十回出場的次數雖然比較少,戲份兒比較淡,但是在八十回以後,她將是一個使落難的賈寶玉和史湘雲終於脫離苦難結合在一起的關鍵人物,她是一個度恨菩提。在下面我還會展開來講這個意思。
《紅樓夢》裡的太虛幻境,是一個謎語式的佈局方法,曹雪芹用賈寶玉神遊太虛境一段來對「金陵十二釵」的命運做了概括性預言,給讀者勾勒出一個大致的輪廓。但具體到裡面的四位仙姑,歷來很少有人研究,我認為她們的名字,分別影射著賈寶玉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四位女性。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這三位女性,可以說是公認的與賈寶玉關係密切的人,這個看法大概多數人能夠接受,但是第四位的妙玉,我這樣強調,是不是有人會覺得牽強呢?
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麼我說,你應該跟我討論,我從來不覺得我自己的觀點都是對的。不要以為我在這兒講這些東西,我來開一個講座,就好像我認定自己都是對的,我要把正確的告訴大家,你跟我想的不一樣就都是錯的,要予以糾正,不是這個意思。《紅樓夢》是一個公眾共賞的古典文學寶庫,紅學也是一個公眾共享的學術空間,我只是把我自己經過仔細鑽研以後的心得,很誠懇地告訴大家。到現在為止,我所講的只是我現在覺得是對的,或者我覺得是有道理的,至少是我覺得有一定道理的。我希望你跟我討論,通過討論可能糾正我確實存在的錯誤,也可能咱們各自保留自己的看法。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想我們大家對《紅樓夢》的興趣肯定就更濃了,我們對它的理解可能就各自加深了。
那麼我們現在討論什麼呢?如果說,剛才我們所說的這些事情,都還不足以說明曹雪芹這麼看重妙玉,是因為她在賈寶玉一生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麼我們現在來看一看《紅樓夢》十二支曲。《紅樓夢》十二支曲和《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的那個正冊的畫和詩是匹配的,也是來概括這十二位女性的命運的。
《紅樓夢》第五回是特別耐人尋味的一回,也是理解《紅樓夢》人物最關鍵的一回。在這一回裡,曹雪芹設置了很多伏筆,真可謂嘔心瀝血,用心良苦。在這一回的每一句後面都隱藏著許多故事。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見到金陵十二釵的冊頁,裡面有正冊、副冊和又副冊,每一冊各有十二個人物,其中正冊裡面分別有十一幅畫和十一首詩。我們有必要再溫習一下,正冊中十二位女性的排名依次是林黛玉、薛寶釵並列第一,第三賈元春,第四賈探春,第五史湘雲,第六是妙玉,第七賈迎春,第八賈惜春,第九王熙鳳,第十巧姐,十一是李紈,十二是秦可卿。賈寶玉看完這些詩後,警幻仙姑又命人演唱曲子,一共演唱了十四支曲。這十四支曲分別是第一〔紅樓夢引子〕,第二〔終身誤〕,第三〔枉凝眉〕,第四〔恨無常〕,第五〔分骨肉〕,第六〔樂中悲〕,第七〔世難容〕,第八〔喜冤家〕,第九〔虛花悟〕,第十〔聰明累〕,第十一〔留餘慶〕,第十二〔晚韶華〕,第十三〔好事終〕,第十四〔收尾·飛鳥各投林〕。這十四支曲也是對十二位人物最終命運的概括和暗示,但是為什麼是十四支呢?難道又是曹雪芹隨便那麼一寫?——每當我進行文本細讀,將書裡的某些片段、細節和語言拿出來探究時,總有人這樣反對:這是小說,作者進行藝術想像,他虛構,可以很隨意的,如果像你分析的那樣,句句都那麼嘔心瀝血,都蘊涵著那麼多的意思,作者豈不是太累了嗎?我們讀這部書,不也太累了嗎?曹雪芹確實寫得很累,他自己說了嘛,「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但那不是藝匠的累,而是神馳魂飛的辛勞,是悲欣交集的心靈悸動。他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當然我們各人讀《紅樓夢》可以有各人的方法,不細讀細品也是一種讀法,但通過細讀細品,善察能悟,獲得醍醐灌頂的快感,解出書中醇味,那種「累」,其實才是審美的大愉悅,精神的大昇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