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化裝小記
十五 化裝小記
在「八大處」時期,因為開拍的日期越來越近,各方面準備工作都在積極進行。化裝組先搬到這裡開始工作了。請來了蘭州《絲路花雨》舞劇的著名化裝師楊樹雲同志。樹雲同志是研究唐代化裝的專家,對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的唐裝和唐詩中的描繪,都作過對照研究。和我一見面,就把他在蘭州大學學報上發表的論文拿給我看。記得是一篇討論唐代仕女畫眉的文章,資料翔實,分析細密,的確是專門之作。所以舞劇《絲路花雨》的化裝獲得巨大的成功,載譽世界,不是偶然的。一切都是來自學問中,自不同於一般就化裝談化裝者。
他仔細地研究了各個演員的面型,和他(她)們飾演的角色。《紅樓夢》主要是女孩子的戲,自然重點是要設計好這些女孩子──也就是「十二金釵」的裝。
「十二金釵」究竟是什麼打扮呢?誰也沒有見過。所見過的,都是假的,不是畫,就是戲。由改七薌的「十二金釵圖」,到梅蘭芳先生的「黛玉葬花」,都是古裝仕女的髮型。《紅樓夢》中人物,究竟梳什麼樣的頭,帶什麼樣的花,管什麼樣的首飾才好,是頗費斟酌的。按照導創人員的假想,把電視劇《紅樓夢》的時代,假定至明、清之間,這樣大體給化裝造型定下了個大範圍。
但具體設計,還要下功夭仔細研究。同樣一個人,有盛裝、淡裝、便裝、晚裝、晨裝、病裝等等。生活中的裝飾多種多樣,電視、電影是更真實地反映生活的,因而也要針對劇情,富於變化,設計多種多樣的髮型、頭飾。況且是《紅樓夢》這樣的大戲,如在髮型頭飾上沒有創造,那是十分遺憾的。
樹雲同志精心設計,但這麼多女孩子,都要在髮型、頭飾上顯示出不同的風韻,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高超的藝術創造,過硬的化裝技藝,也要在這裡顯示功夫。我特別欣賞他為尤二姐梳的頭,一抹秀髮,斜復額上,善良、嫵媚又稍帶嬌艷之態,欣然托出。我稱之為「二姐媚妝」,為譜《如夢令》云:
一抹秀雲眉上,嫵媚更添嬌樣,記得嫁衣裳,笑語花枝深巷。惆悵!惆悵!飛入斷腸羅網。
當時我還寫了「妙玉禪妝」、「元春宮妝」、「可卿艷妝」、「李紈淡妝」等小令。我本來還要寫「黛玉素妝」、「晴受病妝」、「寶釵華妝」、「鳳姐盛妝」、「平兒淚妝」、「襲人傭妝」等等。但迄今尚未交卷。
髮型有一個致命傷,就是現代姑娘都是短髮,因而化妝不得不借助假髮。對鏡梳妝,真正秀髮之美,不能表現,太可惜了。
回《紅樓夢憶》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