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十三:再論《金玉緣》與《紅樓夢》的關係
附錄二十三:再論《金玉緣》與《紅樓夢》的關係
作者: 齊齋
經過閱讀比較,《金玉緣》後四十回與《紅樓夢》後四十回大同小異;就回目來看,有些回目完全一致,有些回目雖不一致,但明顯可以看出是做了人為的改動。例如:《紅樓夢》第八十一回的回目是"占旺相四美釣遊魚,奉嚴詞兩番入家塾";《金玉緣》的第四回是:"占旺相小姐釣遊魚,奉嚴詞公子入家塾"。《紅樓夢》第八十二回的回目是:"老學究講義警頑心,病瀟湘癡魂驚惡夢";《金玉緣》第五回的四目為:"老學究講義警頑心,病小妹癡魂驚惡夢";二者之間的對應關係非常明顯。又如,《紅樓夢》第八十三回的回目為:"省宮闈賈元妃染恙,鬧閨閫薛寶釵吞聲";《金玉緣》的第六回回目為:"省宮闈吳淵妃染恙,鬧閨閫董如金吞聲";《紅樓夢》第八十四回的回目為:"試文字寶玉始提親,探驚風賈環重結怨",《金玉緣》第七回的回目為:"試文字麒麟始提親,探驚風吳才重結怨。"再看《紅樓夢》第八十五回"賈存週報升郎中任,薛文起復惹放流刑",《金玉緣》第八回為:"吳善道報升郎中任,董如虎復惹放流刑",《紅樓夢》的第八十六回,第八十七回與《金玉緣》的第九回,第十回在回目上完全一致,均為"受私賄老官翻案牘,寄閒情淑女解琴書",和"感秋深撫琴悲往事,坐禪寂走火入邪魔",再看書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對話,也大部分是一字不差,只是人名有所改動。通過遂回對照比較,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紅樓夢》的後四十回與《金玉緣》的後四十回是同一作者,同一版本。那麼,是《紅樓夢》抄襲了《金玉緣》,還是《金玉緣》抄襲了《紅樓夢》?筆者的判斷是,既不是《紅樓夢》抄襲了《金玉緣》,也不是《金玉緣》抄襲了《紅樓夢》,它們都是對同一抄本《風月寶鑒》的改寫,且《金玉緣》更接近《風月寶鑒 》,甚至可以說《金玉緣》就是《風月寶鑒 》的換名。
為什麼要這樣說,其道理何在,筆者暫時不作解釋,待弄清高鶚續書的根據後,一切疑問都會迎刃而解。
我們知道,高鶚要續寫紅樓夢後40回,必須要有所依據,這種依據可以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對《紅樓夢》前80回的分析研究,二是依據曹雪芹的遺稿。紅樓夢後40回在藝術成就上顯然不如前80回,但是在文筆、人物對話、遣詞造句各個方面卻有驚人的一致性,難道高鶚真有本事寫得維妙維肖?據現有的資料表明,高鶚續補《紅樓夢》後四十回始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次年(1792年),程甲本一百二十回本就開始問世,先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高鶚就能續寫出《紅樓夢》後四十回,並且續寫的維妙維肖,這也太有些神乎其技了,事實上是根本做不到。俞平伯先生在《紅樓夢辯上卷·論續書底不可能》一文中就曾指出:"凡好的文章,都有個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現的個性越是活活潑潑地。因為如此,文章本難續,好的文章更難續。為什麼難續呢?作者有他底個性,續書人也有他底個性,萬萬不能融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學底手段,卻要勉強去合做一部書,當然是個"四不像"。2我們今天看《紅樓夢》後四十回,雖然與前八十回有一定差距,但在文筆與風格上卻有驚人的相似性,這說明後四十回很可能是根據曹雪芹的手稿改寫而成。那麼人們不禁要問,曹雪芹生前有沒有寫過《紅樓夢》後四十回?筆者可以肯定地回答,寫過。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從《紅樓夢》第一回中的作者自敘與脂硯齋的批語中,我們可知,早在脂評石頭記完成之前,曹雪芹就已寫出過一部與《紅樓夢》故事相差無多的初稿本--《風月寶鑒 》,《紅樓夢》前80回正是在《風月寶鑒 》基礎上經過10年的修改,增刪而成,這是沒有什麼疑問的。但是人們卻忘記或者說忽略了一個事實,即《風月寶鑒 》中有《紅樓夢》的完整故事。高鶚完全可以根據他所得到的《風月寶鑒 》抄本補寫出《紅樓夢》後40回!
事實恰恰正是如此。
程偉元、高鶚很可能是因為得到了脂評石頭記與《風月寶鑒 》兩個抄本,並弄清了兩個抄本之間的承傳關係,才決定對兩個抄本進行嫁接,即用《風月寶鑒 》後四十回嫁接到《紅樓夢》前80回之後,形成全璧。這是筆者的一個基本判斷,支持這一判斷的證據有四個方面:
1、程偉元在《紅樓夢》序中說的一段話:"然原來目錄一百二十卷,今所藏只八十卷,殊非全本。……"2、高鶚在《紅樓夢》序中說的一段話:"予聞《紅樓夢》膾炙人口者幾廿餘年,然無全璧,無定本,向曾從友人處借觀,竊以染指嘗鼎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過予,以其所購全書見示。……遂襄其役,……。"3、俞平伯先生1959年6月26日在《北京晚報》上發表的題為《略談新發見的<紅樓夢>抄本=一文中曾指出:"……在程高未刊《紅樓夢》以前約兩三年,已有全書'秦關百二'的傳說,即已有了一百二十回本。從前不過見於記載,傳聞之詞,現在卻看到實物了。我前在八十回校本序言上說,這後四十回,不很像程偉元高鶚做的,至今還是一個謎。這個謎底,快要揭曉了。"34、網站上出現的《金玉緣》,其內容讓人們感到很像是《紅樓夢》的初稿本《風月寶鑒 》,其後40回的文字內容與《紅樓夢》後40回內容幾乎完全一致,所改動的地方正是需要與《紅樓夢》前80回相合拍的地方。
再看程高本引言:
《紅樓夢》引言
程偉元、高鶚
一、是書前八十回,藏書家抄錄傳閱幾三十年矣,今得後四十回合成完璧。緣友人借抄爭睹者甚夥,抄錄固難,刊板亦需時日,姑集活字刷印。因急欲公諸同好,故初印時不及細校,間有紕繆。今復聚集各原本詳加校閱,改訂無訛,惟識者諒之。
一、書中前八十回鈔本,各家互異;今廣集核勘,准情酌理,補遺訂訛。其間或有增損數字處,意在便於披閱,非敢爭勝前人也。
一、是書沿傳既久,坊間繕本及諸家所藏秘稿,繁簡歧出,前後錯見。即如六十七回,此有彼無,題同文異,燕石莫辨。茲惟擇其情理較協者,取為定本。
一、書中後四十回,系就歷年所得,集腋成裘,更無它本可考。惟按其前後關照者,略為修輯,使其有應接而無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為釐定。
且不欲盡掩其本來面目也。
一、是書詞意新雅,久為名公鉅卿賞鑒。但創始刷印,卷帙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評點。其中用筆吞吐虛實掩映之妙,識者當自得之。
一、向來奇書小說,題序署名,多出名家。是書開卷略志數語,非雲弁首,實因殘缺有年,一旦顛末畢具,大快人心,欣然題名,聊以記成書之幸。
一、是書刷印,原為同好傳玩起見,後因坊間再四乞兌,爰公議定值,以備工料之費,非謂奇貨可居也。壬子花朝後一日,小泉、蘭墅又識。
(原載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萃文書屋木活字本120回《繡像紅樓夢》(即程乙本)卷首。)
引言中所謂"今得後四十回"與"書中後四十回,......惟按其前後關照者,略為修輯,使其有應接而無矛盾。"兩句話值得深思。它透露的正是得到初稿本後如何改寫的實情。從現有資料來看,程偉元得到初稿本〈風月寶鑒〉後,委託高鶚對〈風月寶鑒〉後四十回進行改寫與嫁接,以便與前八十回"合成全璧"(便於出書)。所謂"今得後四十回"。主要是指得到了初稿本〈風月寶鑒〉。
回《金玉緣》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