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十二:大觀園在南京不在北京
附錄二十二:大觀園在南京不在北京
大觀園在南京不在北京 Anonymous 於 2005-04-27 發表在 百家爭鳴
大觀園是虛構還是實有?筆認為是實有不是虛構.而且無論是實有還是虛構,大觀園都只能在南京而不是在北京.因為修建大觀園的目的是為了迎接元春的省親,而元春省親只能發生在曹家被抄家前,不可能發生在抄家之後.曹家被抄家前,一直住在南京,被抄家後,才遷居北京,這有史料可查.<石頭記>寫的是石頭城發生的故事,<金陵十二釵>更是明喻書中記述的是金陵(南京)十二位女子的傳奇故事.作者書中說的"都中",不一定是指北京.因為,南京是六朝古都,更是明朝的"京都".何況,賈元春省親如在北京就沒有必要建大觀園,她回娘家很方便,由娘家回宮中也很方便,用不著興師動眾建那麼大的省親別墅.俺有一文專論元春省親,題目是<由賈元春的年齡說起>,現轉發如下:賈元春是十二釵中的重要人物,其判詞中有"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處照宮帷。"一句,說明其在宮中生活約有二十多年。紅樓夢後四十回寫元妃去世時是43歲。元春省親時,寶玉年齡約為13歲,距元春去世僅三年左右,可知元春比寶玉大27歲左右,與王夫人年齡相當,不可能是王夫人女兒。《金玉緣》中吳淵妃(對應元妃)是權太君(對應賈母)的女兒,是麒麟(對應寶玉)的姑母,比較可信。再看史料,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曹寅於八月初四有一奏折:"......,今年正月太監梁九功傳旨,著臣妻於八月上船奉女北上,.....竊思王子婚禮,已蒙恩命尚之傑備辦,.......",同年十二月初五,曹寅又有一折:"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經迎娶福金過門,上賴皇恩,諸事平順,並無缺誤......."可知,曹寅有一女叫曹福金的嫁給了王子,曹家由此而成為皇親國戚,此王子就是後來的平郡王,曹福金就是後來的王妃曹佳氏。曹福金既然是曹寅之女,當然是曹雪芹的姑母。因此,所謂的賈貴妃其實就是指曹王妃,平郡王是雍正初年封王,對曹家而言,是真正意義上成為王候之家,(不再是包衣身份),故是很大的喜事,而曹王妃的省親是一種很大的榮耀,故曹雪芹會在書中留下重重的一筆。本人已考證雪芹生於北京(見《曹雪芹出生於北京》一文 ),5歲左右隨父母到南京,我覺得曹雪芹幼時得其姑母曹福金親教的可能性很大,(這是脂批中說確有其事的原因所在),因為曹雪芹在北京時,肯定會去見他的姑母,四五歲的小孩最是可愛,其姑母教其認字完全在情理之中。書中元春省親時,特地要見寶玉,檢查寶玉的詩文,給寶玉很多關愛,很可能是實錄不是虛構。因此,我認為賈元妃的原型是曹福金,是曹寅之妻李氏(賈母原型)的親生女兒。紅樓夢中賈母,賈政,王夫人,賈寶玉等,均能找到對應的對象,說明書中的故事既有虛構,也有實錄,同時也說明《金玉緣》正是《風月寶鑒》的底本,紅樓夢後四十回確是由〈風月寶鑒〉改寫而成。
紅樓夢後四十回中,寫元春去世是在甲寅年十二月,甲寅年應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書中寫明元春去世時年齡為43歲,則上推43年1691年是元春的生年,史料中曹寅之女曹福金出嫁是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從1706年進宮到1734年去世,曹福金在宮中生活共有28年,這與元春判詞恰能相合.有人認為,"二十年來辨是非"這句判詞是指元春只活了二十歲,這肯定是誤判.因為初生的嬰兒是談不上"辨是非"的,這句判詞只能是指元春在宮中生活了二十多年.而如果曹福金是元春的原型,那麼,曹福金出嫁時年齡正好是16歲(虛歲),這正是當時女子出嫁的最佳年齡(何況曹福金是嫁給王子,年齡當然不會太大),這說明後四十回中記述的故事有實錄的一面。特別要指出的是,寫元春去世,不僅寫出年,月,還寫出日期和時辰,並指明"已交卯年寅月",說明作者有意要在書中為曹王妃的忌日作傳,元春判詞中有"虎兔相逢大夢歸"一句,暗示元春死於寅年與卯年之交,說明後四十回確實是曹雪芹原作。而如果元春的身世是實錄,那麼,紅樓夢故事中實錄的事就有很多很多。過去批評自敘說的人均以史料中無曹貴妃的記載作為批評的證據,現在當我們知道賈元妃就是指曹王妃,則曹王妃於雍正二年封為王妃後回南京省親不僅有可能,而且屬必然,大觀園的修建也就勢在必行,故大觀園也不是虛構,在大觀園中發生的故事也不會全是虛構,對紅樓夢我們就有了新的視角,可以有新的有價值的評論,徹底擺脫以往的困惑與混亂。
曹家的西園很有名,在史料中也可以查到修西園的記載。筆者認為,大觀園就是在西園基礎上進行的擴建。大觀園中成立的詩社,可能確有其事,像曹家這樣的家庭,以及當時女子尚詩的風氣,出現以家庭為特徵的詩社很正常,十二釵基本上都是詩社中人,曹雪芹晚年回憶往事,對詩社的活動當然會重筆描寫,何況正如脂批所說"雪芹著此書也有傳詩之意"。因此筆者認為,不僅大觀園不是虛構,大觀園中的詩社活動也不是虛構。脂批中說風姐確有其人,確有其事。可能詩社的活動確曾得到過風姐的支持和幫助。
從脂批來看,脂硯當年曾在西園居住。在早期石頭記抄本中,元春省親時曾到妙玉庵中題字(其實是為了探視妙玉)。妙玉到賈府"帶髮修行",很可能是元春的安排。在元春省親這一回,脂硯有幾處提到"作書人將批書人哭壞了",說明脂硯與元春(曹福金)在過去有交往。對脂硯的身世,筆者曾作過考證。脂硯之父何焯與皇室關係密切。同是江南人,脂硯在北京時與曹福金有交往完全可能。請看<紅樓夢>第十八回中寫元春省親時的兩條脂批: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系賈母教養。後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弱弟,賈妃之心上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憐愛寶玉,與諸弟待之不同。且同隨賈母,刻未離。那寶玉未入學堂之先,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數千字在腹內了。【庚辰側批:批書人領過此教,故批至此竟放聲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為廢人耶?】........
賈政又啟:"園中所有亭台軒館,皆系寶玉所題;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請別賜名為幸。"元妃聽了寶玉能題,便含笑說:"果進益了。"賈政退出。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因問:"寶玉為何不進見?"【庚辰雙行夾批:至此方出寶玉。】賈母乃啟:"無諭,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快引進來。小太監出去引寶玉進來,先行國禮畢,元妃命他進前,攜手攔攬於懷內,又撫其頭頸,【庚辰側批:作書人將批書人哭壞了。】笑道:"比先竟長了好些……"一語未終,淚如雨下。
從這兩條批語中,可以看出,脂硯與元春(曹福金)在京城有交往,並以姐妹相稱.從史料看,何焯入獄的那一年(1715年),其女(脂硯)只有五六歲,被曹福金收留並教以識字.由於何焯與曹寅是平輩知交,曹福金是曹寅之女,作為何焯之女的脂硯稱曹福金為"姐",很正常,脂硯批點石頭記時,曹福金已去世,故脂批中會有"俺先姐"三字.妙玉進賈府後,受到賈母關愛,更重要的是,在早期石頭記抄本中,有元春省親時親到時妙玉庵中看望妙玉並題字的描寫。說明妙玉進賈府很可能是元春(曹福金)的安排。筆者提出的脂硯是何焯之女是書中妙玉的解說,處處能與脂批相合。特別是在"有命無運,累及爹娘"八字下的批語,與何焯之女的不幸身世太相合了。不僅年齡上相合,事件上相合,而且各處批語都能相合,像這樣能做到多重相合的情況,不可能是巧合。故筆者能認定脂硯就是何焯之女。
回《金玉緣》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