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風雨故人
二十二 風雨故人
黃山太平湖拍攝任務結束之後,劇組回到上海,然 後轉赴其它景點拍攝,先在上海小休二、三日。王扶林導演趁此空閒,在下榻的外灘東風飯店,約我和編劇周嶺、服裝設計史延芹二同志,開了兩天座談會,談了不少服裝設計問題。為了讓這部祖國的歷史文學巨著,更好地以電視藝術形像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大家爭論得面紅耳赤,十分熱烈。平時友誼很好,而會上爭論卻針鋒相對,在這小小的座談會上,也正體現了「雙百」方針的精神。而正因為大家都抱著一定要拍好《紅樓夢》的共同願望,所以能如此認真爭論。對於史延芹同志在《紅樓夢》電視服裝設計上的成功,大家是抱著堅定的信心的。果然,延芹同志不負眾望,現在國內外廣大觀眾都可以從屏幕上看到絢麗的服裝藝術構思了。
劇組轉赴其它景點拍攝,我因為上海學院中有課,一時不能分身,未隨他們前去。11月間,某日晚上,突接工導演電話,說他已到上海。我一時電話聯繫,各處都無空房,只能委屈他到我家來住一夜了。天正下著秋雨,出租車也難叫,我告訴他電車路線,我到電車站等他,撐著傘把他接到我那六點三平方米的「水流雲在軒」中,在折疊床上睡了一夜。「最難風雨故人來」,「何當更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次他是在秋夜秋雨中光臨的,又是從成都坐飛機,飛到上海的……十分巧合,正符合這兩句詩的意境了;時間雖然短暫,詩境和友情都是值得懷念的。
和他同時到滬的,還有副導演孫桂珍同志。黃山黛玉北上,她就是現場執導,是位愛說愛笑的爽朗女同志。第二天白天,她也光臨我斗室中。一個多月不見,大家談得十分熱鬧。當晚,我買了幾斤螃蟹招待他們,家庭「紅樓」螃蟹小宴,別有情趣,值得紀念。
匆匆的相聚,又匆匆地別離。兩天之後,他們又離滬北去,回北京準備進棚拍攝賈母上房的戲去了。
轉瞬已入嚴冬歲鬧之際。一天,忽然接到編劇周雷兄的長途電話,說是王扶林導演等要來上海,讓我協助準備住處,並安排車輛去飛機場接他們。當時飯店接待內賓價格尚未調整,又是旅遊淡季,上海賓館雙人客房,還只是三十元一天。王扶林導演這次在上海住了三天,和當年導演越劇《紅樓夢》的岑范導演見了面;又邀請了上海紅學家徐恭時先生和英譯本《紅樓夢》插圖的作者、名畫家戴敦邦教授等小聚了一次,作為答謝;又去上海青浦大觀園采景,實際是作為1985年「大戰役」前的準備。
回《紅樓夢憶》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