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雅 奢華 寂寞——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組圖)一
自明代後期以來,各地書坊林立,書中配有插圖成為一種時尚。畫家對文學作品經過再創作,呈現給觀眾的是直觀可視性作品,這些作品富有藝術感染力和顯得淋漓盡致。因此將小說入畫,是明清小說成就突出的結果,《大觀園圖》即是此類繪畫。
大觀園圖 (清)無名氏 362×137cm
中國古代繪畫根據繪畫題材大致可以分為人物、山水、花鳥畫三科,在人物畫科中又可以分為道釋人物(以宗教人物為描繪對像)、人物寫真(以真實人物創作)和創作人物等。其中,有的人物創作繪畫是畫家根據文學作品中的傳說、故事、小說等創造的,內含一定的故事情節,我們稱之故事題材畫。
自明代後期以來,各地書坊林立,除經史子集類、宗教題材圖書之外,小說、戲曲、詩詞類書籍大量刊行,書中配有插圖成為一種時尚。當時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幾部著名的文學作品,幾乎都有版畫插圖,有的書的插圖還有不同版本之分。如《紅樓夢》插圖,有程偉元所作24幅,《王希廉評本紅樓夢》插圖46幅,改琦《紅樓夢圖詠》50幅等。以丹青之筆表現文學作品,是畫家對文學作品經過再創作而呈現給觀眾的直觀可視性作品,這種直觀感受,以單純的文學敘述,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也更加淋漓盡致,因此將小說入畫,符合大眾的要求和喜好,是明清小說成就突出的結果。形式有冊頁、卷、軸、橫幅等,故事情節由單幅或多幅組成,《大觀園圖》即是此類繪畫。
《大觀園圖》,紙本,設色,縱137cm,橫 362cm,是清無名氏畫家根據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創作的小說《紅樓夢》創作的繪畫作品。小說《紅樓夢》是一部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寶玉、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著重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的現實主義小說。作者曹雪芹,祖上三代任江寧織造,早年生活奢華,後家道衰落,晚年貧病而死。《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是賈府為元春省親所建,園內或清堂茅舍,長廊曲洞,方廈圓亭,或堆天石為垣,編花為牖,佈滿奇山異石,奇花異草,有荼蘼架、木香榭、牡丹亭、芍葯圃、薔薇院、芭蕉塢,除正殿外,還有幾處風格迥異的建築,名曰蘅蕪苑(薛寶釵住)、滿湘館(林黛玉住)、稻香村(李紈住),豪華富麗,令身為皇妃的元春默默歎息「奢華過費」。《大觀園圖》全圖即以蘅蕪苑、凸碧山莊、蓼鳳軒、凹晶館、牡丹亭五處不同形式的建築為中心,穿插以紅樓夢中幾段膾炙人口的故事,細緻地描繪出清代貴族家庭的豪華氣勢和閑雅生活,今結合小說《紅樓夢》對圖畫內容進行復原考證。
點擊小圖欣賞大圖
《大觀園圖》的創作,無論在選題上,還是繪畫技法上都凝聚了畫家的良苦用心。全圖繪製人物173人,除寶玉為男性外,皆是女子,有白髮鬢鬢、面目慈祥的賈母,有滿灑清秀的黛玉,還有俊俏秀美、大家閨秀的眾位小姐。如寶玉,畫家將他描繪成頭戴束髮嵌寶紫金冠,穿著紫色箭袖,束一條紅色長穗宮絛,外罩石青緞褂的形象。他在畫面中共出現7次,和賈母吃螃蟹宴時,畫家只畫出寶玉端坐的背景,表現他在賈母面前的規矩和對賈母的敬畏;蔬蕪院詩會時,寶玉坐在黛玉身側,臉露欽佩之。周在觀看探春等人垂釣時,因為心情不適,表情則鬱悶憂愁。畫中兩次再現寶玉和黛玉二人並肩站立,或竊竊私語,或指點說笑,突出二人的親密感情,畫家借此表達了對寶玉、黛玉二人的喜愛和同情,寶玉每次出現,表情不一,畫家忠實再現了書中的人物形象。而人物的繪製繼承了傳統的仕女畫技法,工筆細緻,線條流利,設色清雅,是一幅當之無愧的人物畫。不僅如此,圖中的樓台亭閣,上覆青色圓筒瓦,瓦面刻有紋飾,白玉石欄,雕刻著卷雲紋,線條或筆直細勁,或轉曲圓潤,可謂界面工整。圖中繪有參天古松,樹林花草,生動自然,無不顯示出畫家的繪畫功力。在佈局上,畫家將五處建築佈置在同一平面上,在橫面上主要以《紅樓夢》第三十七、三十八日為線,表現結海棠社、吃螃蟹宴、詠菊花詩的閑雅生活,並穿插了四美垂釣、湘雲眠芍這一動一靜的兩個不同場景。在縱面上,以凹晶館銜接,以《紅樓夢》第七十六回為線,表現中秋賞月這一主題,用心獨到,構思巧妙。全圖點線結合,線面交錯,動靜相生,堪稱人物畫精品。
《大觀園圖》是1955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於北京宣武門內大街範文齋書畫店購買,據說這幅畫是北京解放初期得自德勝門小市,原為小販從附近某王府的廢紙中收集來的。綜觀畫面內容,畫幅尺寸大小,此圖應出自有錢的大戶人家。關於《大觀園圖》的創作,作者曹雪芹卒於乾隆二十八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有程偉元一百二十回刻本,其中插圖24幅,人物造型優美,突出了人物性格,如《林黛玉》一幅,翠竹几竿,人物嬌弱,黛玉寂寞的形象躍然紙上。鄧之誠《骨董瑣記》卷八轉引西清《樺葉述聞》說:「《紅樓夢》始出,家置一編」,可見《紅樓夢》已為大眾喜愛。然後的嘉慶年間,《紅樓夢》的影響與日俱增,「閒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人們不僅閱讀,還出現畫家根據《紅樓夢》創作繪畫作品,畫家改傳繪製畫冊《紅樓夢圖詠》,從題詞年代最早的是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推斷,《紅樓夢圖詠》繪製應不晚於該年。王素畫《黛玉葬花》《湘雲眠芍》《海棠聯社》《晴要補裘》等八條屏,說明這時的《紅樓夢》已廣泛在民間流行。因此《大觀園圖》的創作應該是在嘉慶以後,是清代中晚期作品。
一、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畫幅正中圖繪灰瓦房綠柱白玉欄杆,
正面匾額朱書「蓼鳳軒」,一著藍衣黑褂長裙的年輕婦女攜子走下台階,內庭有「秋爽齋」,左右各有一桌,一群小姐丫鬟圍坐,左側一桌有一青年男子頭戴束髮嵌寶紫金冠,穿著紫色長袍,與幾位女子圍坐桌前,吟詠作詩。「蓼鳳軒」和「秋爽齋」是小說《紅樓夢》中惜春和探春二人的住處,此景應是描繪《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中的秋爽齋偶結海棠社。參加的人除探春之外,還有寶玉、寶釵、黛玉、李紈、迎春、惜春七人。圖中的青年應是寶玉,攜子的婦女應是李紈。書中黛玉提議大家既是詩公就應改了稱呼才不俗氣,於是,探春名曰「蕉下客」,迎春叫做「菱洲」,惜春稱作「藕榭」,寶釵封為「蘅蕪君」,李紈居稻香村而稱「稻香老農」,黛玉因住瀟湘館,又愛哭被稱為「瀟湘妃子」,寶玉問眾人自己的稱呼,卻被大家笑稱」富貴閒人」、「無事忙」。大家吟詩做賦盡顯才情,這是《紅樓夢》中賈府處於興盛之時最有名的一次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