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夢》之——解讀《好事終》
畫梁春盡落香塵。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
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
宿孽總因情。
此曲從表面上並不難理解,可是脂硯齋卻在「箕裘頹墮皆從敬」旁加了一條批註:「深意他人不解」。霍氏經過反覆思考,認真研究,發現這首詩從隱寫歷史的角度講,是在講清朝皇宮以及雍正。
先說這個「敬」字,如果從小說角度看,是指賈敬,但再看看雍正皇帝的謚號,就發現其中的奧妙了。雍正皇帝的謚號為「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諱胤禃」,這麼長的稱謂中第一個字就是「敬」。正如脂批講的「深意他人不解」,如果這個「敬」是指雍正皇帝,那麼這首曲子的深意就不難理解了。
再看這個「寧」字,從小說的角度講,這個「寧」是指寧國府,但從隱寫角度講,這個「寧」就是指清王朝、清皇族了。霍氏曾考證過,寧國府實隱清皇宮(具體論述過程略),並且清朝的發祥地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寧古塔。再往下看,「情」與「清」同音,如此以來,這首曲子實際上是在痛罵雍正以及清王朝了,而不是一首宣告愛情與富貴同時告吹的曲子了。現在再來解讀這首曲子的後半部分:
箕裘頹墮皆從敬——曹家子孫未能承繼祖業全是雍正帝的緣故。從《〈紅樓夢〉隱入了何人何事》一文中得知,康熙在世時對曹家相當照顧,只是雍正當上皇帝後對曹家既革職又抄家,還治了罪,使曹家一敗塗地。這樣,才使曹家祖業無法由兒孫承襲,富貴不再流傳,這都是雍正一手造成的。
家事消亡首罪寧——曹家的敗落,其根源便是清宮(自寧古塔入關的那家人)。這一點要從康熙南巡講起。曹家被抄的原因是拖欠官銀,可是為什麼會拖欠官銀呢?因為康熙五次南巡,其中有四次是由曹家(八處)由曹寅、李煦(曹寅之姻兄)接駕。這不僅要操心勞力,還要花費巨額銀兩。小說中元春省過一次親,其中有一段鳳姐與趙嬤嬤的對話:
「……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花都花得淌海水似的!……還有如今現在江南的甄家……獨他們家接駕四次……只納罕他家怎麼就這樣富貴呢?……也不過是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
從這一段話中可以看出,只要接駕一次,便把銀子花得跟淌水似的。江南甄家隱寫作者的真家,甄家接駕四次,正隱喻了曹家在曹寅在世時曾接駕四次,那麼這些接駕所需花費的銀子,從哪裡來呢?用小說中趙嬤嬤的話講就是「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那麼這些皇帝的銀子怎麼到了曹寅手中呢?這是因為當時曹寅當時即是江寧織造,又是巡鹽御史,每年都有上百萬的銀子經手,那麼接駕所用的錢,自然是挪用官銀了。
據史料記載,當時曹寅一共拖欠官銀180萬兩,一直補不上,由於曹寅心底比較善良,不願意進一步壓搾鹽商與織戶,計劃長期內逐漸補清,但直到他病危,仍然沒有補上,對此曹寅念念不忘,又怕將來禍及兒孫,至死未能瞑目。對於曹寅拖欠官銀的理由康熙是清楚的,所以在總督在參奏曹寅、李煦時康熙還出面阻止,並命令李陳常做巡鹽運使,代替他二人賠補欠銀。康熙駕崩後,無人再護著曹府,雍正繼位後,由於政治鬥爭的需要,便以經濟罪抄了曹李兩家,這也許才是「家事消亡首罪寧」的真正含義吧!
那麼那句「宿孽總因情」應該是「宿孽總因清」才對。這樣,這首曲子其時是在罵雍正和清王朝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